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乐山市全国现代林业示范基地建设,规划总投资约78亿元,计划用10年时间(2011-2020),在全市11个县(市、区)实施,主要内容是新建各类林业基地173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30万亩,新建5个生物质能源发电厂,培育壮大林产工业,大力开发  相似文献   

2.
《青海人大》2006,(3):29-29
天峻县林业和环境保护局自2002年5月成立以来.克服海拔高、气候寒冷、林业施工难度大等困难.累计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营造林0.03万亩.“三北”四期防护林封山育林6.2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343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工程8.5万亩,城镇绿化0.008万亩,项目总投资累计545万元。通过造林绿化、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论坛》2007,(11):I0008-I0008
云南省武定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涉及全县11个乡(镇)128个村委会,1569个村民小组,60935户农户,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72.25万亩,公益林面积136.13万亩。商品林面积136.12万亩,商品林部分属于这次改革的重点,户均占有22.34亩。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论坛》2009,(3):F0002-F0002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森林资源丰富,是全省重点林区之一。全州林业用地3164.4万亩。活立木蓄积8008.6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0.69%。楚雄彝州建州50年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全州各族人民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全州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林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十五“期间,乐山市林业局在严格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调动各方力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据统计,全市共完成各类工程造林241万亩.四旁植树6500万株,森林覆盖率净增8.4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净增443万立方米.并实现了由砍树人向植树人,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当前,建设全国现代林业示范基地要强化林业队伍建设,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带动林业的快速发展,深化林业改革,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强林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林业建设效益。  相似文献   

7.
对优秀党员扶持引导。汉川市对具有一定科技、项目基础和生产经营条件的党员进行重点扶持,不断提高其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500多名农村党员干部参与“双建双带”活动.创办农业基地(公司)500多个、农业服务中介组织600多家,辐射耕地面积70多万亩,带动8万农户增收。  相似文献   

8.
《青海人大》2006,(3):32-32
玛沁县位于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北部。海拔在3100-6282米之间,年均气温3.9℃,年降水量481.1毫米。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607.6万亩,其中有林地30.4万亩,灌木林地482.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29.5%。  相似文献   

9.
2012年,乐山市林业局严格按照“生态得保护、产业得发展、改革得深化、林农得增收”的工作思路,坚持生态、民生两手抓,扎实抓好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人工造林18.35万亩,天保工程二期公益林管护462万亩,天保工程造林10万亩。森林资源保护迈上新台阶,全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10.
屏边苗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东南部。全县国土面积1906平方公里,辖6乡1镇,76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委会,8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7784人,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林业是屏边的优势产业。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6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0%,以杉木为主的人工林近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8.3%,林木绿化率48,5%。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县共创建乡村合作林场82个,国社联营林场21个,形成了村村有林、户户有树的局面。但是,在林业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集体林普遍存在山林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突出问题,阻碍了林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根据省州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安排,屏边县于2006年8月4日正式启动林改工作,迄今已制定了各级实施方案666个,调解各类林权纠纷884起,完成外业勘查79万亩,林改工作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1.
思茅是云南的重点林区之一,全市有林地面积469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9%,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林产业的条件优越。市委、市政府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破解当前林业发展难题、加快林业发展、落实省委“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方针的重大措施来抓。经过市、县(区)及试点乡(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进展顺利,取得了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制定方案、踏山认界、林权明晰到户的阶段性成果,进入了承包经营、核权发证和实施综合配套改革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万寿菊原产墨西哥,采摘鲜花加工提取的叶黄素是一种天然生物色素,因价格昂贵素有“软黄金”之美称,国内外市场需求每年按10%-20%的速度递增。通过近十年的努力,曲靖市万寿菊产业现已布局沾益、马龙、师宗、陆良、宣威等5个县(市)13个乡(镇)351个自然村,带动8万多农户。2005年种植面积6万亩,产量8万余吨,实现农业产值4800万元。曲靖市万寿菊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一是生产组织体系不健全,二是生产基地建设滞后,三是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四是产业链条短。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特提出发展曲靖万寿菊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论坛》2001,(8):46-46
永平县自然条件是得天独厚,是云南省大理州重点核桃生产区之一,年产泡核桃3000吨。泡核桃具有个大、壳薄、仁白、粒饱、味香和出油率高的特点而驰名中外,泡核桃已成为永平县的一大经济支柱,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支柱产业。到2000年底,永平县泡核桃数量已达20万亩,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有五个乡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泡核桃商品基地。  相似文献   

14.
2011年,马边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87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14元,“林、茶、畜”特色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全县已建成优良人工竹林基地39万亩,商品用材林62.89万亩;  相似文献   

15.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南茶北草"战略,我市实施了奋战五年,建设50万亩优质茶叶基地、年产5万吨茶叶、实现产值50亿元、带动50万农民增收的"五五"茶业工程。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创新特色化主导产业,区域化茶业布局,企业化投资主体,产业化经营机制,标准化生产技术,品牌化优质产品"的思路,整合资源,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做宽做长产业链,做优做响"竹叶青"品牌,打造起"天下第一茶"。全市已改造劣质茶园2.6万亩,新建绿色茶园基地6万亩,茶园总面积由原来的28万亩增加到34万亩,绿色茶叶基地由原来的3.7万亩增加到9.7万亩,绿色食品A级基地达4.4万亩,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6.
图片新闻     
1月19日,我院召开年终工作总结大会,黄利鸣院长在会上对2009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对2010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即按照建设“三个基地”(统一战线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发挥“三个作用”(人才支持作用、理论支持作用、舆论支持作用)、做好“三个服务”(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服务于统一战线工作、服务于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特色中创品牌、质量中创效益、发展中创一流”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利川市大力实施“五五”工程(建立50个示范村党组织.兴办50个示范基地.培养500个农村党员示范户,幅射带动5000个农户,年增收5000万元),有力助推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江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省,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全省林业用地面积1.59亿亩,有林地面积1.31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长60.05%,居全国第二位。林业建设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4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启动了以“明晰产权、降低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这是江西林业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我省农村改革的深化和提高。这次改革对调整林业生产关系,维护农村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减轻了林农负担,增…  相似文献   

19.
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南桐矿务局,是重庆市的大型国有企业、全国煤炭百强企业,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主焦煤、动力煤生产基地。1938年建矿至今,已有70年的开采历史。公司现有6对生产矿井,6对筹建开工矿井,16个分(子)公司,1.4万员工,拥有年产260万吨原煤和210万吨洗选加工能力,是重庆地区煤种资源最丰富,加工品种最多,加工能力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林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生态产品和林产品已成为我国最短缺、最急需发展的产品。我国农业用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而我国林业的43亿亩林地却没有解决13亿人的用材问题和生态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林业生产关系不适应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江西是全国最早开展林权改革的试点省之一,成效显著。明晰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了经营权,落实了处置权,保障了收益权,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林业生产关系适应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激发了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西林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起到了排头兵作用,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