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冰 《河北法学》2011,29(12):177-182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美国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经历了理念与制度上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对抗制诉讼程序的反思、对家事纠纷自身属性的深刻理解和对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目的的重新认识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之上产生出一系列新的制度和程序,从而体现出法院与其他社会组织协同合作,共同解决家事纠纷的新趋势。而这种转变也为我国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陈爱武 《法律科学》2012,(1):148-157
为了家事纠纷的妥当解决,很多国家建立了以家事法院(庭)为核心的家事审判专门机构。家事审判机构的专门化取决于多个因素:以离婚为核心的家庭事件不断增多,离婚率持续上升;家事事件日益复杂化;既有的审判程序不适合处理家事案件;传统法院(庭)在处理家事案件中存在局限性。建立专门化的家事审判机构不仅能更好的实现家事纠纷解决中的实质正义和综合效益,而且还能有效地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家事纠纷数量居高不下、纠纷复杂程度日益提高、纠纷解决难度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我国也应当进行家事审判机构专门化的改革,建立符合我国需求的家事法院(庭)制度。  相似文献   

3.
陈苇  曹贤信 《河北法学》2011,29(8):39-46
澳大利亚家事纠纷解决新机制是由非诉讼家庭服务制度、诉讼家庭服务制度以及相关程序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该新机制是澳大利亚家庭法近年最新发展且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它给家事纠纷当事人提供了理性沟通的平台,符合家事纠纷有效解决的经济理性,对我国具有启示意义。结合我国实际,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借鉴澳大利亚家事纠纷解决新机制的有益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以期及时化解婚姻家庭纠纷,促进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曹思婕 《法学论坛》2016,(5):121-127
加快我国家事审判的改革对于家事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家事案件的特殊性,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家事审判疑难,反复证明了一般的民事纠纷审判机制已不再适应当前中国的婚姻家庭纠纷的解决.家事审判改革不仅需要构建独立的家事审判机制,更应当重视家事审判理念的革新.我们应立足中国实际,从形成独立的家事审判机制,设立家事审判调解处和未成年人观察室,组建专业的家事法官团队及加快建成家事法院五个方面积极探索成功的我国家事审判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30年来我国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着重调解的以司法为最终裁决的、齐抓共管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协作的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事司法改革、弱化法庭调解以及行政调处和民间调解等非诉纠纷解决方式、纠纷解决司法一元化及正规化的模式,再到近期衔接诉与非诉解决方式、重建多元化家事纠纷解决模式的两次变革。在这两次变革中,前者表现为对中国与家事因素的背离;后者有创新成分,但更大程度上是对传统资源的利用与恢复,是对中国与家事因素的回归。究其根源,前者很大程度上源于形式主义的法律理论,其在实践中的碰壁,促使人们再次重视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实践理性。这一教训和经验,不仅给全国范围内家事纠纷解决机制乃至其他类型纠纷解决机制的重建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同时也为纠正当前中国家事实体法片面回归民法、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思维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家事纠纷的界定与家事诉讼的基本现状在中国,不存在独立的家事纠纷解决程序,也没有独立、统一的家事纠纷概念。在中国法院的司法统计表上,婚姻、继承案件合并为一类案件,与合同案件及权属、  相似文献   

