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省委书记张德江最近这样总结浙江经济迅猛发展的深层原因:就在于浙江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就在于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与当今时代发展的有机结合,就在于聪明勤劳的浙江人所具有的“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这种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一遇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  相似文献   

2.
许永山 《浙江人大》2012,(10):72-73
浙江是个陆域资源小省,但是,如果把眼光转向海洋,却是一个海洋资源大省,不但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还有全国最多的海岛,加之处于内外开放扇面和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的两个交叉点上,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绚丽的海岛自然风光、悠久的渔盐历史、独特的渔乡风俗……浙江长期以来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海洋旅游资源,在我国海洋文化中独树一帜,受到全世界的青睐。"争舞潮头意气豪"。而今,蓝色经济浪潮正向每一位浙江人扑面而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相继获批,浙江人再次吹响向海洋进军的号角。有了各界的齐心协力,善于  相似文献   

3.
<正> 辉煌的浙江中小企业一谈到浙江,人们就会肃然起敬:浙江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一谈到浙江的中小企业,人们就会竖起大拇指:企业家务实、低调,把一家家中小企业经营的红红火火。人们这样评价浙江人的特性:吃苦耐劳,精打细算,容易冒险犯难;企业家则有点特别,最重要的特质是:高瞻远瞩,格局恢弘,从容取义。没错,浙江人就是凭着一股子干劲,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频频上演“好戏”。浙江是资源小省,却是中小企业大省。工业素来以轻工业和加工业为主,中小企业发展数量从少到多,总量已经突破100多万  相似文献   

4.
《今日浙江》2012,(17):10
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遗存,构成了浙江灿烂的昨天。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浙江人正以空前的热情,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从文化遗产中吸取根的力量,从文化自觉中获取文化自信,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潘捷军 《今日浙江》2010,(13):56-57
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文化大省的一个重要标志。浙江历史上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浙江又被全国方志界誉为“方志之乡”,以修志方式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是我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地方志既是我省传统文化资源宝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大省地位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之江大地,郁郁乎文哉。浙江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资源,是民族精神和浙江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让每个浙江人为之自豪。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全面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持续深化文明探源实证,加强文物价值挖掘,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博强省。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人的聪明智慧,让山西人大为叹服,难怪山西媒体称浙江留给了山西诸多思考。《节约,"第五能源"——煤炭小省给煤炭大省留下的思考》,这是9月19日的山西日报在报道首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上浙江省展位所采用的标题。在本次博览会上,煤炭小省浙江  相似文献   

8.
<正> 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已于7月5日在巴黎结束。在本届大会上,中国政府申报的项目:三江并流、十三陵和明孝陵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有29处自然、文化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欢欣鼓舞!然而,作为一个在浙江这块水土上成长,有着深深故乡情的浙江人,我们还是感到一丝遗憾!浙江作为一个文化大省,自然与历史所赐不少,而以杭州西湖  相似文献   

9.
<正> 欲"穷究浙江文化之博史,弘扬浙江文化之灵秀",关键在于人,"世界上人是第一个可以宝贵的"。浙江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文脉深厚,人杰地灵,素有文化之乡、人物之邦美誉,自古英才辈出且常成领军人物。出道于浙江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璀璨若星,不胜枚举。浙江人对于中华文明的缔造,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指不胜屈。历稽二十五史,浙江人收录本纪、世家、列传者,就多达2000  相似文献   

10.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07,(11):16-17
<正>有人说,生活在浙江的百姓是惬意的,不仅拥有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更有着充满活力的绿色经济——“生态大省”建设的启动,经济与环境同轨,人与环境友好,使浙江人的绿色家园梦不再遥远;也有人说,生活在浙江的百姓是幸运的,不仅可以时时感受到平安的嘱托,更能处处触摸到平安的暖意——“平安浙江”理念的提出,廓清了思  相似文献   

11.
若有人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如何从一个资源小省跃升为经济大省,如何从基本温饱大步迈向全面小康,如何连续30多年成为全围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最好的答案就是——发展民营经济。30多年来,全省上下通过坚持不懈创业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仅根本改变了浙江经济的面貌,也根本改变了浙江人民的生活,铸就了多少代浙江人都孜孜以求的“民富省强”辉煌局面。  相似文献   

