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2年5月20-21日,在芝加哥召开的北约成员国领导人第25次峰会落下帷幕.虽然峰会报告宣称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各方就北约防务建设、阿富汗问题与伙伴关系这三个主要议题达成多项共识[1],但就其实质而言,这更像是一场“华美”的展览秀,无论是老选手的卖力表演,还是新选手的粉墨登场,都难掩峰会背后的激烈争议与种种困境,反映出北约众口难调,需要重新定位战略目标的不争事实.  相似文献   

2.
2008年4月2—4日,北约成员国首脑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本届峰会是北约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有26个成员国和20多个伙伴国和一些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此次峰会除了召开北约最高级别会议——北大西洋理事会会议外,还召开了欧洲一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会议、北约一俄罗斯理事会会议以及北约一乌克兰委员会会议。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北约东扩问题、阿富汗问题以及北约能力建设问题等三项议题。  相似文献   

3.
2006年ll月28-29日,北约成员国首脑峰会在里加召开。峰会期间,北约宣布,它的新型快速反应部队(NRF)已具备全面行动能力。然而,北约快反部队在未来的用途、资金及成员国的参与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1990年7月,北约伦敦首脑会议宣布冷战结束。同年11月,当时的北约16国和华约除阿尔巴尼亚以外的6国在巴黎签署“22国联合声明”,明确表示“在欧洲关系新时代开始之际,它们不再是敌人,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互相友好”。  相似文献   

5.
于时语 《南风窗》2010,(25):84-85
<正>里斯本峰会上的协作和争吵,预示了北约的新定位、阿富汗战争前途以及俄罗斯的亚洲雄心。11月19~20日北约里斯本峰会上,美欧缩小战略分歧与俄罗斯北约增进合作是两大趋势,而阿富汗可能倒退回1994年塔利班异军突起时的局面,则是其中的催化剂。进一步看,这次峰会上的协作和争吵还预示了北约的新定位、阿富汗战争前途以及俄罗斯的亚洲雄心。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28-29日,北约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召开了两年一次的首脑会议,北约26个成员国的11位总统、15位总理及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与会.这是北约自2004年实现最大规模东扩以来在新成员国举行的首次峰会.会上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北约能力建设、能源安全以及与非北约成员国合作关系等问题.此次会议后,北约未来的发展方向,北约与欧盟、与美国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北约未来新走向势必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雷墨 《南风窗》2014,(17):62-64
<正>在北约"进化"为带有"后现代"色彩的安全合作机制时,欧洲却出现了传统安全威胁。当美国想把亚太同盟体系升级为赢得大国竞争的工具时,亚太格局又不具备泾渭分明的冷战式对抗的条件。9月4日至5日,2012年芝加哥峰会之后的首次北约峰会将在英国新南威尔士举行。英国常驻北约代表亚当·汤姆森此前对媒体表示,在乌克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与北约理事会框架下的俄罗斯北约伙伴关系呈现出形式上的伙伴与实质上的参与者相结合的特点,从而使俄北伙伴关系表现出参与性伙伴关系的特点。综合来看,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经历了从战略忽略到战略关注的发展过程,并呈现出阶段性、脆弱性、非对称性与象征性的特点。未来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发展还必须在不断解决敏感性冲突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话,保障参与性伙伴关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平 《当代世界》2009,(4):37-39,18
2009年3月17日,法国国民议会经过长达4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辩论,最终以329票支持、238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决定。4月3日和4日,北约成员国领导人将在法国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和邻近的德国西部小镇凯尔举行峰会并庆祝北约成立60周年。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3-4日,来自欧美28个国家的领导人在法国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及相邻的德国西部小镇凯尔举行峰会,庆祝北约成立60周年,同时欢迎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接纳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成为新的成员国。北约当年是作为冷战的产物—华约组织的对立面应运而生的,如今,华约早已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1.
徐刚 《当代世界》2024,(3):78-79
<正>2024年2月26日,匈牙利国会投票批准关于瑞典加入北约议定书的议案。3月7日,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向北约递交入约文件,瑞典正式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瑞典加入北约,不仅标志着其200余年中立国地位的终结,还表明除俄罗斯以外的波罗的海国家都已被纳入北约版图。与此同时,俄罗斯“见招拆招”“果断亮剑”,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是北约走向全球化的黄金年。4月27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召开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非正式外长会议,为半年后的北约里加(拉脱维亚首都)峰会作准备。索非亚会议抛出了一个新命题,即加强与非成员国,如钉在俄罗斯脑门上的芬兰和瑞典,以及对中国和俄罗斯形成东面围堵之势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等西太平洋国家的关系。这完全是美国自己的围堵战略的北约翻版。假如该命题得以成立,非成员国转换身份为成员国,也只是一步之遥,北约将重新在世界地图上划起敌我边界线。尽管多数的北约欧洲成员国对上述命题并不苟同,但北约南下的步伐倒是…  相似文献   

