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院,明是非、辩曲直的神圣殿堂;法官,伸张正义,祛除邪恶的执法官。两年前,法院扩编招聘使我得以圆了向往已久的法官梦。想象着头顶国徽、肩扛天平端坐在威严的审判席上,运筹帷幄,公判当堂,心中那份志得意满确有些年少狂妄。报到上班时,得知被安排到研究室工作,整天  相似文献   

2.
我们过去在就地公开审判或宣判以后,如何去收集群众反映,检查效果,根据群众意见和要求来衡量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作的是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们就在公判会埸上或会埸附近设置了流动意见箱。当公判会将结束时,就向到会的人宣布,要求大家对处理的案件在認定事实和量刑等方面广泛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3.
试析日本刑事诉讼中的预断排除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析日本刑事诉讼中的预断排除原则西南政法大学莫丹谊预断排除原则是在直接审理原则和公判中心主义之下的诉讼程序中,保障公正审判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预断排除,指法官(审判者)在开庭审理之前以及审理之际不应当对案件有某种偏见或先入为主的诉讼原则。公正审判,无...  相似文献   

4.
1996年7月3日上午9时,石家庄市第一人民文化宫会堂。今天,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这里依法公判原河北省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魏沧平特大受贿案。此刻,站在被告席上的魏沧平微微低着脑袋,全力倾听着法官对他政治命运的裁判:“……被告人魏沧平,男,1953年2月14日生,大  相似文献   

5.
邓子滨 《政府法制》2010,(17):19-19
首先要澄清,“公捕公判”与“公开审理”是根本不同的。根据刑事诉讼法,除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和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的案件外,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是为公开审理。公开审理是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展示证据,从而使法官形成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结论的过程;公捕是侦查机关(主要是公安机关)在抓捕犯罪嫌疑人并提请检察机关批捕后,召集大会当众宣布逮捕决定,有时还一并给予破案警员表彰和嘉奖;公判则是组织千人万众,一并宣读多个有罪判决书,之后一般再押解着罪犯们游走一番.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兰年八月二十五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公判会,对蒙面持刀白天抢劫深圳市友谊商场巨款的罪犯进行宣判:判处抢劫犯曾健、谢仰彬,殷清强、彭子军死刑,立即执行,  相似文献   

7.
拉伦茨裁判方法之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伦茨方法论体系的基础是欧洲传统的“名判”逻辑技术,其目标是达到个案的公平判决。当作为裁判依据的总体法与条法不足时,法官可“续造法”。所续造的“法”不是条法,而仅是为达到公判而对诸条法的自主运用,它应该有“现行法”的拘束力。为使体系内自主运用条法成为可能,本来不足的体系内“条法库”由审判员以诸种技术补足。介于法律准则之间的或宪法内条法的不谐则依赖“法益衡量”技术解决。因片面突出法官的自主地位,拉伦茨方法论在本质上是现代法治社会一种尚需调制的折衷系统。  相似文献   

8.
法官感言: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法官,最应具备的就是责任心。责任意味着舍弃,意味着坚守,更意味着担当。一位有责任心的法官,会将审判事业置于首位;会将人民利益铭记于心;会将公平正义举过头顶。一位有责任心的法官,必将是善良的、充满爱心的、追求正义的。一位有责任心的法官,会始终保持中立,尊重职业,敬畏法律,慎用权力。一位有责任心的法官,不会计较个人得失,更不会向他人索取。  相似文献   

9.
(一)公判程序的基本原则 1.公开主义公开主义是指允许一般国民旁听法院的审判过程。公开主义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后各个国家相继在刑事程序中确立为基本原则,韩国宪法和法院组织法中也有对此的明文规定。公开主义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作为旁听人参与公判程序,为能实现公开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法官每日在做什么?“判决案件”,所有的法官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法官如何判决案件?“依法判决”,有的法官会若有所思地回答。抽象的法律何以能适用于具体的案件?“法律解释”,学者型的法官会迟疑之后再回答。什么是法律解释?“探寻立法者的原意”,专家型的法官会很诚恳地告诉我们。探寻立法者的原意是可能的吗?“当然”,所有的法官会再次毫  相似文献   

