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红 《党史纵览》2006,(3):28-33
共赴国难 矢志不移 英勇抗日 吕正操是张学良的知己与爱将.吕正操,1905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战火纷飞的乱世年月,家贫的他只上了4年小学,之后只好当学徒、种地来聊以糊口.1922年,17岁的吕正操参加了东北军.吕正操耳闻目睹了日本侵略军对家乡人民的残暴凌辱和大肆杀戮,心中早已对日军积蓄了深仇大恨,而对东北军里声名显赫的少帅张学良早已心存敬慕.  相似文献   

2.
吕正操是张学良的知己,也曾是他的爱将.1922年,17岁的吕正操参加了东北军,不久,经亲戚举荐,来到张学良卫队旅当兵.张学良见他写一手很好的正楷字,便推荐他报考东北讲武堂.  相似文献   

3.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后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吕正操,与张学良是同乡.他们都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对家乡的掠夺和蹂躏,都对日本军国主义怀有深仇大恨.吕正操原名吕正超,后来自己把"超"改作"操",意即操练好了把日本侵略者打出中国去.正是怀着这样的爱国志向,他刚满17岁就参加东北军,在张学良的卫队旅一团三营九连当兵.翌年,经张学良推荐考入东北讲武学堂,学习军事和自然科学知识.毕业后回东北军,一直在张学良身边工作,曾任张学良的副官、秘书和参谋处长、团长等职.1936年吕正操被调到西安后,住在张学良公馆东楼,参加了西安事变.他对张学良披肝沥胆、虔诚爱国的民族气节极为崇敬.  相似文献   

4.
帙明 《党史纵横》2006,(5):56-59
开国上将吕正操将军曾是张学良的老乡、同学、部属和知己,两人共事长达十余年,情同兄弟.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吕正操参加了共产党,并率部脱离东北军参加八路军.从此,两人天各一方,音讯阻断.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第五十三军一一六师六四七团团长吕正操从西安回到河北徐水团部(此时他已经中共北方局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5月,根据中共北方局的指示,按照蒋介石缩编东北军的命令,吕正操带领一个营到石家庄与一一九师六五四团的两个营合编为一三○师六九一团。抗日战  相似文献   

6.
一吕正操将军,是张学良的老乡、同学、部属和知己,两人共事长达十余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吕正操参加了共产党,并率部脱离东北军改编为八路军。从此,两人天各一方, 音讯阻断。新中国成立后,海峡并不能阻断他们的相互思念。张学良在台湾被软禁中  相似文献   

7.
帙明 《世纪桥》2005,(11):55-57
开国上将吕正操将军曾是张学良的老乡、同学、部 属和知己,两人共事长达10余年,情同兄弟。西安事变 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吕正操参加了共产党,率部 脱离东北军改编为八路军。从此,两人天各一方,音讯 阻断。但是,海峡并不能阻断他们的相互思念。张学良 在台湾被软禁中曾经对他的亲人说,在大陆,他最想念 两个部属,第一个就是吕正操。改革开放后,张学良的 侄女张闾蘅来大陆经商,沟通了张学良和吕正操的秘密 书札来往。人到暮年,两位老人都渴望着能见上一面。  相似文献   

8.
1988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837名军队离休老将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其中,有15位辽宁籍将军获此殊荣。吕正操 1905年生于海城县。1922年参加东北军,1937年5月入党。历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团长,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铁道部代部长,铁道兵政委,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周桓 1909年生于东沟县。1930年参  相似文献   

9.
吕正操将军是张学良的老部下,两人都是辽宁海城人。吕1922年参加东北军,曾任张学良的少校副官、秘书。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吕受中共华北局指示,率领东北军691团走上抗日之路。 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偕夫人赵一获赴美国探亲。其时吕正操正在北京301医院住院。3月11日晚,张闾蘅(张学良五弟张学森之女)和杨虎城将军之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到医院看吕,告知张学良夫妇赴美探亲的消息。吕考虑他们刚刚离台,情况还不清楚,表示等等再说。  相似文献   

10.
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里展出的历史文物中,有一部功率50W的电台.这部电台是高崇德同志当年冒着生命危险搞到的.高崇德是位杰出的女性,她用非凡的经历为我们书写出许多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张学良曾经与很多著名的共产党人有过交往,有的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有一位共产党高级将领,和张学良同为辽宁海城老乡,在东北军时曾任张学良的副官。他就是1955年授衔的开国上将,曾担任过国家铁道部部长、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的吕正操将军。  相似文献   

12.
1955—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期间,先后被授予将官军衔的辽宁籍将领共计32人,其中上将2人,中将1人,少将29人。他们是:吕正操—辽宁省海城人,1905年生,1922年参加东北军,曾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第三纵  相似文献   

13.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惨遭日军蹂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富有爱国之心的广大民众甚至东北军官兵的强烈不满,他们自发组织起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红枪会、大刀会等名目繁多的抗日武装保卫家乡。这些群众武装是东北民众及部分东北军官兵违反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自发组成的,是民族自卫的一种义举,所以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辽宁抗日义勇军自成立之日起,就与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使日军在辽西、辽北、辽南、辽东处处受到打击。辽宁抗日义勇军的大规模抗日,充分显示了中国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警察部队的部分官兵出于爱国热情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号召的影响下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进行武装抗日,被人们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这些武装风起云涌,遍及东北各地。参加人员的成份相当广泛,主要是广大农  相似文献   

15.
吕正操,1905年出生于辽宁海城。1922年参加东北军。1937年10月在冀中率部脱离国民党五十三军,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创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1943年9月,任晋绥军区司令员。1945年1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1946年7月任东北铁路总局总局长兼政委。1949年4月,任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部长,铁道兵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央中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小樵易帜名震冀中 出河北晋县城东20华…  相似文献   

16.
孔令波  孔强 《世纪桥》2010,(8):19-23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激起东北人民的无比愤怒。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影响和帮助下,东北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公安部队爱国官兵,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反日总队、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武装进行抗日。这些武装由民众自发组织而  相似文献   

17.
一、率先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本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英法的绥靖政策,我国内的军阀混战,蒋介石又把东北军主力大部调入关内的情势下,东北边防空虚,促使日本帝国主义加速实现其野心勃勃的大陆政策,于1931年,乘机发功了“九·一八”事变。做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的张学良将军,这时却接到了蒋介石的不要事态扩大不准抵抗的命令。日寇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鲸吞东北三省。东北人民流亡失所,东北军也成了亡省亡家的武装流亡集团。  相似文献   

18.
正"十四年抗战"的说法,已由官方盖棺论定,马上就将进入中小学教科书。1931年11月4日的江桥战役,被认为是有组织有领导的抗战第一枪。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的东北军第反应并不是武力回击,而是诉诸国际社会,寻求公道。张学良9月19日接到辽宁省主席臧式毅、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中将参谋长荣臻的来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斗的年代,在党的队伍里涌现出一大批女性豪杰。昔日东北抗日战场上便有一位名扬四方的女英烈,连敌伪的报纸也惊叹于她"红枪白马"的英姿。她就是郭沫若所盛赞的"万民永忆"的女英雄赵一曼。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教材中涉及抗战的内容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以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将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作为抗战的整体起点。早在卢沟桥枪声响起之前,在距党中央千里之外的东北大地,早已活跃着一支中国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力量,曾一度拥有"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33军、36军、37军"等番号。不过,这支部队后来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联,这是个既熟悉又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