7.
8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京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于知识产权纠纷涉及到较强的专业问题,各级人民法院除对受理法官加强相关培训外,还将积极引导和推动非诉讼机构更多地参与纠纷解决,以提高其审理、调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钟琴 《法制与经济》2008,(10):47-48
我国现行《仲裁法》将婚姻、收养、扶养、继承和监护等家事纠纷排除在仲裁的受案范围之外,这样是存在诸多弊端的。我国特殊的社会家庭关系、仲裁的目的、性质、基本理念以及仲裁制度自身的发展完善,都需要将这类家事纠纷纳入到仲裁的受案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
当前法官纠纷化解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官纠纷化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司法公正的实现程度。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法官不断提高纠纷化解能力,积极回应民众对司法的特殊需求。笔者通过对当前我国司法实践状况的现实考察和深入反思,揭示了法官纠纷化解能力潺弱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提高纠纷化解能力合理路径,认为社会转型时期法官只有在形式理性与实质正义、法律规则与社情民意、司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法律评价与社会评价之间不断平衡,才能使纠纷的解决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商事交易范围的不断扩大,经济领域的矛盾纠纷也不断增多。与普通民事纠纷不同,商事纠纷具有主体多元化、专业性强、法律关系复杂等特点,这就要求商事法官具备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商事纠纷诉讼调解的特点和规律,寻求更加有利于商事纠纷解决的诉讼调解方式。一、商事纠纷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1.
乡土社会民间法与基层法官解决纠纷的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田成有  李懿雄 《现代法学》2002,24(1):120-124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基层人民法院在解决民事纠纷时与乡土民间法的冲突与转化关系。着力阐释乡土社会民间法的作用 ;基层法院法官运用乡土民间法解决纠纷的原因 ;以及乡土民间法在解决纠纷时的实现过程与方式。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务纠纷难断,离婚纠纷尤其如此。一般的民事纠纷,调解起来就是“法”“理”“情”三个字,家事纠纷特别是离婚纠纷则更重视“情”的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背景:澳大利亚家事调解制度澳大利亚与我国相似,有调解解决纠纷的历史传统。上世纪70年代,伴随着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在世界各国的兴起,澳大利亚在《1975年家庭法》(Family Law Act 1975)第19条中明确规定:凡依家庭法进行的纠纷处理,双方当事人及儿童都可以要求进行调解。夫妻离婚前,可先通过家事  相似文献   

14.
组织保障:海事审判体系的健全 改革开放初期,国门渐渐打开,国际贸易和海上航运业随之迅速发展,海事海商纠纷亦日益增加,许多港口城市的人民法院开始审理海事海商案件,亦有很大一部分海事海商纠纷,通过港监进行行政调解。当时的纠纷解决模式比较滞后:普通人民法院的法官对航运实务不太了解,对航运外语、航海技术更谈不上专业,这样的司法实践,势必带来审判工作的诸多困难;港监作为航运业主管部门虽然有航运专业优势,但往往使得案件的处理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无法作为疏导海事海商纠纷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仲裁法》将婚姻、收养、扶养、继承和监护等家事纠纷排除在仲裁的受案范围之外,这样是存在诸多弊端的。我国特殊的社会家庭关系、仲裁的目的、性质、基本理念以及仲裁制度自身的发展完善,都需要将这类家事纠纷纳入到仲裁的受案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朱佩莹 《中国法律》2007,(3):60-63,157-161
时光飞逝,今年已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回顾过去的十年,香港家事案件数量呈稳步上升之势。1997年在香港家事法庭提起的离婚案件数目总计14482件,而2006年,该数目增至18172件。增长3690件,大约占25%。为解决增加的工作量,自2006年9月18日起,有总共七位法官和助理法官在家事法庭审理案件。  相似文献   

17.
李敏 《中国审判》2009,(11):46-47
2009年7月,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在这次会议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作为法官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底,我接到了一起相邻关系纠纷执行案。执行的内容是切割被执行人万福一家越界的门楼东檐并为申请人陈亮建房排除妨碍。起初,我以为这不过是—个普通的小案子,对于我这个有着8年执行经验的法官来说,实在是小事一桩,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令我大吃一惊,其间经历的心理考验更使我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国首批荣立一等功法院之一的山东省胶南市人民法院,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该院通过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由人民调解员常驻法庭调解案件,使大量矛盾纠纷得以妥善化解。连续4年,该院法官人均结案逾百件,但是案件信访数、发回重审数、改判数在青岛市法院系统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土地权属纠纷呈多样化复杂化发展,然而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土地权属纠纷解决方式只作了原则性、概括性规定,没有明确规定各类土地权属纠纷解决方式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适不利于±地权属纠纷的合法有效解决。本文通过对中国土地权属纠纷现状和现行法律法规封土地权属纠纷解决方式的规定的分析,探讨如何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合法有效的土地权属纠纷解决方式及其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