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贺金林 《求索》2005,(7):191-193
毛泽东在1947年11月30日致斯大林的电报中曾经提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之后所有其他政党都要离开政治舞台的想法。这封电报是在1947年国共形势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发出的,它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在怎样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民主党派的失望。此间毛泽东关于工农民主专政概念的提出则表明了他对新民主主义国体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 ,在农村、城市及国家工业化建设中 ,都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 ,这些新矛盾、新问题促使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进行了新的思考与判断。建国头三年 ,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又影响了毛泽东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部署的考虑。所有这些最终成为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客观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抗日民主主义是毛泽东整个民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争取民主保证抗战胜利的重要一环;民主共和国是抗日民主的国家形式;三三制政权是民主共和国的政权模式;授权给农民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的实质。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毛泽东抗日民主观的主导内容。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这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东方大国实现社会主义,是前人从未遇到的历史课题。对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独特构想,并在此指导下领导进行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新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如何认识这段历史,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目前仍有待于深化研究。一、关于过渡的最初设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通过人民民主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这是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一些文章里阐述的基本思想。这时,他…  相似文献   

5.
申长秀 《理论月刊》2003,(11):32-34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特殊国情,创造性运用马列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论基本原理所勾画出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但是,这一设想在建国几年后很快改变。究其根本原因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识上存在着局限性,对资本主义高度警惕的主体态度所致。同时,也要看到,当时国内外确实存在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些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就包括革命的前途即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过渡到社会主义不是毛泽东在建国后才提出的“新思维”,而是他的一贯主张,只不过建国后将其付诸实行罢了,根本不存在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论的问题;长期以来,苏联和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确有怀疑,但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抗美援朝已改变了态度,根本不存在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的问题。李之所以产生误解,是因为不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和过渡时期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两种不同说法,而把它们当成了前后衔接的两个不同阶段所致。  相似文献   

7.
仲海涛 《长白学刊》2008,(5):159-159
建国前夕,毛泽东关于未来中国社会曾经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并且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将要实行一个很长的时期。但是,执政以后不到四年,毛就开始酝酿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从而提前结束了原来的新民主主义的制度设想。这是为什么呢?笔者不揣浅陋,尝试从毛泽东主观认识的角度探寻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析论毛泽东第一次访苏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的苏联之行,是毛泽东生平第一次走出中国故土,踏入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此前的研究并没有给予毛泽东第一次访苏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建国初期毛泽东对苏联长达两个月的访问,其所见所闻对他后来思想上的变化,尤其是对他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田湘红 《前进》2003,(12):23-25
泽东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民主,并为实现心目中的民主而努力。他对民主的看法可以说影响了一代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在新时期条件下,对毛泽东关于民主理论的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所借鉴,有所启示。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毛泽东的民主理论进行具体分析。一、作为国家或国家形态的民主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一种国家制度。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是民主集中制。”按照毛泽东的理解,我国的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相似文献   

10.
凌弓 《前沿》2002,2(8):14-16
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他曾用“新资本主义”来表述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 ,一是借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表述方式 ;二是从内容上区别于欧美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毛泽东没有专门论述社会主义革命起点问题 ,他用“衔接”表述两个革命阶段的连接 ,一是不可能以确定的时间点来表明这个问题 ;二是为驳斥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和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课题1956年在我们党和共和国的历史上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这个社会主要矛盾也就基本解决了。当然不是全部解决。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我国的社会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个矛  相似文献   

12.
论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治主义和世界主义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最初理解 ,这种理解并没有深入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层面。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指明了一条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他在实践中对新民主主义建设思路的偏离发端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中国的过渡时期之短是显而易见的 ,留下的问题是 ,没有完成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毛泽东终于未能正确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潜心研究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他科学构建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提出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对执政党建设问题作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执政思想.毛泽东这一时期的许多理论观点被<共同纲领>所吸收,对新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韩亚光 《理论月刊》2002,(4):7-7,13
在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坚持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而深刻的社会主义理论观点。过渡时期是毛泽东坚持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探索社会主义理论相统一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小资料     
新中国国名的提出与确定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写文章、演讲,大多都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来称谓将要建立的新国家。1949年6月对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涉及到新中国的名称问题时,有人主张用“中国人民民主国”,张奚若先生提出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召开期间,董必武就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国家名称作了如下说明:“因为共和国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两字在今天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是指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人,它有确定…  相似文献   

16.
半个世纪前,毛泽东在论及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条件时,曾经提出一个著名论断:“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的纯洁性,和保护社会经济中有益的资本主义成分,并使其有一个适当的发展,是我们在抗日和建设民主共和国时期不可缺一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3页)这个论断,蕴涵着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党的建设的丰富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性要求,对指引全党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起了重大历史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某种意义上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双重的任务。因此,重温毛泽东的这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就是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28年,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新中国50年,党在理论建设上的最大成果,是创立了作为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国家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新的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正带领我们胜利迈向21世纪。一、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是…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标志着中国社会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帝国主义东方殖民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极大地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特别是世界东方各被压迫民族的人民解放运动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阵线。国际力量的对比朝着有利于新中国的方向发展。但是,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依然存…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的制宪思想,集中体现在他1954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中。在纪念“八二宪法”颁布十周年之际,进一步学习和探讨毛泽东同志的制宪思想,对于提高我们的宪法理论水平,指导制宪工作,正确实施宪法,推行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宪法学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并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理论。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他亲自领导中国人民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经验,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制宪思想。择其要者是: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是对我们党近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打破了资本主义等剥削制度的一统天下,把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随着一些国家相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到五六十年代,已经成为毛泽东同志当时所说的可以同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势力相抗衡的两大阵营之一。但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列宁亲手缔造的党垮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