12.
若有人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如何从一个资源小省跃升为经济大省,如何从基本温饱大步迈向全面小康,如何连续30多年成为全围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最好的答案就是——发展民营经济。30多年来,全省上下通过坚持不懈创业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仅根本改变了浙江经济的面貌,也根本改变了浙江人民的生活,铸就了多少代浙江人都孜孜以求的“民富省强”辉煌局面。  相似文献   

13.
潘海平 《半月谈》2004,(24):32-33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字眼.“浙江经济”是全国关注的焦点。然而。伴随着逐步显山露水的“成长的烦恼”。“浙江人经济”这个乍看大同小异的概念浮出水面.而它受关注的程度绝不亚于“浙江经济”。“浙江经济”概念的立足点在地域。是指在陆域10余万平方公里和海域26余万平方公里的浙江省范围内.浙江人和非浙江人创造的经济总量:而“浙江人经济”概念的立足点在“人”.是近4700万浙江人在浙江以及浙江以外任何地方创造的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14.
<正> 浙江人具有勤俭刻苦、低调务实的作风,他们凭借自身的努力,所创造的经济神话,正在改写着自己的历史,甚至改写着中国的历史。一直以来,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浙江被认为是古代文化尤其是史前文化并不发达的地区,但是近年来一系列的重大考古发现正在改变人们的观念。浙江不仅在改写现代中国的历史,还在改写自己曾经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个新的概念浮出水面,那就是“浙江人经济”。众所周知,GDP是一年当中本国(本地)国民和外国人(外地人)在本国或本地所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附加值的总和,是各地、各级政府追求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GNP是一年当中由本国(本地)国民在国内外(本地区内外)新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附加值的总和。与GDP和GNP的异同相仿,“浙江经济”概念立足点在地域,是陆域10万余平方公里和海域面积26万余平方公里的浙江省范围内,浙江人和非浙江人创造的经济总量;“浙江人经济”概念的立足点在“人”,是4700万浙江人在浙江以及浙江以外任何地方创造的经济总…  相似文献   

16.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浙江赢得了“丝绸之府”和“鱼米之乡”的美誉。浙江有着十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底蕴,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家、美术家、戏剧表演家,堪称“文化大省”。 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浙江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浙江省文化厅围绕文化体制改革,围绕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深入展开工作,一手抓事业的繁荣,一手抓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浙江省  相似文献   

17.
<正>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中国革命原点,在近百年后的浙江大地上依然闪耀着指引未来的光芒。红船劈波前行,精神凝聚人心。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各省市的发展中,浙江的发展成就和发展方式极富特色。在人多地少、资源贫乏、交通落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浙江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各项经济指标跃居全国前列,迅速从资源小省崛起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8.
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6月中下旬,省委书记张德江就建设文化大省作了专题调研,深入到26个单位,召开了4次专题座谈会,实地考察,听取意见,讨论交流。今天本刊全文刊载的张德江同志的文章《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深刻阐述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地位、意义和作用,指出“研究浙江经济,不得不研究浙江文化,不研究浙江文化,就无法真正认识浙江经济”。第一次高度概括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即“三个提高”、“三个相适应”和七条基本任务;强调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突破口来抓”,同时提出了全面推进文化大省的工作措施和指导原则。这篇文章是深入调研的结晶,倾注着省委领导近期对浙江文化建设进行战略思考的心血,既有理论的深度,只有很强的操作性,希望各级党政领导认真学习,更好地用以指导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近五年来浙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从资源小省成了经济大省,浙江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了年均13%的增速,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浙江成了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省的民主法制建设得到了不断的增强。2004年的一项全国性权威抽样调查显示,浙江有91.5%的受访者认可为安全或基本安全,有95.5%的受访者认可自己所在市(县、区)的治安状况。省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浙江公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浙江人安全感满意率达96.39%,从总体上看,全省有97.12%的群众认…  相似文献   

20.
<正> 文化软实力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今年,浙江省委正式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增强浙江文化软实力"的响亮口号。浙江拥有浑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文化传统,而在这块土地上凝聚起来的浙江精神正在为浙江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是增强浙江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不可能保持其先进的品格。李长春同志在浙江视察指导时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浙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