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819年是新加坡历史的转折点,英国人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将此开埠为自由贸易港。英殖民政府一开始就鼓励各方移民迁入新加坡,这吸引了大批来自中国华南地区劳工移民。独立建国之前的新加坡,华侨国家认同的偏好更加倾向于中国而非新加坡,移民以“侨居”心态居于此。20世纪50年代是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期,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激烈变化,动摇了新加坡华人认同的根基,产生了转向的迹象。李光耀带领下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致力于树立一个健全的国家意识,使全体国民都认同于新加坡,国民以作为新加坡人为荣,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是一个历史不长、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国家,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奋斗,如今已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这一成就的取得与新加坡重视教育息息相关。具体来说,新加坡的教育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也是一个有口皆碑的国家,人们对它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津津乐道。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意识形态的观念理性而务实,并在此基础上以共同价值观建设国家,引领社会,稳定人心。  相似文献   

4.
《同舟共进》2014,(4):3-9
树典型、找榜样、学先进--可以说,这一直是中国式的社会励志思维。而在国家发展之路上,如果回望1949年之后的历史,同样可以发现,有两个国家,长期占据了我们的榜样舞台--建国初期是苏联,改革开放之后是新加坡。照搬苏联模式已被历史证明“此路不通”。那么新加坡呢?对我们来说,新加坡到底是不是个好榜样?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节能降耗的主要做法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城市型国家,然而近年来新加坡高度重视绿色环保节能建设,从而为其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新加坡的节能措施主要体现在全民节能、废水利用、垃圾处理、推广“绿色建筑”、发展清洁能源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归来话城建景国友近两年,由于工作关系,我有机会两次赴新加坡进行考察、招商引资。在该国的所见所闻,尤其城市建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气候湿润,常年高温多雨,面积641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新加坡是名符其实的花园式国家,无...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的国家人才策略之一章慧宣1995年岁末,我有机会来到花园之国新加坡,考察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新加坡的国家人才策略使我感受至深。人才忧患意识1965年新加坡建国以来,开放的政策、外资大量的流入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不断给新加坡人带来了充分的就业与...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的安全保卫体制中国民航总局通讯员王立军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其机场安全保卫体制也很有特色,下面简单介绍该机场的保安机构和任务。新加坡樟宜机场负责机场安全保卫工作(含国家警察)的四个单位是国家警察署机场分区、工...  相似文献   

9.
日本、新加坡房地产业情况日本、新加坡房地产体制日本、新加坡都是国土狭小、人口密集的国家,国土的开发利用程度很高。其共同特点是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益。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但是,由于两国政府实行不同...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与实践》2002,(3):43-44
新加坡建国不到50年,迅速实现工业化,改变了落后面貌.成为政局稳定、经济发达的国家。新加坡成功的经验很多,值得注意的是其在现代化过程中十分重视德育建设,保证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鑫 《时事报告》2014,(1):53-56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国小、人少、种族多元、资源匮乏、人均GDP高、危机感强的城市国家。求新求变、改革创新意识已渗透到新加坡国民心中,新加坡政府也不断向国民灌输“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治国理念。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自1965 年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国家以来,经过30多年艰苦奋斗,已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难发达国家,人均GDP由不足400美元提高到22800美元(1998年统计)。 新加坡是东南亚联盟中最具活力的国家,它的成就和经验已引起世界瞩目,一些西方学者把新加坡模式誉为“世界的未来模式”。 新加坡模式最基本的特点是;把东方的精神文明与西方的物质文明结合,将资本主义的市场调节机制与社会主义的计划调节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提倡社会公平和互助,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创造了融东、西方体制于一身的新…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透明的文官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透明的文官制度庄素王顶尖人物的使命感“如果我们没有把事做好,会让很多新加坡人遭殃。”40岁的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林勋强说。就如同其他新加坡政治家及高级文官一样,林勋强出身清寒,极珍惜新加坡今天的成就,也对新加坡有着极高的休戚与共感。整个新加坡政...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多元语言文化和多元宗教的东方小国,是个政通人和的花园城。在1994至1996年连续三年的全球竞争排行榜上,在“全民素质”一项上高居榜首,令世界很多国家仰慕不已。据有关专家分析,新加坡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中,不断追求优异的普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新加坡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力的上升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里,笔者将重点介绍作为新加坡三大基础教育(能力教育、双语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之一的公民道德教育。  一、公民道德教育的地位受到高度重视  在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开展是由政府来制定统一…  相似文献   

15.
海外资讯     
《干部人事月报》2010,(7):49-49
新加坡:百万富翁比例全球第一 据波士顿顾问公司公布的年度财富调查报告显示,新加坡的百万富翁比例为11.4%,成为全球百万美元富翁比例最高的国家。其次是中国香港及瑞士,美国则排名第7。  相似文献   

16.
闻乐 《文明大观》2001,(9):25-25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公民的道德教育,并采取措施着力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组成的城市国家,其中华人约占77%。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培养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明确提出全民的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公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并努力把这一价值观变成民众的自觉行  相似文献   

17.
《今日广西》2007,(4):52-53
李显龙.新加坡开国元勋李光耀的儿子.子承父业掌握国家命运的新加坡第三任总理:何晶,新加坡第一企业淡马锡控股的执行董事兼总执行长。两人一政一商的结合.在新加坡被传为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8.
吕元礼 《同舟共进》2013,(10):10-12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誉满天下,毁满天下”,“虽然杰出,毕竟独裁;虽然独裁,究竟杰出”——大约是世人对他的客观评价。李光耀如此矛盾,他一手打造的新加坡也难免让人费解:有人称赞它干净,也有人认为它无趣;有人说它是“优质民主”,更有人说它是“威权国家”。一方面,它有引以为傲的GDP增长和世界最富裕国家、最廉洁地区、最宜居城市、最具竞争力经济体等一系列名列前茅的世界排名;另一方面,它也有在东南亚国家中幸福指数最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佚名 《今日广西》2008,(8):56-56
新加坡国家园林局负责人蔡福祥不久前发表题为《新加坡,花园城市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的演讲。他以幽默的口吻,举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例子,回忆新加坡在过去30多年来打造花园城市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0.
刘蓉 《新东方》2006,(4):49-52
这里讲的东亚主要是较早发生政治转型,走上民主化发展道路的国家,主要包括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等。新加坡、日本两国政党制度的比较新加坡虽然是小国,但作为亚洲甚至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其政治发展的模式对其他国家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却不小。新加坡作为最富裕的非石油生产的发展中国家,其人均GNP已经超过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但在政治上走着独特的发展道路。这使一些西方学者感到大惑不解。他们有的认为新加坡“没有民主体制”,有的把新加坡视为“亚洲式民主”,认为其主要特点是“一个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