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导言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由于时间的久远,关于这段话并没有统一的解释。但老子希望表达"美与恶""善与不善"是一对相对的关系。老子所说的"美"接近现代汉语的"好","恶"则是现代汉语的"坏"。1.生活之美生活离不开美,我们一举手一投足,似乎都在进行着美的判断。从  相似文献   

2.
<正>黑格尔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作为门艺术,比例与结构交织而成的韵律演绎出音乐之美。然而,如果黑格尔有幸光临当今中国,估计要边高唱"多么痛的领悟",边修改自己武断的论断: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还可以是凝固的噪声。  相似文献   

3.
<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彰显"真""善""美"的统一:"真"的意蕴体现了合规律性,"善"的意蕴体现了合价值性,"美"的意蕴体现了合理想性。深刻认识两阶段论的真善美意蕴对于科学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内涵及其哲学依据有所裨益,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是真与善的结合.经济学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区分,两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完美地实现了工具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经济学探求真,更包含着善,因而是一门美的科学.经济学之美不光体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内容上,包括和谐、完整以及包容等等.经济学由于自身这些特性使其拥有越来越丰富的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美欧政府债务水平持续攀升,这不仅影响中国实体经济,也影响中国的虚拟经济,同时,还让中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和“美元陷阱”风险.创新我国应对美欧债务危机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财税政策从“以资为本”转向“惠民为本”;二是改革汇率制度,以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三是恢复和发展资本市场,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善与美虽有区别和对立,但又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善与美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先后产生,在社会实践即人的目的实现和人的本质对象化(自然人化)的过程中得到统一,形成伦理美,并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美两国结成特殊紧密的关系.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日美两国力量的消长,日美关系多次调整,特别是"9·11"事件以后,日本追随美国向海外派兵,一方面利用美国的全球战略达到日本实现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目的,另一方面强化美日关系.日本强化美日关系的原因包括美国对于日本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美国是最受日本人喜欢的国家、美国在经济上处于明显的优势、以及日美关系不同于英美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大美毕节     
喻丹 《当代贵州》2013,(16):3-3
毕节有大美。大美在山川。毕节的山伟岸奇绝,毕节的水壮阔灵动:杜鹃花千山铺锦、恣肆磅礴,阿西里西山韭菜花万亩绵延、雄豪壮伟,织金洞天地美景一洞收,草海水天一色幻如梦……无不风姿绰约,与世迥然。大美在历史。几乎每一个时代,历史与自然对黔西北大地的人文眷顾,都会在毕节写下一段精彩的篇章,留与后人宝贵的文化财富:黔西观音洞是中国南方古人类文明的起源地;赫章可乐、威宁中水考古遗存彰显了夜郎文明的辉  相似文献   

9.
乔忠延 《先锋队》2012,(13):10-13,1
生态美、园林美、历史美、文化美、谐趣美、决策美,一篇《大美汾河看临汾》生动地描绘了在全省转型跨越的背景下汾河临汾段的大美气象,表达了在党的领导下三晋儿女建设和谐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和气概。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与庄子在美学思想上有着各自的本体依据,分别是"理念"之美和"道"之美。二人在美学思想上有着诸多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审美对象、审美认识、审美体验、美学侧重点和对艺术态度上。二人的美学思想差异性中也蕴含着共同方面,主要表现在注重"内在的心灵之美"、强调真善美的统一、追求"至美"的最高境界等。  相似文献   

11.
王凯 《党史文苑》2008,(6):64-65
弋阳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集自然风景和革命旧址旧居与一体。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龟峰已广为人知。常年游人如织,而位于附近的弋阳卧佛,则有待宣传。它位于龟峰附近,其鬼斧神工,依山建造,整体与大自然的风光浑然一体。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本文从轰轰烈烈的弋阳革命历史说起,以庄子及其后学所倡导的“天然美”从芙学的角度论证了弋阳卧佛的“天然美”和“大美”。  相似文献   

12.
论美在自由中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民 《理论学刊》2006,23(1):123-124
美在自由中生成,首先,在于它抓住了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其二,它体现了审美活动各方面的辩证关系;第三,自由的特性与美的特征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3.
弋阳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集自然风景和革命旧址旧居与一体。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龟峰已广为人知,常年游人如织,而位于附近的弋阳卧佛,则有待宣传。它位于龟峰附近,其鬼斧神工,依山建造,整体与大自然的风光浑然一体,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本文从轰轰烈烈的弋阳革命历史说起,以庄子及其后学所倡导的"天然美"从美学的角度论证了弋阳卧佛的"天然美"和"大美"。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诗歌的意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尚起 《世纪桥》2007,(10):83-84
诗是"美的有节奏的创造",它不但能带给人们智慧,更赋予人美的享受与情的陶冶。意象是英语诗歌的灵魂,诗人通过修辞、语音、象征等手法使意象具有形象美、音乐美和意义美。  相似文献   

15.
试论网络语言与传统书面语言的冲突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稀释了传统书面语言的准确、精炼,丧失了传统书面语言的意蕴、意境和韵律美,打破了传统书面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作为当代一种重要交际工具,要在使用范围、教育引导、建立监督保障机制等方面加强调节控制力度,使网络语言规范化建设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超 《世纪桥》2007,(4):9-9,13
和谐是一种无比美好的秩序,古今中外都将和谐与秩序、美联系在一起,和谐的秩序美在于社会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法治化和社会安宁,是古典美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17.
戚斌 《世纪桥》2014,(11):17-18
"超英赶美"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在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形成的重要思想。毛泽东"超英赶美"战略的动因主要表现在于:走自己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化之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竞赛,依靠革命传统和群众热情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它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鲁迅《野草》作为散文诗精品,期待着“诗”之研究的深化与突破。《野草》之所以被称为“诗,”关键是它明显具有“诗美”。它的诗美追求主要体现于意象、语言和意境之中,具体表现为荒诞诡谲美、幽婉朦胧美、沉郁悲壮美和瑰丽曼妙美,既有现代文学簇新风貌,又不失传统文学古典神韵。  相似文献   

19.
大美青海,这个青海形象标志语被越来越多的兄弟省区人所接受、所称誉;被所有的青海人引以为自豪,引以为幸福。人们觉得用“大美青海”这四个字来表述青海形象最为贴切,最有高原气魄!  相似文献   

20.
王祺 《世纪桥》2008,(10):153-154
网络语言稀释了传统书面语言的准确、精炼,丧失了传统书面语言的意蕴、意境和韵律美,打破了传统书面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作为当代一种重要交际工具,要在使用范围、教育引导、建立监督保障机制等方面加强调节控制力度,使网络语言规范化建设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