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建设遭到严重挫折──九大、十大通过的党章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文化大革命”的10年,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党的建设也遭到空前的破坏。九大是在1969年“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召开的。党的各级组织陷于瘫痪和极不正常...  相似文献   

2.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邓小平作为这场运动的亲历者和受害者,事后曾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全面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是怎样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反思和总结的呢?下面,本文就根据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尝试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现已被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正式定性为“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  相似文献   

3.
张家康 《党史文苑》2008,(11):16-20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运动之初,毛泽东曾设想以较短的时间结束“文化大革命”,然而,动荡不定的局势,远远出乎他的意料。他一次次地修订时间表,但是于事无补,以致这场历史性的灾难,竟然绵延十年之久。  相似文献   

4.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国家和人民遭受挫折和损失最严重的时期。河南深陷其中,历经坎坷,教训极其深刻。  相似文献   

5.
徐晓英 《共产党人》2006,(17):51-53
自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1977年,万里同志受命出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到任后不久,万里就顶着凛冽的寒风专程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周恩来在这场内乱中以“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维护党的团结,维系国民经济的运转,使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一定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就。”①周恩来在“文革”期间指导经济工作的主要思想和做法是:一、强调既要革命,又要生产,经济基础不能乱,生产绝不能停  “抓革命,促生产”,是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一个口号。从…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十八年了,毛泽东同志去世也已十八年了。对于这场“大革命”,对于毛泽东同志的晚年功过,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已经做了结论。这个结论是实事求是的,因而是完全正确的。这场“文化大革命”确如《决议》所说的,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无论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还是对于毛泽东同志个人来说,它都是一场巨大的悲剧。毛泽东同志在他晚年病重之际,曾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他对华国锋等人说:“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了那么几…  相似文献   

8.
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周恩来在这场内乱中,历经磨难,他以“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维护党的团  相似文献   

9.
鲁夫 《湘潮》1991,(10)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国家和人民经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平地风急雨骤狂飚席卷神州 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对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的所谓“反党错误”进行了揭发批判,解除了他们的领导职务。16日,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通过针对《二月提纲》进行全面批判,系统地表达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左”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会后,中共中央于28日正式成立了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小组实际上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最高  相似文献   

10.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作为我们党的一段极为特殊的历史已经过去了。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并从中吸取哪些有益的教训呢?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对“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和科学的总结。  相似文献   

11.
要实事求事地总结历史经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工作的评价,一定要充分肯定三十一年来的巨大成绩;缺点、错误要进行严肃的批评,但决不能说得一团漆黑。就是“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它的确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但也决不能简单地把这整个历史事件说成是“反革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种实事求是的立场。(第fu卷)第365页你看过我们十一届六中全会作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没有?这个决议就是根据我刚才说的立场与观点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的。如何评价党的历史这个问题,我们有,你们也有。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  相似文献   

12.
内乱长达十多年的“文化大革命”虽已结束多年,但它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却告诫人们:一定要吸取“文化大革命”破坏党的领导和建设的深刻教训,在实践中必须认真搞好党的建设。吸取“文革”教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加强党的建设,首要的是坚持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教育和建设,提高全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自觉性,这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和重要的领导制度。早在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列宁主义的组织原则,是党的根…  相似文献   

13.
姬建民 《前线》2011,(3):54-54
郭明义说过,“一个共产党员,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任何理由!”他还说,“如果想那么多,就什么也做不了。”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件。这个《决议》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60年战斗历程,总结了建国后32年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全面、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从而进一步指明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前进的方向。正如《决议》深刻指出的“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  相似文献   

15.
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在这场内乱中,周恩来历经磨难,饱经沧桑,努力维护党的团结,维系国民经济的运转。 在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周恩来运用正确的经济思想,巧妙地引导着已经偏离航道的经济航船,绕过急流险滩,继续航行。周恩来在这个时期的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尤为珍贵。限于历史文献的不足,笔者可能永难深入周恩来在这个时期深层次的思想境界。然而,这并不影响笔者对这一时期周恩来经济思想的研究热情。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的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这十年正确的实践相联系,毛泽东同志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过不懈地理论探索,形成了若干重要的思想观点。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思想观点尽管带有不完善、不成熟的特点,但在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发展史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史上,曾发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于今天,也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世界共产党人做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是进行了无产阶级革命,先后在16个国家夺取政权,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二是执掌政权,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人民民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有过不少曲折和坎坷,其中的深刻教训应该认真总结,引以为鉴。其一,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党,《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与毛泽东等同志一起,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经过了“大跃进”,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后,他深刻地认识到,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他多次提出,要搞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党所面临的这样一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而历史的机缘使邓小平具备了廓清这一问题的条件:他既有以往曲折探索的切身体会,又有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9.
公仆意识,就是指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内在的意愿倾向,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愿望和要求,是党员干部为官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党员干部只有牢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切向人民负责,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如何强化公仆意识?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近几年,主与仆、公与私、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被一些人搞乱了,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教育和引导,有针对性地向党员干部灌输公仆意识,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20.
2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认真、全面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前后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民主革命时期的遵义会议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改变了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要会议,是20世纪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振兴进程中的两座扭转乾坤的伟大历史丰碑。这两次会议都是在我们党面临严重挫折的情况下召开的,而且都是依靠我们党自己的力量,纠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