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亚红 《学习月刊》2014,(16):30-31
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互渗与融合的结果必定会使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由冲突走向趋同,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的趋同发展下也会整合、出新,逐步规范,与此同时,在这一趋势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将伴随文化的发展推而广之。目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化传播问题;二是国际化发展的深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一体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的断根与民族认同危机的产生将当代文化的发展推向进退维谷的境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对“可持续性“的重新理解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文化发展观,它强调过去、现在与将来同时到时所定义的本真的“在“的意义,由此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诠释为对文化由内在本质向现实展开的无断裂的时间之流的固守,并将其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以及民族主义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文明、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已经成为国家精神与力量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体育活动形式也更加倾向于全球化、现代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一定冲击。很多民族体育活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渐渐被淘汰,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与文化也渐渐消失,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民族体育文化自豪感、传承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必须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进行探究。本文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金蓉 《理论学刊》2002,(3):117-119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呈现出趋同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生活方式的趋同和市场价值理念的相似。但与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以多样性为前提一样,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各民族国家间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利益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刺激各民族文化的复兴,民族文化的稳定性及不同于经济的特殊价值,也决定了民族文化差异的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锐生 《新视野》2000,1(5):39-41
一、全球化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迄今为止,在学术界对全球化的研究中,文化方面的问题受到的关注较少,在这方面有不少混乱的观念。  首先是所谓“全球化文化”的问题。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似乎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民族文化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与民族文化无关的(非民族的)全球化文化。但事实上,这样的全球同质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的文化特征就是文化同化趋势的出现。据说,文化趋同是现代化社会的特征。有人引证美国圣地亚哥大学教授墨子刻的话:“正在现代化的社会与已经现代化的社会,不仅在追…  相似文献   

6.
文化转型的目标和结果是社会发展。新疆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受农耕传统文化尤其是绿洲传统文化与宗教一些落后观念的双重影响与制约,这使得新疆民族文化面临着显性与深层的挑战与危机。显性的挑战是新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阻碍人们融入更为现代文明社会,深层挑战与危机是边疆民族地区存在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危机。由此,新疆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的显性意义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其深层意义则在于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本文以唯物史观为视角提出了新疆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蒙古文化,首先是单一民族即蒙古民族的文化,是世世代代生息在蒙古高原的蒙古人所创造的文化;同时,它又是继承和会聚了草原地区历代各民族文化传统而形成的具有广泛包容性与影响力的新的民族文化形态。自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少数民族实现繁荣富强的必经之路。在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要解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所遭遇的困境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成果,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自我更新能力(包括民族文化传承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政府机关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并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对民族文化传承人进行强有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蔺伟  高雪峰 《实践》2008,(3):48-49
和谐文化在民族地区是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反映和表现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的兴盛,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有利于边疆巩固、国家文化安全、壮大中华民族实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文明的互动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特别是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沟通和对话,已成为决定人类命运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为此,我们不仅要学会理性地看待自身的文化传统,而且更要学会理性地面对他者的文明。民族文化的发展既要坚持民族的主体性,又要摆脱民族的局限性。多样性的共存共容代表了人类追求和平与推进发展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