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国尹锡悦政府2022年5月10日正式成立,但推进对华政策的环境和条件并不乐观。尹锡悦政府对华政策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包括以美中战略竞争为代表的国际秩序的变化、韩美同盟基调、朝核和朝鲜因素、韩国和中国的国家认同变化以及韩中国内舆论等。其有利因素是,2022年是韩中建交30周年,韩中两国都十分重视经济合作,两国社会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等持续多年。从新总统尹锡悦的发言和外交安保组的构成等方面来看,新政府基本上会推进以韩美同盟为基础的对华外交,这与各种内外政策环境相结合,可能会考验韩中关系。尹锡悦政府初期韩中合作可能并不顺利,但以迎来建交30周年为契机,两国政府应以相互信任和合作为基础解决矛盾,面向未来发展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着重分析两国关系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探讨目前影响中韩两国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展望21世纪中韩关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韩中交流现状和我们时期望〔韩〕李东福1992年8月24日,国和中国建交以来,两国之间保持了令人瞩目的交流和合作,并建立和发展了作为国际化时代同伴者的友好关系。这种关系,是以韩国总统金泳三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核心的两国领导人之间频繁的高层会谈和互访、...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1985,(2)
今年7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建立外交关系十周年纪念日。建交十年来,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不断巩固和加深,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中泰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而且也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有利于维护东南亚和平和世界和平的事业。值此十周年纪念之际,我们将中泰建交以来两国政府间的友好往来,用大事记的形式整理出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恩怨过后正常化——中越关系6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是中越建交60周年,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两国人民曾并肩战斗、相互支援,结下了深厚的传统友谊。尽管中越间也曾有过风风雨雨,但那只是短暂的一段经历。自1991年11月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不断发展,相互信赖逐步增进,友好关系日益巩固和加强。本文主要阐述中越关系的背景、回顾6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两国关系的经验教训,分析影响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的访韩之旅与韩中首脑对话,不仅对于韩中关系,而且对于整个东亚地区都具有重要意义。两国关系被定为"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围绕如何使战略合作关系更具有实质性内容这个问题展开了诸多协商,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两国在客观承认目前双边关系中存在局限性的基础上彼此换位思考,为实现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而在经济合作、公共外交和人文纽带等方面协商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在较为敏感的安全合作领域并未取得太大进展。中国如欲使韩国在独立于韩美关系之外、有着自主发展动力的新韩中关系框架里享有回旋余地,就需要首先注意避免加深与美国在半岛上的竞争与冲突。与此同时,为使韩国更多关注朝核问题并使韩国具有更为广泛的战略选择,中国还需要在南北关系中从侧面对韩国多加支持并调整对朝政策。韩国亦需要摆脱仅以韩美同盟为基础的安全思维框架,对安全问题进行更有创意、更加灵活的思考,且需要做出更多具体、真诚的努力来探索如何在实现民族统一这个时代使命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获得中国的合作与支持。  相似文献   

7.
乌云 《国际资料信息》2013,(8):32-36,45
中国与蒙古国有着4710公里共同边境线、18对口岸.1949年建交后两国关系发展虽然比较曲折,但自1989年中蒙关系正常化、尤其是2000年以来,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相对较快,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蒙经贸合作虽面临着不少制约因素,但总体来看,至2012年底,中国继续保持了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投资国的地位.日趋紧密的经贸关系必将进一步推动中蒙全新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和平与发展》2021,(5):104-117
中韩自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快速发展。但2021年5月下旬,韩美总统发表联合声明,多处内容直接或间接指向中国。特别是联合声明首次公开提及台湾问题,这也是中韩建交以来的第一次。与此前在中美之间保持"战略模糊"相比,文在寅政府的对华政策立场出现明显动摇。出现这一变化是多重因素所致,总的来看是美国施压,以及韩国政府的利益需求、对华认知与政治盘算共同作用的结果。2022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也将迎来新一届韩国政府,中韩关系面临深化发展的重要机遇,两国关系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在中美战略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韩国政府须保持战略清醒,同时中韩两国宜加强战略沟通,释疑增信;两国民众宜进一步加强交流,消除隔阂,从而深化并确保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9.
1995年7月1日,是中泰建交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中泰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全面、迅速的发展。回顾20年来中泰关系发展的历程,总结这一时期双边关系的特点和友好合作的基础,对未来21世纪中泰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建交以来中泰关系的简短回顾 中泰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成绩显著,令人瞩目;政治关系日益密切,形成了不同社会制度国  相似文献   

10.
郑在浩 《东北亚论坛》2013,(6):36-41,126
韩中关系在建交后的20年在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两国应审时度势,提防没有根据的乐观论,管理和防范韩中关系中可能会出现的严重问题,尤其应该从八个层面(历史,经贸,规范,朝鲜核问题,韩美同盟,管辖海域,韩半岛统一,互相认知)考虑韩中之间可能会产生矛盾的一些问题。总之,为了共同迎接21世纪的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必须摆脱所谓"受捆心态",并且韩国也该摆脱"小国心态"。两国此后更须加强战略性沟通以及人文纽带从而扩大利益和价值的聚集带。并且,两国要更加努力,跨越"求同存异"从而达到"求同缩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