11.
年富力强的李猛,是一位职业法官。自1996年参加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庭长助理、审判员、副庭长,现任旬阳县甘溪人民法庭负责人。李猛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做为职业法官,深知责任重大。他始终以《法官法》和《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严格约束自己,忠于法律,因而从无违犯审判纪律的行为。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法官不应该是社交家,因为私人的朋友多了,法官的公信力就会下降,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服从判决的信心就会下降"。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问一位中国法官他享受什么样的经济待遇,他会告诉你他享受处级、科级或其他行政职级待遇,而绝对不会是什么级的法官待遇。因为在我国法官没有自己独立的职业待遇体系,他们只能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待遇体系享受相应的待遇。法官职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待遇、职业培训、职业道德、职业保障等。法官的职业待遇作为法官职业保障中的核心内容,需要深入研究。同时在法官职业化的进程如果你问一位中国法官他享受什么样的经济待遇,他会告诉你他享受处级、科级或其他行政职级待遇,而绝对不会是什么级的法官待遇。因为在我国法官没…  相似文献   

13.
论法官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一名法官,每次检视自己的形象、行为和内心,常常会感到一些困惑。法官以什么身份做事呢?法官能做些什么?法官如何做事才与其身份相符?综观古今中外,法官在社会与法治中所充当的角色既给过我们教训,也给过我们慰藉。古代的法官有为民作主者,近代的法官有因犯君...  相似文献   

14.
乔新生 《法人》2014,(9):26-26
正中国的法院行政化和地方化色彩非常明显,法官系统等级森严。当法官在职务晋升过程中遇到瓶颈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地会跳出法官行业,转换人生的频道,开辟新的事业天地中外法官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法治国家的法官主要是从资深律师和德高望重的议员中选出,他们既是社会名流,同时又是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因此,他们担任法官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体现,或者说是一种社会奉献表现。在西  相似文献   

15.
一、法官在审查起诉到开庭审判前准备阶段、开庭审理阶段、执行裁判阶段的心理活动问题 (一)法官在审查起诉到开庭审判前准备阶段的心理活动 在审查起诉阶段,法官要根据刑诉法的规定,对检察院起诉书中进行全面审查。经审查,认为全部符合起诉条件时,心理上主审法官会对检察院的这次起诉  相似文献   

16.
张说 《法学研究》1994,(5):83-83
法官是一种职业,法学家则是指一种学识。并非人人皆可作法官,但人人都可以成为法学家。曾经有人设想,将各种案件的要素及相关法律条文——归类,制成电脑软件,法官断案时“方便得只需轻轻一按”,便可得出处理结果。果真如此,只怕会有人不平:“法官别人作得,为何我偏偏作不得?”  相似文献   

17.
法官制度改革的目标应当是“法官要办案、法官会办案、法官只办案”。实现这个目标的标志是:法院里最大的“官”是法官,最高的“长”是审判长。这一官一长只管案件。而法院目前的现状与这一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为了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任务,必须重新构建能够体现司法特质的法官制度,在这个制度的保障和约束下,造就一支高度职业化和高度自治的职业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18.
份量     
案头上,那摞一审刑事卷宗,象一大块砖头,压在你心上。你的心很沉…… 那是初夏的一天,庭长交给你两册卷宗,说是要上十天后的公判会。你翻了翻卷宗,是个贪污案件,数额不算大。于是你说:“好吧,我尽力赶出来。” 十天过去了,案子没办出来。第二个十天,第三  相似文献   

19.
基层法官心理压力现状分析和缓解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和司法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身处多职能或全职能角色定位之中的法官,尤其是广大基层法官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将会严重影响法官的工作热情、生活情趣和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法官队伍整体形象受损。因此,全面认识法官  相似文献   

20.
法官与律师的关系一向敏感,无论是法官对律师还是律师对法官,彼此在理解、沟通或尊重方面多年来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为改善这一关系,邹碧华力主推出一系列举措,如长宁法院"尊重律师的十条意见",上海法院的律师一卡通、律师诉讼服务平台等。在2012年8月《法官应当如何对待律师》一文中,他认为,法官与律师关系不处理好,将会给司法公正及司法公信力造成巨大伤害。鉴于法官在与律师关系的构建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法官应当把建立社会信任作为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