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解体已使战后形成的两极冷战对峙格局彻底瓦解。世界各国的国际问题专家、政治家和外交官们尽力研究和理解这种变化的意义与影响,重新认识新环境下的国家利益,探索可能和应该作出的种种战略的和策略的选择,以便调整对外战略,重新确定自己在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位置。这一过程将会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本刊请有关专家分别介绍美、日、德、俄四国围绕这一调整进行的研究及各种看法和争论,以便读者了解国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1993年9月,一场不小的风波在美国华人社区掀起——科研机构“美国公益科学中心”发表了一篇耸人听闻的调查报告,指责中国菜高盐、高胆固醇、高脂肪,不利于健康。一时间,美国主要新闻媒体大肆渲染“中国菜不健康”。与此同时,公益科学中心也在意大利餐馆取样分析一番,写出批评意菜的研究报告,却被媒体轻描淡写而过。“中菜不健康”的舆论,影响了中餐业的名声和形象,全美中餐业营业额因此下降25%,许多中餐馆倒闭,休斯顿、佛罗里达等观光区的中餐业所遭打击更甚。据1989年的资料,全美计有18500家中餐馆,全年营业额70亿,美国华人的50%或直接经营中餐业,或从事与之  相似文献   

3.
赵毅 《瞭望》2007,(33)
地球北极这片冰雪覆盖、人迹罕至的水域,近来成为世界各大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热点。8月2日,俄罗斯以科学考察为名出动深海潜水器,将一面用钛合金制成的俄罗斯国旗插在了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8月6日,美国"希利"号重型破冰船也以同样的理由拔锚启航,从位于美国西北部的西雅图港驶往北极海域。8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北极深海科考队员,称他们的考察成果应该作为解决北极地区归属问题的依据。8月8日,加拿大总理库珀前往北极地区,亲自为加拿大争夺北冰洋的努力造势。  相似文献   

4.
正西方国家因为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实行制裁,俄在叙利亚展开外交军事出击扭转局面,美国领导北约国家在东欧与波罗的海集结重兵,不论是普京还是奥巴马都宣称美俄进入"新冷战"状态,但此时俄美"新冷战"的形式、模式与目的都与美苏冷战有着天然的区别。美苏冷战主要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而产生,这次"新冷战"则更像一个大型的广告创意。美俄双方都已展开全面的私下公关,谨防"新冷战"变成真冷战。俄美"新冷战"是战术还是  相似文献   

5.
去年4月,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了经布什总统签署的《亚太地区战略结构:展望21世纪》的报告。该报告对未来亚太地区的安全环境作出了新的判断,提出了美国新的亚太  相似文献   

6.
法国《观点》杂志经济、政治评论家尼古拉·帕弗雷一篇题为“自由在欧洲,复兴在亚洲”的评论勾勒出20年来世界发展的图景,发现欧洲并没有因冷战结束而冲天一飞,相反,倒是亚洲在一场静悄悄的经济革命中正在实实在在地崛起。作者在评论冷战的后果时指出,“苏联的战败是真实的,但美国的胜利却是虚拟的,做一个令人头晕目眩的‘超’超级大国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伊始,欧美不约而同地打了同一张牌,向中国释放出"技术冷战"的信号。针对中国频频在机器人、半导体等领域出手的"收购热",德国、法国、意大利联合起草了一份加强对外资并购审查和控制的法律草案。美国智库欧亚集团在年度报告中也将"中国崛起"列为头号风险,认为美中将在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领域开展"科技冷战"。特别是近期,特朗普政府又宣布将对华征收关税,瞄准机器人、半导体、飞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无形的"基辅墙"美俄敌对的原因有很多,背后体现了各自从国家利益出发的战略考量。一是核武器。俄罗斯在最近几十年都是少数能使用核武器摧毁美国的国家,至少,能给美国造成不可恢复的军事打击。美国的军事利益需求决定了其必然要削弱俄罗斯的核力量。  相似文献   

