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破常规     
在儿子即将开始接受马拉松式的学校教育时,我发现自己也开始自问许多问题.可是我的问题却远远没有儿子那种天真的神韵.我喜欢学校吗?在二十多年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什么时候教育才对我有真正的意义呢?我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学习上勇于追求的呢?现在回想起来,在我受教育的过程中只有3个无法估价、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2.
就在我刚满29岁的时候,父亲退休了.我的父母从维多利亚搬到了昆士兰.我是家里的独生女,我的朋友们都对我父母的决定感到很吃惊,为什么他们要搬得离我那么远呢?我对此只是耸耸肩,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反倒觉得正好可以有机会去一个气候温暖的地方度假.  相似文献   

3.
轮椅     
我告诉别人我是残疾人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没什么,他们都能接受.因为我看上去并不像残疾人,所以自然有许多人会觉得这很奇怪,我怎么会是残疾人呢?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反应都非常好,可是,也有一小部分人,在他们听说我是残疾人后,看上去好像有一些歇斯底里,他们对我做了做鬼脸,就转身不看我了.  相似文献   

4.
爱是什么     
几个星期以来,我一直在绞尽脑汁地想:爱究竟是什么呢?我对爱究竟了解多少呢?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我觉得自己是在老生常谈,我们对这个话题谈论得太多了,以至于人们现在已经不知道究竟什么是爱,什么不是爱了。  相似文献   

5.
《新青年》2008,(9)
一微是她的QQ名,当初微加我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觉得微与众不同。我说:微,为什么要叫"微"呢?作为女人,叫"薇"岂不更好,更女性化一些。  相似文献   

6.
生活指南     
我曾向父母建议,让他们写一写自传。可是他们觉得自己太平凡,没有什么可写的。其实,我的本意并不是想让他们出版自己的传记,而是把多年的生活经验给我们留下来,权当生活指南。大多数人的经历都很平凡,但这其中一定会有许多人生智慧,不留下来,似乎有些可惜。人生数载匆匆而过,我们是否也该问一问自己:我们能留下些什么呢?——译者  相似文献   

7.
新婚燕尔     
最近,我们给许多陌生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想知道我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其实很简单,我们结婚了.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后,分到一家机关工作。每天都过着从单位到家里二点一线的生活。对工作缺乏热情,而工作之余又没有什么业余爱好。所以对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思。别人也劝我改变一下我目前的人生状态,给自己树立一些追求的目标,比如通过努力和给自己不断制造机会,以后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如记者、律师、高级管理人员等。可我听后摇了摇头:“那又怎么样呢?当上记者、律师或者高级管理者,又有什么意思呢?。”您说我该怎么办呢?晓青晓青: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多像你一样的年轻人,他们还没有充分地体验过生活,却已厌倦了生活。…  相似文献   

9.
看过获金熊奖的电影《香魂女》,那北方水乡的景色立刻把我迷住了。外景地是哪儿呢?有的说是白洋淀,也有人说是马踏湖。我宁愿相信是马踏湖。走出影院还有人在争论。更有抹稀泥的说:“别争啦,电影嘛,在哪儿拍不行呢,也许两个地方的景致都拍了一点儿。”这话不无道理。但我仍然觉得那河网、芦苇、小船、人家,就是马踏湖——它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十多年前我随环保局的朋友去游湖,刚上船就嚷: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还不开辟旅游业?不怕电影?不扩大宣传?不引进外资?怎么还不发大财呢?这一连串的惊讶和疑问都产生在初进湖时。待到天黑时,在镇子的…  相似文献   

10.
玮东 《新青年》2006,(4):40-41
M:你好!现在真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一切问题都好像与经济有关。我在一家网站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讨论题目:出国到底值不值?这是一个我常常被问到的问题,只不过问题的问法有所不同,洋人们问:你为什么要到澳洲来?中国人问:出国到底好不好?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我的答案大都是围绕着想有一个不同的经历,想出来看看世界这方面展开的,无伤大雅,可是我心里知道,这些并不是促使我出国的真正原因。不过,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恐怕还要从一本书说起,在90年代初期,曾经有一本风行一时的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尽管后来了解到书中有种种不实之处,…  相似文献   

11.
常开笑口     
正要说出书,我认为我似乎没什么资格。有人就说,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呢?是那些有丰功伟绩,或者做出了一些鲜为人知、十分惊奇或者很精彩的事情的人吗?而我显然是一个平平淡淡的人。我创作过相声,我演过相声,但是我创作的作品并不是很多,我演得也不是十分精彩。可以说四句话就概括了我:创作不大点,演出不起眼,干了大半辈,落个半熟脸。有人说这是谦虚之词,但我觉得这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2.
有效日期     
我认为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对食品有效日期非常非常认真,而另外一种人对这事儿,怎么说呢?根本一点都不在乎.很显然,我是属于前一种人.不过,说实话我觉得另外一种人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早就应该因为食物中毒而死光了.  相似文献   

