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社会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是贯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中心思想和主旋律,“上台阶”经济发展速度观是邓小平同志经济发展理论重婆创新之一,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对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和强调经济发展速度问题,邓小平同志为我国确立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本身就是一个对速度的要求。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上台阶”经济发展速度问题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1991年8月,他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指出经济发展要“上台阶”的问题,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又进一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总要…  相似文献   

2.
全面把握邓小平关于速度与效益关系的论述张雷声正确理解和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实践中,邓小平同志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速度与效益关系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3.
论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王进“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贯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重要思想,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个思想进一步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问题。一、发展的关键是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我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4.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是一个最大最难解决的问题。邓小平总结了建国四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经济发展要适度的思想,这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国家不摆脱贫困,不以经济大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上的强国。他总是强调经济要上去是一个大局,我们要主动地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认真地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一思想武器,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适度思想的提出及内涵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王进"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个思想的提出,进一步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问题,其内涵非常丰富,突出的有这样四点:一、发展的关键是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十分重视我国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经济发展。在各个不同的阶段,邓小平同志思考的侧重点不同,但总是围绕“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主旋律,研究问题,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诸思想及其实践运用问题作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此略述管见。一、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违反与效益的统一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是站在历史、国际和全人类发展的高度进行的,尤其是从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着想的高度进行的。他十分关注经济发展速度问题,把速度问题提升到政治角度来强调。他说:“中国能不能…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精神,提出了抓住时机,加速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把握时机加速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我们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充满活力,呈现出只争朝夕、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在这场经济竞争中,没有速度就没有国际  相似文献   

8.
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三大思想障碍雷正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是其发展速度、程度、力度都存在问题。正因为这样,所以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指出:“非公...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我国新时期经济问题的论述很多,尤其集中在他的《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新时期的经济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指针。 邓小平新时期的经济思想,是在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2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同时吸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总结,而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的。  相似文献   

10.
速度和效益关系问题,是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经济发展战略相联系的带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问题,也是邓小平反复告诫全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定要认真把握、正确处理的一个重大问题。江泽民总书记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在总结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在于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一、国民经济发展必须有较高的速度国民经济发展要有一个较高的速度,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任务决定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高瞻远瞩的战略性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他始终把教育工作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战略问题看待。 发展教育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  相似文献   

12.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比,哪种制度更为优越?对这个过去认为不成问题的问题,现在有人提出质疑。这个问题应该由实践来作结论,就是说应该通过两种不同制度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出来。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邓小平文选》第215页)可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某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兴衰成败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人才观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邓小平的人才理论,对选拔、培养、造就更多更好的人才,对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有重要意义。 一、邓小平人才观的核心内容 全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邓小平人才观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历来都是从国家、民族、人民需要的战略高度来考察、分析和处理人才问题的。他深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0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数和页码)。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呈现全方位、多元化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  相似文献   

14.
如何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局,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要处理好的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小平同志远见卓识,为我们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战略思想。在《邓小平文选》(以下简称《邓选》)中有16处涉及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其中有14处出现在第三卷中。小平同志关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这些讲话和谈话中,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好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意义。我认为,邓小平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具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快得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已为所有的社会主义者所公认。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到底应该多快?这个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切实解决,走过不少弯路。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其思想和论述,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的思想非常丰富,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凝结了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造的主要成果。其中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这个思想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巨大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同志在他的经济发展思想中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的时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经济发展的保证。本文,就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战略的三步曲”、“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和“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等观点,谈谈个人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37页,以下简称《邓选》)邓小平同志这句名言简朴地道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这简朴的语言中包含了非常深刻的内涵。从邓小平同志在文选三卷中的论述来看,“发展才是硬道理”包括这样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7.
所有制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们党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情况下,回顾邓小平以公有制为主体思想的提出和有关论述,对于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邓小平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对传统公有制模式的变革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确立以后,对于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建设现代农业、工业、国防,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解决就业,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如下历史演进过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非均衡发展到计划经济的均衡发展,再走向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均衡发展。在此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许多关于经济发展的辩证思想。面对经济落后的基本国情,邓小平肯定中国经济发展必须也必然是高速度的,他提出“三步走”的战略思想,使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目标调整到切实可行;同时,高速度不是匀速前进,而是波浪式向前发展,要争取若干个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邓小平提出一个大政策,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区域发展步骤上,他逐步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问,我国国民收入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区域差距呈缩小趋势。在新的起点上,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均衡与非均衡关系的辩证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党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同志不仅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而且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发展及我国农业、农业科技面临的严峻形势,促使了邓小平科技兴农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现在全国上下都非常关心今年经济增长的速度问题。大家为什么关心速度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是一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经济变量,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关系到我国国际地位的高低;另一方面,它也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不高。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零增长也没太大问题,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若低于8%,大家就担心经济运转不了,担心市场萧条、失业压力太大。所以,我国当前的经济问题表面上是速度问题,但其实质却是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