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严     
一位国民党老兵,家里是富农.土改时受了“迫害”,所以死心塌地地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后,因不受重用又去了美国.在美国没找到他理想中的世界。反而受尽白眼和冷遇,就又去了北美一些小国家做小生意。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成为天空的星辰闪亮.去发热,去发光。让生命更加辉煌。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理想,有一天成为社会的崭新栋梁,去拼搏,去开创,让中国更加富强。  相似文献   

3.
按我的理解,“精神支柱”与理想、信念大约是一回事,都是对某一种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体现在行动上,则是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去开拓、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除了那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除了那些物欲横流的“金钱拜物教”,人都有自己精神的追求和向往,或叫心愿,或叫理想,因而也都有自己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4.
坤明 《现代人事》2000,(7):35-36
六十年代,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他们的青春热血,理想和追求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的广阔天地、山山水水。十几年过去了,当他们韶华已逝陆续返城时,—切已事过境迁。他们成了城市里安家就.业的困难户,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是“三等公民”。即使给安排了工作。工种一般也是最差的。苦,他们并不怕,下乡这么多年,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形势下,要不要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这是政治思想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可在?应当以什么原则来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社会上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不同的理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c共产主义理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我们认为为共产主义事业,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作出奉献.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与最高价值个人利益服从国家、社会、人民的公共利益,先公后私…  相似文献   

6.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滚滚红尘中,众多朝气蓬勃的青年,为着自己的理想,沿着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去拼搏,去奋斗!他们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人生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就业与保障》2014,(4):6-6
我一直对我现在的工作不满意.骑马找马.从上岗的那天起,我就没有中断寻找新的工作岗位。机会终于来了,一天我从一张小报上发现我所理想的单位正在招人,经我的一位朋友打探情况属实,于是我向我所在的单位递交了辞职申请。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十天.熬过了过渡期,我急急忙忙赶去那个招人的单位去应聘.可那个单位说人招够了。原单位回不去了,手续办了。劳动合同解除了。新单位进不了.我失业了,请问为此我可否申请失业保险待遇,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相似文献   

8.
贾桂梓  郭秀兰 《前进》2010,(4):30-33
人生的动力在于永远追寻着理想飞跑。尤其在青年时期,更应当放开手脚,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投奔充满挑战的未知领域,去经风雨、见世面,苦其筋骨,劳其心志,然后百炼成钢,茁壮成长,成为肩负时代重任的栋梁。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去任职就是这样一项把理想写在田野沃土上的青年人才社会化大战略。山西是最早实施这一战略并初见成效的省份之一,属于走在全国前列的探路者。  相似文献   

9.
方晨 《人民政坛》2006,(1):43-43
每年一次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主要形式。但是,近年来,不少地方的人代会代表审议六个工作报告的效率不高,效果不理想.不时出现“说套话”、“跑题”、“冷场”等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有的代表认为,审议发言是“说了白说”,说完了也就没了,意见无从落实;有的代表认为是“自说自听”.提意见的是代表,听意见的也是代表;有的代表认为反正可说可不说,“乐得清闲”。不如让一些“领导代表”去说。  相似文献   

10.
朱生志 《北京观察》2013,(12):48-51
长路漫漫.钟连盛深信.“把自己热爱的工作作为一种事业去奋斗.作为一种信仰去追求,即使面对低谷和困难,也要勇往直前,不断探索与钻研,用心去努力.最终一定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1.
自1977年,胡耀邦出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主持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以来.那些受冤屈多年要求平反、要求落实政策的人.无论是去中组部还是去富强胡同胡家,向胡耀邦申诉冤情,递交材料。都受到热情的接待。尤其是那些去胡耀邦家.第一次见到李昭的人.没有想到她那么谦虚、随和、平易近人.那么坦诚。那么富有同情心。  相似文献   

12.
王裕超 《今日海南》2007,(11):43-43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与追求.然而对一位身高仅有1.2米的袖珍姑娘马萍殊来说,在实现她的人生理想追求过程中所付出的要比常人来得更多更难,但也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3.
筷子的比喻     
郭海滨 《人民公安》2008,(17):60-60
我们一家3口坐在一起吃饭。女儿突然来了一句“你们两个倒好.西安去了,九寨淘去了。我爸连北京、犬连都去过了,而我,哼,才去过武都!”女儿那时8岁多点。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她这个年龄.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丸其是受电视等媒体的影响.对小小的成县甚至武都已经放不到眼里了。  相似文献   

14.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白云中国每年毕业六七十万大学生,今年有近九十万大学毕业生需安排就业,其工作的艰巨性可想而知。对每个大学毕业生而言,不是担心失业,而是如何找到理想的工作。由于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大学生们在选择职业时比以前更加务实。他们最希望去的是沿海特区...  相似文献   

15.
隐忍在都市     
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几年前北漂。我们保持联系着,他一直希望我去看他。前不久.我去北京.想顺便看看他,不想,他支支吾吾婉言拒绝了。  相似文献   

16.
一路上有你     
妻要出差,很远很远的,一去几个月。出差是她自愿的,平时没有机会,这次难得.去就去吧!可自从决定去外地,她像着了魔.每天不停地收拾.冬天的被褥、衣服,一件件洗过、放好,屋子收拾一遍又一遍.地刷了又刷.玻璃擦了又擦,把家里每一个角角落落都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还把她走后几个月的事都做了安排。  相似文献   

17.
当前,很多人认为中小城市就业压力比较小,于是,不少学生蜂拥选择去基层、中小城市、农村就业,但刚刚从“象牙塔”、都市环境里出来的大学生能很好地适应基层生活吗?去基层、中小城市、农村就业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吗?  相似文献   

18.
心无事     
黑岛 《人民公安》2010,(17):59-59
不知道是60年还是61年,我娘,那时已经嫁到姥爷村里.也就是我的家,父亲在宁晋县医院学医生。她自己总是去姥爷那里吃蹭饭.那时候都是从大食堂把饭拎回家.西红柿打卤面已经是奢侈的梦想了,这一天,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娘怀着西红柿的梦想去了姥爷的家,只见姥爷的脸色特别难看,不知是在外面受伤害还是嫌我娘又去吃蹭饭.  相似文献   

19.
1936年7月,我考入临清乡村师范学校后,听说一级有位叫赵健民的学生是中共党员.在校住了一段时间就到济南一师去了。二级还有位叫孙林盘的同学也是党员,时间不长也走了。三级到我去的时候,就没有党组织了。我们几个人就组织了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搞秘密活动,比较要好的同学一起学习进步书刊,传播马列主义。因为找不到党组织.七七事变后.我们几个人又搞游击队,也没有搞起来。没有别的办法.就打算去延安.  相似文献   

20.
劳动伟大,劳动光荣,劳动是一首永恒的歌,劳动是一幅壮丽的画。劳动,这个宛如汗珠一般晶莹熠熠的名词,多少年来激励着人们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着理想的鲜花,撷取芬芳的硕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