13.
我会说法语     
在巴黎呆了6个月后,我就从法语学校退学了.自作主张决定在学法语这件事儿上,要另辟捷径.我学了这么长时间法语,就只会说一句话:"你能再重复一遍吗?"这又有什么用呢?再说一遍我也是基本上什么都听不懂,而且我用得着这句话的时候,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譬如说那位对我说话的人想知道我觉得这面包烤得火候如何?或者是要告诉我这家商店20分钟后就要关门了.  相似文献   

14.
烟火爱情     
她是个可人的女孩,他喜欢她.一天,她问他:如果我突然死了,你怎么办?他一听,就激动了起来,涨红了脸,很是气恼,不允许你这样说的,你怎么会这样说话呢?多晦气呀!没有你,这日子还怎么过呀?你必须和我一起活下去!她笑了,觉得自己很幸福,他把自己视为生命呢!把自己的一生交到这样的男人手里没错的!  相似文献   

15.
选择活着     
王小船 《新青年》2004,(4):16-17
付朝峰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在用一只新买的指甲油涂指甲,我不喜欢化妆,可是我喜欢把自己的指甲打扮得美仑美奂,让它们看起来赏心悦目,这样我敲键盘的时候就会觉得心情愉悦。他说:“你好,请问是米米吗?我是付朝峰,我想请你吃晚饭。”我就是米米,我肚子也正饿着,有人请吃晚饭,我肯定是非常乐意的,可是付朝峰是谁呢?听他的语气好像我理所当然知道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卞吉布”老师:寒冬到,常冬泳,别感冒。实话实说,我今秋才读《新青年》,仰天长叹:相见恨晚呐。遂成莫逆之交。闲言少叙,言归正传。要说封面好孬,比较才见分晓。2005年第2期《新青年》封底有2004年《新青年》之封面秀,相比较而言,我有点怀旧,尤其喜爱1、7、11期的封面。至于内容方面,仅就2005年第1期至11期而言。封面“小窗棂”处已有了本期精彩文章题目及其精彩片段,而封二又将之重播,我觉得不好,是为了加深读者印象呢,还是担心读者不看或看不清“小窗棂”而加以补救呢?或其它原因呢?既然封面上已有“节目预告”了,封二就不要画蛇添足了。…  相似文献   

17.
利民 《新青年》2007,(11):33-34
(一)有个青年在经历爱情事业一连串的打击后,一直闷闷不乐。压抑得久了,他觉得生活失去了色彩。有一天他听说山上有个老和尚可以帮世人解除一切苦恼,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情上山去。他问老和尚:"大师,我觉得我生活的天空布满了乌云,世界是一片黯淡,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新青年》2007,(4)
2007年元旦,我逗母亲开心,假装采访她。老谁家电视台采访这位女士,2006年的您有什么好消息又有什么坏消息呢?母亲盘腿坐在床上看电视,听到我的问话,搬搬腿说,2006年啊,盘点哈?我乐,是,是盘点。好消息很多啊。一,我儿子评上技师了,第一名,每月有800块津贴呢!二,我姑娘买房子了;三,我也涨工资了,200多块呢,我可高  相似文献   

19.
细雨姐:你好!我有两个问题要问你: 第一个问题是:我的心情总是很压抑,总怕失去身边的好朋友。因为我是一个直性子的人,有什么说什么,我真怕哪天把朋友们全得罪了,你说,一个直性子的人,怎么才能避免得罪人呢?  相似文献   

20.
玮东 《新青年》2006,(12):38-39
M:你好!我本来是一个很落伍的人,当人人都在用笔记本电脑时,我还在用我1997年买的台式电脑,人人都换数码相机,我还在用我的傻瓜相机。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把计算机或相机天天背在身上,也说不清是给别人看,还是自己真有用。惹嫌疑。可是,在这次回国前后,我却狠狠地赶了一次时髦,买了M P3,买了U盘,买了数码相机,买了新的带数码相机的手机,原因很简单,我自己觉得自己太落后了。已经是数码时代了,我还在等什么呢?买完后,我觉得自己也加入了先进的行列,我的旧电脑,旧手机都当废品处理了。可是说实话,好多新东西我都不会用。而且,我现在上班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