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缪的神话意识体现在对神话传统精神的继承和新神话的延续创作上。加缪对神话传统的继承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一是直接引用神话中的元素和典故;二是提炼神话涵义投射于作品之中;三是神话成为一种意象,内化为作家的思维范式。《局外人》以其对文明的挣脱与反抗,演绎了新时代的人类回归自我的神话。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战略文化的研究普遍被战争偏好与和平偏好的二元对立思维所限制。如何超越"战""和"偏好,诠释更为准确的中国战略文化?这是文章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战略文化是特定社会背景下,战略主体在战略流程中长期稳定存在的思维模式。先秦诸子学说的群体对立性说明在中国文化身份形成之初,便同时出现了"战"与"和"两种系统性和重要性相当的战略思维。但是,这两种思维都未能在理论上系统而全面地压制对方,或在历史中持续而稳定地支配中国大战略。因此,它们只能被归为战略选项而非战略文化。通过抽象中国"战""和"思维的共同特征,文章认为,中国战略文化是一种由"兼顾实力和道德的战略资源积累","被动反应式的战略资源使用",以及"同质、适度的反应原则"构成的,呈现出"镜子"特征的思维模式。中国历史上与这一思维相符的大战略会因得到国内民众支持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而偏离这一思维方式的大战略,则会受到不同程度国内失序的惩罚。对西汉和北宋的历史观察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大战略与‘镜子’思维的相符程度"和"国内发展有序性和可持续性程度"之间的因果联系,并详细说明了"镜子"思维在历史中的操作细节。文章还对当代中国坚持"镜子"思维的必然性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东—西方"的对立是俄罗斯文化自我意识中极为重要和根本的观念之一,它有着形而上的和地理因素的、神话宗教的和地缘政治的、历史的和社会的涵义。"东—西方"是人为设定的涵义结构,是人类文化思维的历史产物,其目的是说明  相似文献   

4.
《韩山拾得———韩国古代文化与中国的影响》一书已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作者高伟浓系暨南大学教授并兼任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该书作为暨南大学 2 11工程“中外关系史与华侨华人”的项目成果 ,可以说是中国学者对相关课题研究进行的一次尝试。《韩山拾得———韩国古代文化与中国的影响》一书计有 2 6 6万字 ,除序文、前言和后记外 ,共分为 4章进行了论述。其中 ,第一章对韩国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神话不是信史 ,但神话在人类的历史上确实曾存在过。它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的心理和思维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民族文化的…  相似文献   

5.
隐喻是人类认识、加工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模式。通过隐喻的跨语言对比研究能揭示出不同语言理解事物时不同的思维方式。以日语「流れ/流れる」的用法为例,从"隐喻广度"和"隐喻深度"两个维度,研究、透视日语和汉语在名词概念化方式上的差异,会发现:虽然汉语也能够通过流体思维对"时间"等名词进行表征,但在日语里这种思维模式是一种基本认知模式,因此,日语对"政治""故事""比赛""沉默"等抽象名词的理解均建基于流体隐喻思维。通过跨语言对比不难发现,借助流体隐喻思维对外部事物进行理解是日语的一大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1.绪论中国殷始祖契与周始祖后稷的神话,在出生过程中出现的感生、卵生等内容与韩国的高句丽始祖朱蒙神话十分相似。这三篇神话发生年代都比较早,保留着两个民族比较原始的意识。韩国与中国一衣带水,很早就开始相互交流,韩国文学曾深受中国文学影响,同属“汉文文明圈”,具有很多共性,因此对两国的神话进行比较研究,参照彼此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神话研究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很有帮助。契神话和后稷神话虽然同样是中国神话,但由于有六个世纪的时代差距,内容也有一定的差异。契、后稷和朱蒙神话主人公的活动时间分别为公元前17世纪前,公元前11…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菲律宾原住民族阿拉安人主位式的神话观。笔者通过五次参与式田野调查,深入民都洛岛山区,搜集当地阿拉安人"活形态"的洪水神话、创世神话,调查原住民的神灵信仰。本文首先介绍了阿拉安人及其神话的基本情况;然后从学术史的角度回溯了"神话观"在民俗学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理论和方法;接着重点论述了阿拉安人把神话视为想象的、地方性的历史,作为当地重要的、神圣的"地方性知识",进行朴素而真实的讲述;最终提出神话在阿拉安人中是作为地方性的、神圣的历史而存在的,是原住民理解世界起源、人类起源、本民族起源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是原住民"地方性知识"系统中不可缺失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区域国别研究亟待实现思维认知创新,从认识论层面探寻深化区域国别研究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区域国别研究者通过树立整体思维,基于宏观视角、通盘考量和广阔视野进行学术考察,才能为人类化解各种危机提供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打破学科壁垒,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推崇跨界思维方式,实现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进而为深入推动区域国别研究寻找创新的学术增长点。通过纵向的历时性发展的时间脉络与横向的共时性同享的空间场域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对民情国情有异、利益诉求不同的研究对象的发展动向作出科学研判。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新形势、全球治理涌现的新问题以及气候变化呼吁新变革等复杂议题,宜保持开放思维,积极回应时代诉求,依托坚实的学理基础,从而为区域国别研究的范式转换及方法创新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
辩证思维是按照唯物辩证法规律进行的思维活动,是辩证法在思维过程中的具体化,辩证思维能力是领导干部必备的领导素质和能力。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和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主要内容。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注重实践锻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两种思维,其一是野性的思维,其二是“文明的”思维。所谓野性的思维,是指末开化的人类的思维,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原始人的思维,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这种原始人,更主要的是指与现代文明处在同一时间平面上的原始部  相似文献   

