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官民关系,说到底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良好的官民关系,是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因素,随着我们党执政实践的不断深入,对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执政经验的不断丰富,官民关系出现了健康演变的好势头,对密切干部关系、巩固执政地位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轩 《实事求是》2014,(4):21-25
"群众路线"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理论基础,一方面还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传统官德中的民本思想与官民一体等优良价值理念的当代发展。传统官德以"官民一体"、"与民同乐"为目的的官民关系,正与当代群众路线所倡导的和谐干群关系相吻合。"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爱民利民的"成圣"理念、"下原于百姓耳目之实"的体察民情都和群众路线有着很大的相通性,从而说明了群众路线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作支撑。同时,群众路线又不仅仅是对传统官德的简单沿袭,还体现了很大的超越性,是文化传统与具体国情相结合基础上的时代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作海案"从法理意义上似乎已经划上了句号,然而此案给人的另类解读才刚刚开始。从静态层面解读,在最应承载民众信任的领域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闪失,直接伤害的是"犯人"对办案者的信任,这一通常看法虽然与以人际信任为话语体系的视野分不开,却也表达出人际信任的研究范畴应向官民信任的研究范畴递升的现实呼唤。从动态层面解读,基于传统官民鱼水关系的历史铺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发展,和谐社会理想的官民关系应是升华了的官民鱼水关系的产物——官民信任关系,这种关系既由市场利益法则所生,又为市场利益法则所困,寻求在这一法则中突围是建设官民信任关系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4.
邹焕聪 《求实》2013,(8):64-67
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矛盾凸显期,诸多社会矛盾频发,其中官民矛盾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问题。从法治文化的视角看,官员治民文化与依法治官文化的矛盾、官文化至上与公民权利意识的碰撞、实体法治文化与程序法治文化的对立,以及公权力主导与民主参与期待的冲突是当下中国官民矛盾频发的主要成因。要实现官民矛盾的预防化解,就必须在法治理念上,从官员治民向依法治官转变;在法治关系上,由官民对抗型关系发展到官民合作型关系;在程序价值上,从实体法文化发展到实体法文化与程序法文化并重;在法治路径上,由官员主导发展到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5.
桂杰 《党课》2013,(6):116-118
随着政务微博数量的不断增加,微博问政受到了社会各方的重视。然而,“空壳微博”、微博语言使用不当、官民互动不充分等问题的存在,使微博问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面临困难。该在微博上写什么,用怎样的文风与网民交流,如何才能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打通官民舆论场,被认为是政务微博“转文风”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杨柏 《当代贵州》2008,(18):42-42
贵阳市白云区解决西红柿滞销出台“红头文件”,本质上调剂的是官民关系,虽然有点变味,但也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时隔20年,从北京到广州,亚运回到中国,众媒体少不了对它“轮番轰炸”。然在诸多议题中,贵刊另辟蹊径,在“举国体制”的大背景下探讨广州的官民互动,关照民生,倾听民情,表达民意,这实在是让人意外的惊喜。不过,从近几期的卷首语来看,为弱者鼓与呼,为“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北宋后期.社会积累了许多矛盾,官民关系紧张,国势衰颓不堪,非变法不足以进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被推上了变法的舞台,并从均输、青苗、保甲、免疫、市易、保马、方田、农田水利等多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变法。可这场变法终究还是失败了,究其原因,是因为王安石在变法中所依靠的官吏贪赃不法所致,从而败坏了变法的名声,给保守派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荷泽考察时,他给陪同的市、县委书记念了一副楹联,内容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接着,习近平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这副楹联,凝结着自古以来开明人士对"官民"内涵的思考与判  相似文献   

