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政报》2013,(6):2-12
国发[201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促进全社会创新活动、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体系、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构成的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系。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系统构建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系,明确政府工作的重点和引导社会投入的方向,提出营造创新环境、完善体制机制的政策措施,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4.
《政策瞭望》2007,(3):55-5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近发布了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建设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30个左右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根据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制订的这项规划,“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建设散裂中子源、强磁场装置、大型天文望远镜、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航空遥感系统、结冰风洞、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蛋白质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政报》2007,(3):25-29
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促进全社会创新活动、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体系、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构成的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系。为此,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制定的《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6.
正黔府办函[2019]52号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政府,黎平县、从江县人民政府:洋溪水利枢纽工程已纳入《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属于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贵州和广西两省区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洋溪梅林水利枢纽建设问题的原则协议书》确定重点推进的基础设施合作项  相似文献   

7.
国办发〔2007〕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编制的《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七年一月二十三日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促进全社会创新活动、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体系、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构…  相似文献   

8.
正黔府办函[2019]53号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政府,从江县人民政府:梅林航电枢纽工程已纳入《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属于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贵州和广西两省区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洋溪梅林水利枢纽建设问题的原则协议书》确定重点推进的基础设施合作项  相似文献   

9.
国办发〔2007〕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编制的《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促进全社会创新活动、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体系、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构成的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要把加快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抓紧启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科技研究。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一批产业技术研发试验设施。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全社会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科技投…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日前出炉的《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总体规划(2014—2030)》,湖北省提出到2020年把武汉全面建成中部金融中心、全国性科技金融中心及金融后台服务基地,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力争到2030年形成与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全国性金融中心,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该规划的出台正当其时,顺应了中部经济崛起的发展大趋势,为  相似文献   

12.
《前进论坛》2021,(4):64-64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规划》提出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力争30岁-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分别较2015年降低10%、20%和30%的目标要求。2019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慢性病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工作信息     
《政策》2007,(4):63-64
我国将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国家将建设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首次发布,“雨露计划”实施一年全国四百万人口脱贫,中央财政首次巨额投入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98%。  相似文献   

14.
正川办发[2017]37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7年4月25日四川省"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人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影响。为积极有效应对四川人口趋势性变化,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四川省"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本规划旨在阐明"十三五"规划期内全省人  相似文献   

15.
半月谈     
《台声》2016,(16)
正热点《"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家"命名科技创新规划。规划提出12项主要指标,多项指标在未来五年将翻番或有重大跃升。其中,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从现在的18位提升到第15位,这意味着中国进入全球公认的创新型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2012,(11):43
科学技术部于2012年9月3日在其网站发布了《国家宽带网络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宽带网络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宽带网络是国家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铁路是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骨干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北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服务和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国铁集团《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逐...  相似文献   

18.
<正>京政发〔2022〕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2年2月22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目录前言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二)发展形势二、规划思路(一)指导思想(二)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同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导和推进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工作,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十二五”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0.
<正>渝卫发[2017]25号各区县(自治县)卫生计生委、两江新区社发局、万盛经开区卫生计生局,各委属(代管)单位,大型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十三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健康重庆2030"规划》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尽快建成适应行业特点的继续教育卫生与健康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