11.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领导战略思维。习近平的领导战略思维特点主要表现为:高瞻远瞩战略目标制定中的整体思维,作为实施战略目标坚强保障的法治思维,落实战略目标切实举措的底线思维。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包括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认识不够、把握失当,对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目标包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和社会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基于全过程、全地域、全方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视角,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大层面对习近平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系统思维观的内涵进行解析。推进全过程、全地域、全方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要从党的领导、思想观念、制度建设、科学规划、科技创新、保护修复、节约集约、移民搬迁进行探索。习近平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系统思维观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3.
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于我们理解中美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问题上有何分歧以及如何解决分歧,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中国人和美国人具有非常不同的思维方式。相对来说,中国人更擅长于辩证思维、关系思维、有机思维和内化思维,美国人则更擅长于逻辑思维、类属思维、机械思维和外化思维。中国人与美国人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使中美成为两种非常不同的国际行为体。由于中美两国之间的互动既是两种行为方式的博弈,更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较量,因此,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必须着眼于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不仅要学会换位思考,而且应以对方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对方的战略行为,不断提升战略互信。  相似文献   

14.
《檀君神话》中的天降母题和熊女母题,作为神话的遗传基因,在后世的小说作品中得到了重新整合,以更加饱满的形式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具体而言,率领民众建立理想国的洪吉童、神仙文昌星投胎转世的杨昌曲、风流学士杨少游等朝鲜古典小说中的典型形象与桓雄和檀君的形象存在着很多相似性;而谢贞玉、春香、沈清等被朝鲜民族世代歌颂的女性形象则与熊女有着颇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朝鲜古典小说有意无意地把传统的神话母题融入进来,以艺术加工再现了神话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15.
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思维之一,它博取中外文化之长,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之中,凝聚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精华,发扬了党的历届领导人思想光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底线思维的提倡和重视使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面前保持警惕,牢牢把握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菲律宾民都洛岛山区中芒扬民族阿拉安部族原住民关于当地民间叙事的自然分类.笔者于2004年7月、2006年4月、2007年1至2月三次在该部族中从事田野工作,搜集当地"活形态"的洪水神话和创世神话,调查原住民的相关信仰、仪式、巫术、神谕等.本文建立在参与式田野观察的基础之上,首先从民俗学学术史的角度回溯"自然分类"在民俗学研究中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然后论述阿拉安人对民间叙事的自然分类,并与现代民俗学的相应"学术分类"进行比较,探讨在阿拉安人自然分类中所蕴含的当地的神话观;最终勾拟出由这些自然分类构成的、富有地方性色彩的"阿拉安-芒扬地方性民俗知识",阐释了在原住民主位式的神话观中神话与传说、民间故事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地方人大常委会理当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强化法律至上意识人大工作应始终坚持法律至上理念,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强化法律知识的学习运用,使人大法律学习经常化、制度化。人大代表应当熟悉和掌握开展人大工作、履行代表职责必备的法律和专业知识。人大机关应把法治意识贯穿  相似文献   

18.
吴雪 《新民周刊》2023,(15):32-37
“燃油车思维”被认为是制约德系美系汽车彻底转型的最大障碍,这种思维不仅体现在产品与战略规划,更体现在终端市场上。BBA在纯电和燃油领域,正在遭遇冰火两重天。2019年,奔驰发布国产版纯电动车EQC,率先拉开了BBA转型电动化的序幕,奥迪与宝马亦步亦趋地推出多款纯电动新车。不过这些纯电车型被认为是“油改电”的过渡性产品,并不是专门为纯电产品开发的平台车型,市场竞争力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9.
廖敏 《法国研究》2015,(2):81-85
米歇尔·图尼埃的作品富有神话象征色彩,寓意丰富。双性同体的神话几乎贯穿他的整个作品。本文主要探寻小说《流星》中充满母性和十分强大的女性形象,结合双性同体的神话,表达了超越性别二元性,回归到原始的统一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夏娃、女娲     
从人类文化和艺术思维的观点来看,神话是民族远古的梦和人类文化之根。在源远流长的中西文化传统中,都流传着有关女性的神话,如西方的夏娃和中国的女娲。本文试图以两种不同的原始女性形象为切入点研究男权社会建构起来的统治与奴役女性的各种工具——意识形态方面(宗教、哲学等等)、行为规范方面(如《女诫》、《礼记》等等),以及东、西方女性悲惨遭遇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