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的生活是一种圆满的生活,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理想和目标。我们忙碌生活、辛勤工作,为的就是有一个幸福圆满的生活。但是幸福的生活并不是顺手拈来的,而是必须通过努力和创造才能得到。所以在伦理学中幸福就被定义为“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德性就是一种好的品质,就是优雅、高尚、自足、勇敢等美德的总称。幸福就是在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最高的善。  相似文献   

2.
李永洪 《人民论坛》2013,(7):204-205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友爱有三种:有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德性的友爱。有用的友爱关注的是利益而不是朋友,快乐的友爱关注的是愉快,也不是朋友。这两种友爱都不是纯粹的友爱。当利益和愉悦消失时,友爱也会随之消失。只有德性的友爱是因朋友自身之故的友爱,它是纯粹的友爱。  相似文献   

3.
朱巧香 《前沿》2013,(20):45-46
《尼各马可伦理学》围绕“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展开,首先强调善和幸福是促成道德行为的共同的始点和基础,要实现幸福达到善,就要行为合乎德性.这种德性之实现,也就是自我潜能实现的心理体验,其最高的善即沉思.其次,强调至善的幸福既需要内在的善,即主要靠自身内在的勤奋学习和努力训练获得,同时又需要外在的善如朋友、运气、财富和自身的身体善作补充.幸福目标的达成意味着人的本质属性的完满实现.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理论对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其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幸福与德性存在区别,在存在领域具有不同内容,因而我们无法用幸福消解德性,也不能用德性消解幸福;幸福与德性又具有密切联系,幸福是德性的目的,德性是获得幸福的重要条件。这种联系表明两者是能够相互统一的,实践是德性与幸福两者统一的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5.
葛彬超 《理论月刊》2006,(7):133-134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将希腊人文主义的幸福观作为德性论的基本主题进行了完整的表述。亚氏的幸福观作为人文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发展至今,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本文仅从新闻工作对亚氏的幸福论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乔娟 《人民论坛》2014,(6):221-223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与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是对东西方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思想家。通过对二人幸福观的比较,可以为今天的人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提供理性的思考与借鉴。幸福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个体与集体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道德与情感的统一以及思考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密尔伦理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因而也是其自由思想的基础。不受干涉的自由权是消极的个人自由的维护,而个性的自我发展则是个人自由的积极实现,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密尔自由思想的完整内容。这两种自由在个体德性的生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密尔的德性概念是从属于幸福概念的,这也是他的道德选择中出现相对主义的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8.
康德对人类幸福煞费苦心的经营超越了哲学史上任何一位思想家,他并不反对人类对幸福的追求,而是要将这种追求纳入合理的实践理性的客体(至善)中。所以,重要的不是要不要幸福的问题,而是如何去实现幸福的问题。康德的这种思路可以被理解为"合理的幸福论",以区别于他所批判的基于单纯自爱意图的"幸福论"。这种合理的幸福论必须被看做是康德道德哲学的必然组成部分,而不应该被看做是其思想前后矛盾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诚信友爱——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红霞 《前沿》2006,23(6):159-161
“诚信友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诚信友爱从道德层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社会基础和重要条件,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为指导,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诉求、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生活中诚信危机问题的解答等方面,阐明“诚信友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参加如此别致的婚礼,中国女儿美国婿,连理之宴中西合璧,亭亭玉立的中国姑娘嫁给了莱昂纳多般的美国帅小伙,酒宴上就多了若干金发碧眼的洋亲戚。新娘既没有披西式婚纱,也没有穿中式旗袍,而是一身时尚红裙,  相似文献   

11.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六个基本特征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凤琴  司廷才 《求索》2006,(1):79-81
本文从诚信友爱的内涵,倡导和实施诚信友爱的道德风尚对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意义,实现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以及诚信友爱道德规范与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关系等方面对诚信友爱道德规范进行了探讨;认为诚信友爱作为和谐社会六个基本特征之一,其实施程度是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诚信友爱的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之一。诚信友爱与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李娜 《求索》2011,(1):110-112
在当代美德伦理学那里,幸福被解读为一种完满的美好的整体生活,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渴望幸福的,人活于世,幸福是其最完满最理想的归宿。当代美德伦理学是在生活整体的层面上设定幸福的内涵,理解幸福的意义的。而对于人们追寻幸福,把握幸福的方式,当代美德伦理学认为,应该采取逆向追问的方式,来判定哪些价值是幸福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人来说,幸福,最重要的是合乎美德的实践活动,运气则是处于边缘位置的。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对幸福做了很多的探索,他提出了幸福是心灵的活动,是至善,是人的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中庸之道更是他追求幸福的良好方法,他为人们在追求幸福之路上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4.
雷传平 《求索》2012,(6):187-189
现代规范伦理学的道德判断往往局限在行动主体的可控范围之内。而在日常道德生活中,即使一个行动或事态不能为行动者所控制,却仍然要求行动者对其负责。道德理论与日常道德生活的冲突凸显了道德运气问题。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资源在此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其伦理思想的概念分析和范式研究,尝试证成,生成方面的道德运气不会对道德判断构成威胁。本文以经典反思道德难题的研究路径对于完善现代规范伦理学理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共同支撑。诚信友爱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道德和伦理底线,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建设诚信友爱的社会要以权利和法治作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在希腊时代各种冲突的德性观念中,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始终据于中心地位。然而,自启蒙运动以来,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被摒弃,德性已经退居边缘地带。为寻求摆脱道德困境的出路,麦金太尔在追溯以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德性传统的同时,提出了他自己的现代德性论。而麦金太尔的德性论亦是对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的复归和充实。本文旨在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德性传统和麦金太尔的德性理论的分析,厘定德性的概念,对西方德性伦理进行有益的梳理。  相似文献   

17.
使劲拍起长茧的手2010年11月30日11时,鲁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红旗带领15名省、市、县人大代表,来到让河乡敬老院视察工作,了解老人们的生活和身体情况。此刻,一群老人正坐在北面阳光充沛的房檐下,听收音  相似文献   

18.
杨波 《公民导刊》2012,(6):58-59
5月28日至29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就主城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调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存根在调研中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重庆城市管理科学发展,以优美的城市环境、一流的工作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9.
庞楠 《前沿》2011,(15):69-73
麦金太尔认为自近代以来西方道德伦理与实践处于危机之中,传统德性伦理赖以生长的共同体的瓦解以及自由主义对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核心的德性伦理传统的拒斥是当今道德危机的最深刻根源。为走出伦理困境,麦金太尔一反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与自由主义主流,主张放弃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回归亚里士多德的共同体传统。作为共同体主义代表的麦金太尔试图通过对传统共同体主义的追寻,以实践、人生的叙事统一性以及历史传统作为亚里士多德界说最高的善的替代物来重建一种追求共同善的现代伦理共同体,以消解因自由主义伦理过度扩张导致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20.
湘民 《广东民政》2011,(1):63-63,66
广东省委十届八次会会作出了构建“幸福广东”的重大决策,标志着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幸福广东”一出,立马唱响南粤大地,充分说明把构建“幸福广东”作为今后五年广东党政工作的核心之一深得人心。“幸福广东”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前两天先后开幕的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和省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