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大食物观的提出,拓展了传统的粮食安全边界,为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提供了根本遵循。践行大食物观,要从更广阔视角准确把握粮食安全的内涵要义,  相似文献   

2.
锐词     
《群众》2022,(6):72-72
大食物观与过去的“粮食观”相对,指我们日常摄入的营养品都是食物。过去的食物主要是指粮食,而粮食又容易被片面理解为稻子、小麦等主粮。现在,老百姓每天吃的东西已经不局限于主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3.
鉴于我国食物供求关系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与“大食物观”,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方面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以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多元化更加营养健康的食物需求。该文首先梳理了我国食物与农业观的演变历程,阐述了“大农业观”与“大食物观”的内涵,然后总结我国食物供应保障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元化食物供应保障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利根 《群众》2022,(9):26-27
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树立大食物观”这一重要论断,不仅系统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及其保障思维,而且深刻阐明了我国农产品供给保障的新使命与新任务,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来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内容。生态不等于自然,单纯用自然诠释生态恐怕不够。生态是人与自然及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系统范畴,需要完整有机地认识和把握,需要特别注意人和社会的发展维度对其进行的锚定和透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新要求,是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及其之间关系的必然结果,也是正确解决人与自然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矛盾的根本选择,具有多重维度和多元意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是生态主义)的哲学基础不是超验自然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解决离不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内容,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问题与主义、生产与生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邓博 《创造》2017,(10):28-2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可以说,能否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干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按照十九大精神的要求,调整课程布局、专题设置,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  相似文献   

7.
赵锋  王友琛 《创造》2023,(2):49-51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亲切关怀青年的成长成才,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对青年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对青年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和批示,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新时代重大问题。习近平青年观涵盖了青年认知观、青年成才观、青年教育观、青年工作观等内容,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习近平青年观为指导并结合青年特点和时代要求来开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确定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新方位,明确了新时代的新使命,而且开启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新征程,激活了广大人民蕴藏着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巨大动力潜力和活力。新时代提出的主要依据、丰富内涵、历史使命、重大意义是什么?新时代对我们有何新要求?适应这些新要求我们要有那些新现象新作为?是当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亟需解决的诸多问题中的几个。理应引起我们全面地深入地多层次地思考。  相似文献   

9.
颜军 《长白学刊》2022,(4):27-35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论述由人民健康战略观、人民健康地位观、人民健康价值观、人民健康理念观、人民健康实践观等组成,内涵丰富而深刻,彰显战略性、宏阔性、务实性、担当性和系统性等鲜明理论特质。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论述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为发展新时代人民卫生健康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人民树立科学健康观提供了理念指引,为推动人类健康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需要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新路。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绿色发展不只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而是要用绿色发展理念统筹"五大建设",形成绿色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的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绿色生活的新需要。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发展绿色生态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与绿色生态生活需要,发展绿色经济满足人民美好物质生活与绿色物质生活需要,发展绿色文化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与绿色精神生活需要,发展绿色社会满足人民美好社会生活与绿色社会生活需要,发展绿色政治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与绿色政治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对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一、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角度来认识把握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相似文献   

1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实际,为解决新时代发展难题而提出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时代要求、思想精髓、价值旨归、关键突破口、制度保障等内容构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时代、新征程,鹤壁市山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立足新时代人大工作定位,奋力打造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为加快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城区、助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并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美丽中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全面部署,为农工党更好履行职能、发挥积极作用指明了方向。农工党各级组织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指导履职实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和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  相似文献   

15.
师会敏 《求索》2008,(4):165-167
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种重要的文学观,是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论资源,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大偏颇,对文学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如何正确认识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的关系,如何在新时代吸取其理论资源,来建设当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的意识形态是一种"人民主体性的意识形态",围绕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构成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遵循,使人向"自己的人"即社会的存在复归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旨趣。"人民主体性的意识形态"进一步提出"意识形态的治理转向"的重要命题,这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融入一切工作中去之后的必然趋势。这一转向要求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从人民生存场域的延展、人民交往形式的拓展、人民精神需要的发展中揭示意识形态领域正在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新时代意识形态治理空间控制路径、实践引领机制和话语解释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并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观、人民观、革命观等方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在社会主义本质、自我革命、生态理论等方面,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在现代化理论、文化理论等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正4月14日,"新时代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来自民政部相关部门领导和有关高校专家学者共30多人出席会议,16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社会救助的发展问题展开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了社会救助水平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升,包括扩大社会救助的覆盖面及扩充社会救助的具体内容。应当面向2020年后研究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促使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求"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弱有所扶"。这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