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通过传播媒介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以"5W"和"7W"模式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有助于明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运动方式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是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转变,党的建设也实现了由"运动"到"活动"的方式嬗变。  相似文献   

3.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创立的最大、最有影响的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在西北的成功实践,也是各路红军长征的最终落脚点,又是红军抗日的出发地,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掌控的的唯一一块贯穿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的根据地。  相似文献   

4.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1,(5):21
<正>■宁夏张平、撒丽娜组合摘"西北花儿王"桂冠2月26日下午,"浩海杯"第二届歌手大奖赛暨西北花儿王选拔赛总决赛在兰州落下帷幕。来自宁夏的张平、撒丽娜组合荣膺"西北花儿王"桂冠。西北花儿王选拔赛总决赛由中央民族乐团、甘肃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兰州市广播电视总台、西宁电视台、银川广播电视台和甘肃浩海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原因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组成。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基本观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们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有经过较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在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之后,我们才能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但中国革命胜利后不久,毛泽东即把原先"将来"过渡的设想,调整为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的原因,近年来学术界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多种观点。本文试就这些观点作一综述,并相应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首发式前,我有幸先阅读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林强研究员主编的《中共福建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清样。这是一部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的长达110多万字的巨著。它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福建党的各个  相似文献   

7.
书讯     
唐立娟 《湘潮》2006,(8):43-43
由中共湘潭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湘潭历史》第一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书,历时三载,数易其稿,于2006年6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记述了中共湘潭地方组织诞生和发展以及领导湘潭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并取得胜利的艰难历程,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8.
刘华清 《湘潮》2016,(4):59-65
本文所说的红色湘女特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参加革命队伍的湘籍女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红色湘女群体无疑是一丛奇葩。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上,被中央认定为"中华百年八大女杰"的秋瑾、宋庆龄、何香凝、唐群英、向警予、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当中,就有唐群英、向警予、蔡畅、帅孟奇四人为湘籍,加上湖南媳妇秋瑾更多达五人,其中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湘女有向警予、蔡畅、帅孟奇三人,为全国  相似文献   

9.
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共闽中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32万字,记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闽中人民在闽中党组织的领导下,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冲破各种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夺取  相似文献   

10.
正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由战争走向和平、由农村走向城市、由革命走向建设的"赶考"之旅,实现了打碎一个旧世界、筹划一个新中国的创举。纵观这一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有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共产党人坚持并实践了其独特的民本思想。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既扬弃了我国的传统民本思想,也开创了民本思想在我国的一个新时  相似文献   

11.
2013年5月1日,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行。与会的40多为专家学者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实践举措、经验教训和现实启示等问题展开了广泛交流,旨在弘扬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青年刘少奇和无数进步学子一样,满怀热情参加了这场运动。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刘少奇开始由一个追求进步的普通青年逐渐成长为一名信仰马克思主义、立志投身于人民革命事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弃文从武矢志报国1916年夏,刘少奇从宁乡  相似文献   

13.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创制与放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两大部分构成,它是中国共产党人解析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中国完成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演进问题之文章的“前后篇”。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论这一“前篇”告一段落。作为“后篇”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系统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在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①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主要包含关于联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必然性、任务、纲领、前途等问题。在新民主主义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满洲省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的统一领导机关,在领导和推动东北地区革命斗争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探究其称谓的由来,对于全面、精细研究中共东北地方历史、中共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满洲"一词源于菩萨定于族名为什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北三省中共地方组织的统一领导机关被称为"中共满洲省委"?首先要搞清楚"满洲"一词的来源及其本意。"满洲"一词,原本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是不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实行领导的?这是研究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由于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不彻底性,“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历史已判定不能经过资产阶级的领导,而必须经过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够完成。”然而,无产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的完全实现,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斗争过程。由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不同,以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本身成长情况不同,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领导形式、范围和程度是不尽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正在北京大学静园草坪北侧,矗立着由陈云同志亲笔题写碑名的"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北京大学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期间,为中华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83位(其中中共党员70位)烈士英名。曾任中共北京东区区委书记、北京大学支部书记的彭树群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是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无产阶级政党,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整体上看,以中共四大、七七事变、1947年整党三个历史事件为节点,可以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基层组织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基层组织在概念上经历了由"基本单位"再到"基本组织"到"基础组织"的演变;在组织形式上呈现出由委员会、组、小组到支部的变迁。从微观上看,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日趋丰富,工作机制渐趋规范,领导机构日益强固,支部生活愈发健全。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嬗变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时代变迁的层面来看,由于历史条件、形势任务的不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功能虽有所不同,但共同坚持着三项基本原则:重视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重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重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嬗变的轨迹大致是:功能模式由"革命导向型"转变为"高度融合型"再转变为"高度政党型";功能实现途径由"主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转变为"主要依靠行政权力"再转变为"主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及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上,安徽境内曾先后有两个中共皖西北特委。第一个皖西北特委,是在1931年4月皖西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为加强党组织领导,由原中共皖西特区临时委员会改组而成,隶属中共鄂豫皖特委。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同年12月,此特委更名为皖西北道委。第二个皖西北特委,是在1935年2月根据中共上海中央局的指示精神成立的。在此之前,江北皖境有两个中心县委,一个是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思想理论界开始出现暗潮涌动,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具有"虚"与"实"的双重特征,就其"虚"而言,是要通过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割裂党的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段历史、质疑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等手段来虚无党的历史;就其"实"而言,是要采取怀疑党的指导思想的真理性、质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义性、否定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否定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等方式来否定党的领导。这种思潮带有明显的迷惑性、欺骗性和渗透性,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