13.
姜锋 《当代世界》2024,(3):76-77
<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自2月起发动“坚定捍卫者2024”军事演习,这是冷战结束以来欧洲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把从挪威到罗马尼亚的广大欧洲东部地区(即“北约东翼”)变成了针对俄罗斯的假想战场,激化了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将双方推向“战争边缘”。2月26日,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初春的地中海,阳光明媚, 春风涌动了阵阵波涛,3月29 1日-4月14日,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希腊、英国、土耳其、加拿大及美国9个北约或欧盟成员国,在该海域举行了代号为“金色三叉戟”的大规模海上联合军事演习。通过这次在地中海举行的“北约南翼海上机动部队——欧盟远征海上特遣部队”联合军事演习,法国海军取得了欧盟地中海区域海上作战的指挥控制权,4万吨级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担当了此次北约与欧盟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5月18日,永久中立国芬兰和瑞典正式递交加入北约申请。两国申请加入北约是乌克兰危机以来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变化之一,也是北约“满血复活”的标志性事件之一。然而,两国入约就像是一出情节曲折的悬疑剧,而悬疑剧的主角却是土耳其,它使北约北扩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6.
赵灵敏 《南风窗》2007,(4):72-74
从10+1到10+3到10+6,这些变化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自1月13日起,菲律宾第二大城市宿雾迎来了一系列峰会:第12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峰会、第10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3”会议)、第2届东亚峰会(“10+6”会议)、第7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而中日首脑的会面,是本次峰会的重要看点之一。在1月14日的双边会谈中,温家宝确定将于4月访问日本,并邀请安倍访问北京。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0,(23)
<正>据俄罗斯《商业日报》报道,俄外长拉夫罗夫提议俄罗斯与北约在里斯本北约年度峰会上签署一个合作协议。俄总统梅德韦杰夫11月将参加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力图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事情都是物极必反,在当年被苏联无情地桎梏在“铁幕”后将近半个世纪后,一个更加亲西方(准确的说更加亲美)的波兰让世界感到震惊。自从1998年波兰与匈牙利、捷克一同加入北约后,2003年9月3日,由波兰少将蒂什凯维奇指挥的多国部队从美军手中接管伊拉克中南部地区的防务,这支大约9200人的驻伊拉克多国部队中有2300名波兰军人,与强烈反对向伊拉克派兵的法德等欧洲传统大国拉开明显的距离.俨然是美国在欧洲坚定不移的新盟友。新一代的波兰国防军能否跟上国家急速“回归欧洲”的步伐,完成北约所要求的现代化改造,参与北约范围外的军事行动,便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问题.而成为一个国家意志的重要反应。  相似文献   

19.
伙伴关系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二者虽然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但在新时代实现有机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伙伴关系外交步入新阶段,伙伴关系外交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这主要得益于二者在价值理念、布局方向、建设目标等方面高度耦合,这种耦合也为二者进一步互助互补提供了可能和空间。未来一个时期,伙伴关系外交和“一带一路”建设需从加强机制建设、突出重点内容、推进对欧合作、管控大国竞争等方面着手,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蔡亮 《当代世界》2008,(6):19-20
2008年7月7—9日,G8峰会将在日本北海道的洞爷湖举办。这次峰会的中心议题是探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因各方在环境问题上矛盾重重,届时美欧日三方必将展开一番唇枪舌剑。作为东道主的日本将这次峰会视为向世界展现其“环境外交”的绝好时机,并将其当成日本外交的巨大试金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