10.
《福建理论学习》2013,(10):F0003-F0003
2011年4月,平潭县人民检察院在新浪网上开通了“平潭检察”官方微博.5月.由检察长在线主持,举办了首场检察长“微访谈”活动.6月,又开通了腾讯网官方微博..截止目前,“平潭检察”共发布检察微博3000多条,检察长在线主持“微访谈”活动26期,成为福建省检察机关运营最成功、最具影响力的政务微博,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先后获得福建省“优秀政务微博”、“政务微博新锐互动奖”和“全国政法微博官民互动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8):58-58
国家与社会协同治理的实质,就是政府与公民对社会政治事务的合作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官民共治。这些年来,包括政治学界在内的中国知识界越来越重视并倡导国家与社会的协同治理或官民共治。这绝不是知识分子的标新立异,也不是他们不懂中国国情,更不是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结果,不是西方的“陷阱”,不是所谓的“杂音”和“噪音”。恰恰相反,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为推动社会政治进步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考察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他指出,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河南南阳市内乡县衙三省堂门前这副写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对联立刻成了关注热点。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刊发了河南省纪委署名王万鹏的文章《官民辩证关系的真谛》解读对联。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3,(14):56-57
一项关于基层干部形象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当前社会对其存在普遍误读,超过六成的基层干部认为他们的形象被“污名化”了。那么,这个群体遭遇被“污名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不可否认,在网络时代,在自媒体时代,有些网友发布基层相关信息,表达对基层干部的看法,会出现简单化、片面化或者夸大化。但是,网络本身也有自净功能,把基层官员“污名化”原因简单推给网络舆论不理性,有失公允。事实上,基层官员暴露出的太多问题,本身就严重恶化了官民关系,损害到基层干部的形象。虽然说这种现象有时只是“个别基层干部的贪腐行为”,属于“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相似文献   

14.
白杨林 《奋斗》2014,(2):59-5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同菏泽市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时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网民数量激增、虚拟社会日渐形成,在信息社会中,官民互动进入了崭新的网络时代.网络问政成为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提升网络执政力成为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所要应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已经补办了准生证,很顺利,尤其是营口市计生委的领导还多次打电话过问办理情况,我非常感动。民心网政民互动平台真不错,老百姓有什么困难在这里都能够得到帮助与解决!"日前,家住营口市的一名女士在民心网上感慨留言。辽宁省纪委监察厅依托民心网创建政民互动平台,经过两年努力,如今,已构建成为官民互动,政民沟通,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鲜活样本,成为辽宁省内汇聚政府部门和行业单位为民办事、与民互动的全国最大政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地纷纷设立市长热线作为官民互动沟通的新平台。1983年,武汉市和沈阳市政府率先开通热线,截至目前,全国已有600多个城市开通。市长热线在畅通民意表达、提高行政效能、改善政府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浙江省湖州市2010年市长热线为例,“去年一年,市长热线共受理市民来电34357件,比上年增加2196件,上升6.8%;其中,电话(包括短信)32227件,网上信箱2130件;热线总办结率达到99.8%,群众满意率达到96.4%”。  相似文献   

18.
观点     
《廉政瞭望》2012,(5):10-11
新时期领导干部怎样做人做事 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刊文指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为官民为奉.始终坚持忠于人民、执政为民,需要做到四点:一是为官学为先,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二是为官干为重,领导干部要勤于实践;三是为官民为本,党员干部要坚持执政为民;四是为官廉为贵,党员干部要做到清正廉洁。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摄像头,个个都有麦克风,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瞬间就会形成舆论场。政务公开,是对部门工作的综合大考,无论是"给出一个实事求是的回答",还是"给出一个真诚负责的交代",都不是单纯针对新闻发言人的要求,而是整个部门的责任。信息发布的及时与否、权威与否、真诚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件本身的走向。真诚是官民互动的首要姿态。有情有义、不捂不瞒的声音,甚至能修补应急中的瑕疵。对媒体的态度、对公众的态度、对信息公开的态度,正是对执政水平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
无直接利益冲突折射干部信任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期,利益格局的调整正强烈的震撼与冲击人们的精神与心灵,“无直接利益冲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它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新表现。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官民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且具有利益集团冲突的性质,它严重损害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折射出当前部分领导干部的信任危机。解决“无直接利益冲突”,彻底根除无直接利益冲突滋生的土壤,重塑领导干部诚信形象,实现官民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一项紧迫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