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与现代观念接轨中﹃创新﹄﹃两院﹄院士大会述评顾卫临进入1998年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的来临,弘扬创新精神已成为具有深厚爱国传统的中国科技界十分紧迫的使命感。而6月1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  相似文献   

2.
中国:走向知识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走向知识经济本刊记者丁逸李希光中国科学院呈报给党中央和国务院一份长达46页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报告,最近引起了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极大关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春节期间将这份报告阅读了多遍,并作了重要批示。这份报告...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挑战面前,中国高校在创新知识培养...  相似文献   

4.
1998年中国理论界炒作最热的新名词恐怕非“知识经济”莫属。在传媒上,中国的“知识经济热”远远热过“知识经济原产地”的欧美各国,似乎中国的知识经济要比欧美更“知识经济”。然而,笔者看来,除了更加强调知识对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之外,似并无多少新意,由此,生发出对“知识经济热”的几点冷思考。“知识经济”是一个科学的经济学范畴吗作为一个未经严格科学论证的名词,有关知识经济以及类似的提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比较专门的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兴起于90年代。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正式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并明确这…  相似文献   

5.
学科整合:中国科学院推动体制创新本刊记者顾卫临最近,记者在中国科学院了解到,今年下半年开始,到明年上半年,中科院结合“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启动,针对学科组织结构———研究所的调整将有“较大动作”。该院科技政策局局长曹效业透露,仅今年内,这项被称为“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启动已半年,当舆论普遍欢迎中科院真正下决心着手拆除旧体制壁垒,打开中国最大的科学“城堡”大门,把它变成一个流动的开放体系的同时,也不无怀着各种心情批评、指责者以及以疑虑的目光静观“下文”者。承诺从今年元月起便完全按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9,(46)
中国现代化大业中起“龙头”作用的东部地区,面对知识经济浪潮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尚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综合本刊驻东部地区i已者的了解和有关专家的分析,东部地区有10大问题亟待解决一、创新体系不能满足知识经济的要求,各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尚不足50%,创新动力不足。目前的科技创新体系与知识经济的架构不相适应,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独立的科研机构,游离于经济主战场之外。二、管理制度的创新落后于技术创新,创新宏观管理系统亟待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系统结构不合理,机构重复设置,受地区、部门、行业条块…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与领导者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业为支柱。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被凸现到非常突出的地位,人力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开发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我们也可以将知识经济视为一种创新型经济,没有不断地创新,就没有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中国科学院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知识经济正在逐渐成为国际经济的主导,在这个过程中,世界科技的发展将更加迅猛,技术革命向产业革命的转换周期将更短。在…  相似文献   

9.
汤华 《瞭望》1999,(35)
“人员能进不能出,岗位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一直被视为旧体制下事业单位的一种“癌症”,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里却难觅踪迹。接受采访的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黄伯明表示,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签约管理,启动人事、人才管理的新机制,是创新试点单位完成科技目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保证,也是中科院加速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的重要内容。按需设冈按岗聘任作为中科院创新工程组建的研究基地,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在7月上旬挂牌运作。研究院是在上海地区中科院8个生命科学研究所和2个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经历了三年的体制、机制改革后,作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重要“战略方面军”的中国科学院,究竟怎样使“科技创新”真正见到实绩,并因此使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升?日前,来自海外的11位杰出青年科学家在走访了一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相关研究院所后,以比较的眼光,提出了“知识创新”必须正视的三大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外籍院士把脉中国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诺 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纽约 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杨振宁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政道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丁肇中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马库斯教授、德国马普学会生物物理研究所米歇尔教授,和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丘成桐教授,8月上旬应邀来北京参加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咨询座谈;马库斯、丘成桐、米歇尔还在“中国科学院创新战略论坛”做学术报告。8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戴河会见了这6位国际著名科学家,听取了他们对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在制定“十五”计划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时指出:推动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由此把“两个创新”提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重大理论突破。只有大力发扬创新精神,不断地推动体制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才能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注入日益新鲜的活力,也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现在,知识经济已成为21世纪的重要特点。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知识经济的到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知识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
当“划新”成为决定面临知识经济挑战的中国科技界能否安身立命的根本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为了“创新”,清理或重建创新的“外部环境”,一点也不比创新本身更简单和容易。科技评价体系就是这样的“外部环境”。什么是创新?判定一项科技工作是否有意义和价值?水平怎样?根据是什么?对于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来说,“面向经济主战场”后,市场应该是它们的“评价体系”。对于基础研究,事情可要复杂得多。因此,有关评价体系的问题,在基础研究领域就显得特别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中枢神经”也一点不为过。正如有的专家所言,它…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党的干部应加强对知识经济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本文对此谈一点自己的初浅看法。一、要从思想上重视对知识经济的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因此,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首先要做的,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党的干部队伍素质,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首先要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联系。笔者认为,知识经济也是市场经济,它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是企业对由知识和技术构成的智力资源的占有与配置,谁能拥有更先进和优化的智力资源,并能充分运用其为社会服务,谁就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企业智力资源能否得以有效利用,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模式。 企业的管理只有走出传统管理模式的“老圈子”,进行企业管理的创新,构建企业新的管理模式,才能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管理创新要求管理者为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的使用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管理创新是以观念创新为开端,理论创新为指导,组织创新为依托,技术创新为手段…  相似文献   

16.
科技体制改革———酝酿着从“量”变到“质”变朱基总理领导下的新一届政府,继去年推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后,今年正在把目光从“知识创新”进一步逼视与经济发展更为迫近的、与社会经济生活更为直接的“技术创新”。据来自国家科技部的可靠消息,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8月10日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与外籍院士时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都在抓紧制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面对这个态势,我们必须顺应潮流,乘势而上。”认清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正是“顺应潮流,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新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运用和增加,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馆为适应新形式、新内容、新任务的要求,作为档案馆信息服务人员,不但要有适应信息时代过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还有责任、有义务挑起档案工作的重任,保证档案系统有良好的服务效能,寻找档案人生存的支点一在创新中求发展,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 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他还强调:“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②这些精神突出地表明,在新的世纪,当人类叩响知识经济大门的时候,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成为人们把握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强大手段。作为现代领导者,肩负着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重任,不仅要掌握常规的领导工作规律和经验,而且还必须具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利于更好地驾驭全局,适应开放、创造、前进的时代步伐,开创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对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上的财务管理模式加以改革和创新。一是知识经济时代必须树立新的理财观念;二是从“利益相关者合作产权”的观点出发,重新确立财务管理目标;三是将知识资产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对象;四是知识经济时代要强化风险管理;五是要处理和协调好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