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敏 《瞭望》1984,(49)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段话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有人主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应当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应当实行纯粹性的商品经济,即完全以价值规律为指导的商品经济。只有取掉商品经济头上的计划性,才能使价值规律大显身手,彻底地解放我国的生产力。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略陈管见,以就教大方。第一,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有计划”不是“左”的牢笼在经济领域里的一种表现,而恰恰是冲破了“左”的牢笼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吹响了全面改革的号角。陕西怎么办?显然,我们不能以现存因素不变为前提静止地来研究陕西的发展,而必须从全球的角度出发,以动态分析法来看陕西。那么,我们将面临那些挑战和机会呢?我们的战略方针应当是什么呢?我们将面临十大挑战一是计划体制变革的挑战。改革后的计划体制将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之上,指令性计划将大大减少,统购包销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规律是  相似文献   

4.
价值规律不是思想工作的规律。价值规律是经济工作的规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当然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果。但是它不是思想工作的规律,把价值规律运用在思想工作上,运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那就错了。搞得不好,就会“一切向钱看”,甚至会出卖灵魂。我们一定要警惕和防止商品交换的原则侵入我们党的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5.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既然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经济,就必然地存在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全社会规模上运用价值规律,这里有必要简单表明一下我们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的看法。价值规律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这里,存在着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争论。我们认为,所谓“第二种含义”实际上是马克思在理论分析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过程中对社会必要劳动的进一步规定,本来无所谓第一、第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和多年来的理论探索的高度总结,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常在关于商品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研讨中听到、看到“严格防止商品交换原则侵入政治生活领域”的论点和提法。好象只要防止商品交换原则进入政治领域,就可以杜绝和制止不正之风的产生和蔓延,社会风气和党风就会好转。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首先,它没有弄清商品交换原则与政治生活的科学概念及其相互的区别和联系。第一,商品交换原则即等价交换原则和政治生活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  相似文献   

8.
“布局型”经济,是当前陕西经济结构铁基本特征.所谓“布局型”经济,是指在指令性计划为主的计划体制下,脱离本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经济的开发,国家主要从国防原则出发,通过由中央,省级各部门跳跃式,注入式的大量直接分头布点,依靠外部提供大量资金来发展,并依靠外部不断地国民收入净输入来维持的地区性经济.此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对国家,对地方曾经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可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其缺陷已愈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在体制改革中急需彻底改造.本刊分三次将全文刊出,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0,(16)
记者:经过十年改革,你对我国计划体制的现状如何评价? 魏礼群;伴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计划经济的模式已被打破,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的计划体制已在逐步建立。反映这一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在计划权力结构上,中央计划决策的范围大幅度减少,企业特别是地方计划决策权显著扩大,利益主体多元化,在计划管理形式上,指令性计划范围和比重大为缩小,市场调节作用明显扩大;在计划调控手段上,行政手段明显弱化,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逐渐增强;在计划组织体系上,突破了单纯按照部门、地区行政系统垂直相联系的做法,纵向、横向和交叉的多方位计划联系格局逐步形成,在计划对象和方法制度上,重视了计划内容和计划范围的扩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理论界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就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摒弃了那种认为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不相容从而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错误观点.此后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曾展开过广泛的讨论,提出过各种看法.开始是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1979年以后改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两个词连在一起始于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提法是:必须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肯定和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上述提法上的发展变化过程,反映了人们通过改革实践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1.
郑发 《瞭望》1992,(42)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是古训,也为中国10多年来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实践所证明。我国经济为什么较之10年前繁荣活跃?特区经济为什么搞得那么活,发展得那么快,关键是实行开放,搞活流通,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是市场机制。提出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大市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主要原因,从那里讲起比较好?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是从全民、集体两种公有制的不同因而需要进行商品交换这个主要原因去讲的。我们现在学习党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许多文章和讲义,论证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主要原因,也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讲的。一些讲义写道:“社会主义经济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多种结合形式和结合方式的特点所决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我们正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必须在经济建设中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只有这样,才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编辑部: 贵刊1987年第7期《党课讲话参考》一栏中,第四讲《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保持共产党的纯洁性》一文中多次出现"商品交换的原则绝不能侵袭到党内的政治生活中来","自觉不自觉地把商品交换原则搬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如果允许这一原则在党的政治生活领域通行"等句子,言下之意:商品交换原则不能影响党的政治生活.我不同意这种提法和看法.现寄来《有计划商品经济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影响》一文,略陈固陋之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曾经提出:体现按劳分配的“这种平等的权利还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十一页)马克思提出这个观点是以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消灭了商品经济为前提的.基于上面的认识,马克思把按劳分配所体现的平等权利称之为资产阶级权利.这个观点长期以来已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并不是产品经济、而依然是商品经济.等量劳动相交换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原则,我们就没有理由把它看作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没有理由把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平等权利,看作是资产阶级权利;更没有理由把  相似文献   

16.
时代已把我们推上了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舞台,和广大经济战线上所有同志一样,树立和强化商品经济意识,对于我们企业政工干部来说,也已经是十分重要和刻不容缓的事情了。商品经济意识,就是和商品经济条件下,以注重价值规律、商品交换,讲求利润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原则,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途径。因为商品经济是与市场相联系的,发展商品经济就离不开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这早已为大多数人所共识。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18.
(一)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提法为什么要改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 有的同志在讨论中提问,我们已经有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为什么现在又要换成“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究竟有什么不同?有些经济学者写文章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就是”,那不过二字之别,用括号注明一下就行了,何必这么郑重其事地改过来呢?  相似文献   

19.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究竟是什么关系?首先,从本质上看二者是一样的,因为任何市场都必须要有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有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就必然有市场.“既然本质上是一样的,过去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用  相似文献   

20.
十二届三中全会发表的《决定》突破了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的传统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理论,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经济这个观点,现在多数人是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