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经济法的基础原则是经济主权原则,其公平互利原则与经济主权原则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本文指出离开经济主权原则这个基础,公平互利便是一句空话,但公平互利原则却一直存在于调整国际经济关系法律规范之中,只有真正的实现公平互利原则,才能使国家经济上独立,主权完整。  相似文献   

2.
逯星 《政法论丛》2003,(5):44-46
任何国家反垄断法的制定都会对这个国家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国也不会例外。我国在入世之后 ,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形势下制定一部适应 2 1世纪的反垄断法 ,其基本原则的确定意义非常重大。本文希望从对反垄断法的价值和各国现行法的基本原则的两方面分析中寻找到适合中国反垄断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无罪推定不能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该怎样看待无罪推定?无罪推定能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这是我国法学界多年来讨论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什么枝节问题,而是关系到端正刑事诉讼指导思想,加强我国法制建设的大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众所周知,刑事诉讼法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不同国家的刑事诉讼法都有不同的指导原则,它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彻底打碎旧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私法领域,最密切联系原则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支持,但在实践中,应用这一原则选择准据法时遇到的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确定最密切联系地?在这个问题上,英美国家和欧洲大陆国家的做法有所不同。英美国家,尤其是美国,更多地倾向于将这个问题交给法官进行个案解决,而欧洲大陆国家则倾向于适当地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在立法上,开列一些条件,对最密切联系地的选择加以一定程度的规范。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资产阶级提出的并为其国家的法律所规定的“无罪推定”原则,是否能作为我们国家刑事诉讼的一项原则?自从一九五六年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的争论。我们必须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思想武器,总结二十多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研究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职权原则是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对于这个原则,我国法学界很少论及。但是,无论从诉讼理论还是从司法实践看,认真研究这一原则却是十分重要的。 一、职权原则的历史沿革 职权原则在西方国家称为职权主义。职权主义是与当事人主义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所谓当事人主义是指诉讼的进行,证据的调查均以当事人为主,法院只以第三者的姿态,听取双方辩论,然后作出裁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受自己法律约束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原则问题,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在法学界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受自己法律约束的;另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受自己法律约束的。这两种不同的认识,表现在对列宁有关论述的看法上,也表现在对我国法制问题的看法上,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程曦 《人民法治》2020,(4):56-57
直接言词原则。直接言词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关于庭审的一项重要规定,--般分成两个部分,既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直接原则,即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直接审查所有的证据,听取证人、被害人、鉴定人的陈述。这个原则还有审理不间断的含义。言词原则,则要求证人以口头方式作证,只有在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下才能作为例外,以书面方式作证。原则上不允许以侦查案卷记载的内容作为法院判决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土地制度目前正着手进行一场重大改革。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按照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全面实行土地限期有偿使用,允许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促进土地市场的发育形成。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目标模式是:在土地国有的前提下,由国家按商品化原则垄断经营土地。这个市场分为两级。一级市场是国家批租土地市场。它包括两项内容,一项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外资法的政策依据与实践依据我国所实行的对外开放,同其他某些国家或地区所实行的对外开放,有原则上的不同。我国的这个政策贯穿着以下三条原则: (1)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在新时期,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是依靠自力更生,并完全有信心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但也愿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外  相似文献   

