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中心镇是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城市化是一个社会要素集聚的过程,粗放型小城镇建设在发展初期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经济环境和农民意识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集约型小城镇建设势在必行。因此中心镇是城镇集约化发展的突破口,发展中心镇是今后一个时期小时起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山西省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差距与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问题有:一是小城镇常住人口不够多,规模不够大,集聚功能难以发挥;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功能较为单一,辐射带动作用弱;三是小城镇发展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对投资缺乏吸引力;四是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主导产业不够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低;五是政策落实不够到位,配套措施不够完善,规划管理问题多;六是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各行其是,没有使二者有机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3.
乡镇发展风貌鲁权屯镇地处鲁西北平原,辖48个行政村,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3.7万。与京沪高速,青银高速、京九铁路等交通动脉毗邻,距素有“九衢通达”之称的德州市仅30公里,目前已形成玻璃钢、汽车零部件、中央空调三大产业基地,是省级中心镇建设示范镇,先后获得“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等称号,连续九年被评为德州市经济强乡镇。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处在城乡交汇点,具有功能城市化、规模小型化、与农村联系紧密等特点,既是城市梯次结构的基点,也是农村城市化的突破口。实施城市化战略,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小城镇。一、小城镇建设的主要模式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立足自身优势,构建发展模式。小城镇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工业主导型。即发挥传统和资源优势,动员各方面力量,在乡镇驻地大力兴办第二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围绕促进支柱企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快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实现以工兴城。乡镇企业比…  相似文献   

5.
《理论导报》2013,(11):F0003-F0003
版石镇地处安远县北部,素有安远“北大门”之称,是江西省级示范镇、百强中心镇和赣州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也是安远县北片乡镇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区域中心。版石镇距县城27公里,总面积155平方公里,辖13个村和1个居委会,42个社区,总2 口达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耕地面积1.51万亩,山地面积16.979亩,果业面积1.76万亩。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要积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将财政教育增加投入的重点由城镇转向农村,由高等教育转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引导高中段教育向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集聚,农村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农村小学、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中心镇是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 ,在农村具有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 ,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区域中心镇特有的优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必须抓好区域中心镇的重点建设。  相似文献   

8.
乡镇发展风貌大店镇是鲁东南历史文化名镇,山东省人民政府诞生地,省政府命名的工业主导型中心镇,位于莒南县城北19公里处,北邻日照市,东依风景秀丽的马亓山天湖风景区,辖71个行政村,面积128.9平方公里,耕地7万亩,人口7.2万。先后被授予“全国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山东省安全文明乡镇”、“山东省农村新型小城镇”、“山东省百镇千村建设示范镇”、“临沂市乡镇企业明星乡镇”等荣誉称号。大店镇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有“中国磨具第一镇”、“山东草莓第一镇”之美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人民政府旧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位于镇驻地中心。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是城市文明辐射农村的枢纽,是构筑新型城乡关系的现实载体,因而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处于枢纽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小城镇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交通优先发展和依托自身特色发展等原则性思路。  相似文献   

10.
《唯实》2013,(12):25-27
<正>中心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宏伟的工程,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努力建设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经济发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活富裕、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好、集聚集约水平高的小城市。通过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和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五点建议。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做强中心镇发展支撑  相似文献   

11.
发展小城镇 ,原则上既要积极 ,又要稳妥。目标是力争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 ,将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建设成为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其中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要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 ,使全国城镇化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一、要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建议》指出 ,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 ,科学规划 ,规模适度 ,注重实效。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 ,使之尽快完善功能 ,集聚人口 ,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在把握这个重点…  相似文献   

12.
○乡镇书记感言○○乡镇发展风貌○长山镇位于邹平县最东端,面积106平方公里,辖110个行政村,人口7.5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小康建设明星乡镇、山东省政府公布的首批中心镇、山东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单位、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乡镇。2006年1—3月,新上百万元项目15个,固定资产投入9亿元,完成工业产值24.8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662万元,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亲民·爱民·富民@夏培剑$邹平县长山镇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3.
乡镇发展风貌苘山镇位于威海市与文登市对接处,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65个行政村,3.2万人口,企业268家,镇区人口5万人。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试点镇,首届中国投资环境300佳,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管理先进单位,国家卫生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千强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山东省双文明建设明星镇,齐鲁之星,山东省首批中心镇、小康乡镇、环境优美镇、文明镇和山东十大名镇。2005年,全镇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总投入2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000美元,引进国内资金12亿元,进出口总额2.6亿美元,出口创汇1.9亿美元,财政收入1.5亿元。  相似文献   

14.
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地处武当山下,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城郊农业和第三产业为两翼,集农、工、商、旅为一体的鄂西北工业重镇和经济强镇。近年来,镇党委一班人始终以发展为中心,围绕经济抓党建,团结务实谋发展,经济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明显进步,保持了“中国乡镇之星”和全省“乡镇党委十面红旗”等荣誉,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工业园区建设示范乡镇”、“湖北省小城镇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湖北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楚天杯创建先进单位”等称号,2005年又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的殊荣,2006年7月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15.
《支部生活(山东)》2006,(4):F0002-F0002
莱西市南墅镇总面积165平方公里,辖75个行政村,人口5.7万,被更为山东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和青岛市重点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市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建设好小城镇,发挥好小城镇在促进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博山区源泉镇党委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立足镇情,紧紧围绕富民强镇的奋斗目标,以建设山水生态旅游小城镇为中心,敢于创新,突出特色,实现了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镇和省级中心镇。  相似文献   

18.
王建章 《学习月刊》2013,(22):88-89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人高速发展阶段。重点镇、中心镇的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节点。与市城区和其他新城区相比,武汉市新洲区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还比较滞后.  相似文献   

19.
灵乡镇地处大冶市西南,居湖北“冶金走廊”腹地,既是全国文明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全国科普示范镇、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乡镇,又是湖北重点镇、中心镇、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六好”乡镇党委,并先后荣获湖北第二届、第三届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全镇国土面积135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1万人。境内资源富集,区位优越,钟灵毓秀,交通便捷。大金省道纵穿全境,武灵铁路直达镇区。  相似文献   

20.
小城市是在中心镇的基础上,按照城市的理念、形态和标准进行培育建设,集聚度和功能性高于中心镇的城市形态。浙江省开展小城市培育工作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要从思想观念、规划布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入手,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和要素集约,加快中心镇转型升级,实现由镇向城的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