9.
李然 《党政论坛》2013,(9):33-35
经贸关系一直被视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与“稳定器”。但是,随着中国世界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巩固,美国政府针对中国企业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并且日益向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碳排放等隐陛方向发展。近年来,美国多次提出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加以制裁,继续严格限制高技术产品的对华出口,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设置政治障碍,等等。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10,(52)
<正> TOP 10 NEWS十大新闻之六新闻回放美俄加入东亚峰会大国聚首亚太角力10月30日晚,为期3天的第五届东亚系列峰会在越南首都河内落下帷幕,与会领导人通过了旨在纪念东亚峰会5  相似文献   

11.
朱锋 《求知》2011,(2):10-12
2010年东亚局势持续动荡,朝鲜半岛局势空前紧张,局部危机的严重性使得东亚问题的国际观察家们开始忧虑东亚是否会出现冷战以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火。站在2011年的门槛上眺望2011年的东亚局势,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但东亚重燃战火的可能性并不大。  相似文献   

12.
13.
冷战后民主社会主义“神奇回归”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民主社会主义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此紧要关头,信奉民主社会主义的各国社会民主党顺应时代发展,对党自身进行变革,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和政策调整。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民主社会主义摆脱了困境,实现了“神奇回归”。民主社会主义的这一发展历程很值得我们进行深思,它持续发展的一些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孙子有云:"兵者,诡道也!"虽说外交之道与兵道差相仿佛,但最近一段时间美俄关系的诡异程度,还是让外界像雾里看花一样,看得到却看不透。7月1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访俄,与俄总统普京表现出难得的"热乎劲"——当天晚上,两人就夜谈三个小时,谈话内容也是若明若暗,媒体猜测得最多的是"反恐军事合作",但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对此予以  相似文献   

15.
关东 《学理论》2012,(20):28-29
从冷战后初期,以解决亚太冲突为目的的地区安全安排中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之间就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在亚太地区,霸权管理和涉及地区安全安排的国家选择已经影响到亚太地区的双边联盟和冷战后多边安全合作的机制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欧盟国家食品安全屡出问题,食品领域危机不断,欧盟和成员国随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保证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利益,已成为欧盟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从去年开始,欧盟明确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从农庄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困境是国际安全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的产生源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困境问题较为突出,东北亚安全困境的形成既有新现实主义视角的物质性原因,也有建构主义视角的社会性的原因。东北亚国家可以采取加强相互间经济技术合作,建立切实有效的合作安全机制以及积极寻求多边主义等途径来解决安全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10月26日,美国会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以32票对6票通过了《be强台湾安全法案》。这标志着该法案自今年3月开始酝酿讨论后已进入实质性启动表决李序,更标志着美国国会亲台势力在插手台湾、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问题上迈出了极其危险的一步。美国国会保守势力处心积虑,在台湾问题上制造麻烦可而久矣。远且不说,克林顿总统去年访华在上海首次公开宣布美对台“三不”广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独,不支持台湾加入需要主权国家资格方可加入的国际组织”)政策以后,美国国会亲台势力便康动不已,对政府对台政策精加指责,叫嚷什么“损害了台湾的…  相似文献   

19.
一场有关美国在后冷战时代所扮演的角色的辩论在美国的思想界悄然展开。这场后冷战时期辩论的一个特点是传统的现实派对理想派、保守派对自由派的划线已经变得模糊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关系理论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首先在美国《外交事务》双月刊上发难。这篇题为“未来美国平定者作用”的文章 ,对美国半个世纪以来的主流全球战略思维提出了挑战。与美国历来的“前缘部署”思想相反 ,米尔斯海默的文章中主张 ,在后冷战时期 ,欧洲和东亚地区都没有区域霸权的情况下 ,美国应该从欧洲和东亚全面撤军 ,让区域强国自相平衡 ,在强国间发生冲突时…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巩安库,一位在矿井下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煤矿”,现在担负着煤炭大省山西的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同时,他还兼任山西省安全生产管理局局长。这位在2000年5月走马上任的“安全大员”谈起煤矿安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