11.
WTO作为一个管理世界贸易的国际组织,其核心原则之一就是最惠国待遇原则,它能给予各个国家相同的机会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国际贸易,这是WTO的魅力之所在。然而,一些国家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有意绕开该原则,而使得WTO这个大口袋裂开一个缝。但是,缝隙可以修补,相信WTO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2.
新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这就意味着民事诉讼建立在诚实信用这个基础上,通过这个原则可以规范民事诉讼行为.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诚实信用却是一个抽象性规则,兼具法律和道德双重性,很难把握,难以适用.新民事诉讼法规定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主体包括当事人,国家审判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文章通过分析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主体和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的诉讼行为,探讨完善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私人或公司为一方面以国家或政府为另一方之间的商事合同是现代贸易的一个主要特点。在发生争端时,能否象对另一私人合同方一样,对国家合同方提起诉讼,这对私人一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英国的法律把从事商业活动的外国究系当作一股商人对待,还是这一国家仍得根据其国家主权的性质挫败因违约而对它提起的诉讼。背景1978年《国家豁免法》的目的是要把“限制”豁免权原则并入英国法律之中。根据这个原则,一个外国只能就其主权或政府行为(acta jure imperii)而不能就其商业行为(acta jure gestionis)享有豁免权。限制豁免原则是对国营贸易活动日益增长的一种反应。一般感到当一个国家从事普通商业活动时,它应当尽可能被置于和其他商人相同的法律地位。但是在以前若干年来,正当许多西方国家采取这一途径(例如在1952年已成为美国法律的一部份)的时候,联合王国还继续奉行着绝对豁免原则,据此,别的国家的一切行为享受国家豁免权。由于很难在英国通过诉讼来解决争端,有很大价值的和外国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德日刑事法学者提出刑法谦抑原则,认为刑法作为保障法应该谦让于民法与行政法,使国家更少地举起刑罚之剑来惩治犯罪之恶,国家之于犯罪人有更大的大度与宽容。刑法谦抑原则为包括我国和西方国家学者所津津乐道,并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得到体现,谦抑的结果自然是非犯罪化、非刑罚化和轻刑化。然而对于谦抑这个语词,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质疑,刑法不得已原则丰富了其内涵。  相似文献   

15.
司法独立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超 《政法论丛》2005,6(1):6-13
司法独立作为一项公理性法治原则 ,现在已经被许多国家制度化了。历史悠久漫长的中国 ,两千多年也未形成司法独立制度 ,这是历史的事实。但是 ,实行司法独立是一种必然 ,不仅西方有 ,中国也有 ,我们不可能漠视这个现实。全世界在共享这个概念 ,但是这个概念所承载和传递的信息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接受了这个概念抑或原则 ,但是对它的理解存在着不少的偏差 ,以至于设计的制度存在很多缺陷。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对其加以仔细审视。它来自于西方 ,它在西方的正当性是否可以代替在中国的正当性 ?西方国家关于该制度的设计原理是否可以适用于中国 ?司法独立的目标是否有可行性 ?如果有 ,其根据是怎样的 ?在我国如何真正的实现司法独立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互惠原则被许多国家作为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条件写入法律当中。但是由于政治传统和法律制度不同,各国对互惠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国际公约对互惠原则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而言,各国对此问题都规定在本国的国内法当中。但是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剧,抛弃互惠的呼声愈演愈烈。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这个极致强调事实互惠的国家应该以一种更为灵活、合理的方式应对新形势下的国际司法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条件下,诉讼内“着重调解”的原则已不适应这个客观形势,因此,对这一原则有重新认识、重新研究的必要。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在审理民事和经济纠纷案件时,必须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公正处理,使不法侵权方得到追究,旗帜鲜明地保护国家、集体利益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调解只能作为审理案件的辅助手段,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进行,而不应成为主要和必经程序。民诉法(试行)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着重进行调解。笔者认为,诉讼内“着重调解”的这一原则应改为着重裁判。  相似文献   

18.
提单及货物交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货物应交予谁 (一)基本原则航运界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承运人在交付货物之前如果没有收到任何第三方对将交付的货物声明物权的通知,他有权且也有义务将货物交付予向其出示正本提单者,如果此人即是托运人、收货人或被背书人的话。这个原则是基于提单是可转让的物权凭证这个功能之上的。因此,遵守这个原则就为国际贸易中的利害关系方提供了保证,否则基于此原则之上的信用制度将会动摇甚至崩  相似文献   

19.
郝翠芳 《法制与社会》2011,(14):274-275
资本主义法是近、现代法律文明的一种形态,奉行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原则都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时代要求。。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更是构建资本主义法治的重要灵魂之一。从这个原则在自由与现代资本主义中的演变可以大体看出西方法治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及其权利的分配变化.西方法冶所坚持的原则和内容值得确立依法治国的国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刑法中的普遍管辖原则是指,对于犯罪人,不论他具有何国国籍或在何处犯罪,也不论他的行为侵犯了哪国利益,只要他的行为危害了国际社会所维护的正常秩序,各国均可行使刑事管辖权,对他的罪行适用有关国际条约或本国法进行审判和处罚。普遍管辖理论的产生同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扩张要求不无联系,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学家们曾一度批判过这个理论,指出它是帝国主义国家否认体现一个国家主权的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而强迫其它国家按其自己的意志、利益去制裁犯罪分子的霸权主义。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