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最大成果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纳与总结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将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三是马克思主义标准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继承了邓小平法制思想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法治基本原则:在法治的战略定位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来思考和谋划法治;在法治的主体主旨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同时强调把民主纳入法治轨道;在法治的政治保证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相统一;在法治的道路选择上,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继承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习近平根据新时代法治新要求提出了 "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目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方针,"加强顶层设计"的新方法,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相似文献   

3.
"共享发展"理念作为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追求,它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念和根本宗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终极追求。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思想保障、民意基础和政治动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把握"共享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概念之间的逻辑演变决定和反映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最早可追溯到毛泽东时代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的"中国特色"概念,以后又依次经过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概念,直到在党的十七大上水到渠成地演变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打破了长期束缚人们的各种思想禁锢,有力推动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辉煌成就,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在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出发,来考察邓小平对这一问题之科学回答的艰难历程,认为以往社会主义实践至少从正反两个方面给予他以深刻的启发作用:一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不是一层不变的,需要根据具体历史的条件限制适时作出适当回应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二是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条化。文章认为,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无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其实质都是在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在于要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真正把它们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可以无可厚非的称作“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这种“中国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并不断完善我们的发展模式也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7.
30年前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开启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征程。通过30年的不断实践与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为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当代如何焕发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创新价值;通过30年的不断探索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为比较成熟的道路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当代后发型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具有巨大的道路引领价值;通过30年的不断改革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为比较定型的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如何发挥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推动力,具有巨大的制度建构价值。  相似文献   

8.
"五一口号"是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集中体现了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三大逻辑"。重温"五一口号",牢记合作初心,从历史脉络与现实问题的双重维度充分认识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肩负新担当,展现新气象,积极新作为,开辟新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先驱。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就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的思想,成为我们党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而为新时期我们党重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30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我们可以看到,是改革创新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我们是从改革创新中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改革创新精神将继续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四个全面"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新的科学内涵,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实践拓展和理论创新上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特色"的道路和理论体系,引领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现代化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发展这一"特色"的道路和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政治要求,并要求将"三个自信"教育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三个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价值取向及意识形态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教师自我要求方面探索融入路径,推进"三个自信"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培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和人民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土壤艰辛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在实践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中完整系统的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新时代,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深入把握习近平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的精髓要义,锚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相似文献   

15.
先进文化是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文化建设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点,我们就能准确评析这条道路理论和现实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没有讲过,前人没有走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虽然这条道路已经在当今世界崛起,但是这条道路还很漫长,还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个总结从根本上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逻辑,即它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新时代以来,中国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性得到彰显。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方面来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波浪式”前进的思想。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对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凝结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两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这一命题的提出,为我们正确评价建国以来的历史尤其是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提供了一把钥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思想前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理论主题,为我们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供了根本方法,为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