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彭思毛 《求索》2008,(6):180-181
明晰经验发掘与经验表述的思路是经验文章写作的要领所在。经验发掘思维过程的基本走向是从具体到抽象,即在对事实材料的分析与研究中发现经验,在对众多经验的审视中认识典型经验,在对典型经验的抽象中提升其理论层次。经验表述思维过程的基本走向是从抽象到具体,具体表现为表述经验观点、进行经验阐述、列举经验实例予以说明的写作步骤。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不仅与女性主义批评有着共同的理论旨趣,还能为女性主义批评提供具体的阐释思路,如日常生活的自在价值、日常生活的思维和活动模式、日常生活的抵抗战术和日常生活的提升方式等等,它们不仅有助于我们洞见一些过去可能忽视或者完全没意识到的问题,如文本中的日常生活特点、日常生活的价值等,还开阔和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视界,具有强大的理论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借鉴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于女性主义批评实践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身体与社会: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知识生成系统的基础,也是社会知识系统生成的一个重要构件,身体是社会秩序运行的一个重要元素。对身体的运作逻辑和演绎逻辑的研究能帮助我们重新推演和发展出理解社会的一个新的知识系统,重新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被有意或无意“遮蔽”的社会事实。身体构成了“自我”环境,身体是一个展现在空间中的客体,是一个对生活世界之空间安排所有经验的基本要件,是一种空间位置系统中的实践图式。身体是呈现在别人肉身或物质世界之前的每日日常生活场域中的“社会实在”,它也是一个行动系统、一种实践模式或实践信念。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工具的教育方法,也是理论与实务间的桥梁,即教学者利用案例作为讲课的题材,以案例教材的具体事实与经验作为讨论的依据与蓝图,经由师生的互动来探讨案例事件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向善养育是培养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有自觉的择善去恶的能力。“善”不但是人们共同和谐生活,谋求发展的理性的共同的要求,还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国情特征。向善养育更多的表现在丰富具体的日常生活中。指导和丰富他们道德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和反映出来的问题,向善道德选择的养育应把握三个重点:道德认知养育的重点———基础性、实践性、包容性;道德情感培养的重点———真实性、亲和性、渗透性;道德修养的重点———节制、忍耐和自我牺牲。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家默顿说,发现和提出一个社会学的问题,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日常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从某种意义说,学会提出问题比学会解决问题更重要。对待精神压力同样有一个科学的问题界定,连问题是什么都搞不清楚,解决问题又从何谈起?因此,在咨询和决策科学中,问题界定是十分关键的第一步。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异常激烈,人际关系疏远,道德生活淡漠。现代人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其精神压力大大增加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缓解精神压力,提高精神生活质量,是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提高精神生…  相似文献   

7.
罗秀兰 《前沿》2007,(6):106-108
物权行为和物权公示均为物权法上十分重要的范畴,它们关系十分密切,但仍属不同的法律事实:体现于动产物权,是交付与占有的区分;体现于不动产,是动态登记与静态登记的区分。对这二者的含义和界限有个清晰的认识,是研究相关理论、着手相关立法需要做好的基础工作,而目前相关的理论对这两者多未加区分或模糊处理。本文对这二者进行了概念辨析,综合比较了二者各方面的具体差异,最后通过着重分析公信力之法律效果所要求的法律事实论证了区分这二者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陈雯 《长白学刊》2009,(2):115-119
在现代风险社会中,理性并非是维持家庭稳定的全部因素,感性因素也在发挥着积极的功能。作为现代化基本特征的理性过度渗透于家庭日常生活,初级群体的亲密情感逐渐出现了内卷化、悬置以及最终脱域现象。而这种去感情化社会事实生成所引起的家庭关系的排斥与家庭关系的解构,是现代家庭进入一种不确定性风险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知识就是力量”,是人们极为熟悉的一句名言,就一般意义的理解而言,它表达了科学之于物质文明的巨大创造力。正因为如此,阿基米德曾自信地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而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短短的数百年间人类社会面貌的彻底改变,更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明确这一点,对于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仅仅侧重于科学的使用价值,把科学当作一种技艺来看待,是远远不够的。科学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更深的精神层次上,它对人特别是青少年的…  相似文献   

10.
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宣传正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些国家和地区在建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具体的方法、手段、措施上对我国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从中国传统智慧宝库中吸取了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和十分丰富的治国思想,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治国安邦的政治谋略。一、对敌专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毛泽东在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的时候,不仅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还从中国的传统思想宝库中,从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的统治经验中批判地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为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服务。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极其精辟地论述道:“宋朝的哲学家未赢,写了许多书,说了许多话,大家都忘记了,但有一句话还没有忘…  相似文献   

12.
治安行政案件败诉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行政案件,在行政诉讼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公安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胜诉的虽然居多,但败诉的案件也为数不少。个别公安机关执法民警违法行政、执法违法等现象时有发生,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案件屡屡出现。为此,笔者想通过对治安行政败诉案件的分析,探讨败诉的原因。一、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公安机关办理案件,应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必须要有足够的事实证据,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实现这一原则,对提高办案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治安行政案件中,以事实为根据,就是要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忠实于事实真相,提取足够…  相似文献   

13.
王磊 《求索》2008,(2):162-164
浪漫主义关学认为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是对立的,审美纯粹而自律,它无关利害且具有超越性和神圣性。这种对审美经验的认识过于强调审美的独立性,将它从生活中抽离出去,导致了艺术与生活的分离,因此是断裂而片面的。在马克思主义关学视野中,审美经验是现实经验的情感性、想象性表达,它始终保持着对现实生活的介入。审美的价值只有在与伦理、社会等人类其它文化价值的统一中才能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关学重视审美经验的完整性,强调艺术、审关对现实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家港经验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向张家港学习,就是要把张家港经验同本地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步伐,加快奔小康和建设现代化的进程。在具体实践中,我体会,要做到三个“有”: 要有斗志高昂、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张家港的经验告诉我们,干现代化事业,没有一  相似文献   

15.
在司法过程中,法律事实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法律事实可以分为客观事实、证据事实和认定事实三种。纯粹的客观事实只是一种理想性的目标指向;证据事实可以激励当事人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积极举证;认定事实需要法官公开其自由心证的内容。法律事实的这三种层次对最终判决的影响也是逐级深入和直接的。  相似文献   

16.
江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的一条最基本经验,就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一重要论断的核心,就是要回答什么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是否需要中国化,以及如何才能中国化等重大问题。认真学习领会江总书记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我们做好当前的统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党内外的专家学者过去也曾经研…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50 年了。这50 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在曲折中胜利前进的50 年。经验极为丰富,教训也十分深刻。为了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与甘肃省委党校、甘肃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举办了“中国社会主义50 年理论研讨会”。下面是几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辑要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法》第53条对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构建,立法论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实现刑事证明标准,首先要明确刑事证明标准应该以法律真实说为理论基础;其次,证明标准就是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最后,关于具体适用问题,一方面需要强调《刑事诉讼法》第53条的适用范围并不是指所有的案件事实与量刑事实,而是指定罪事实和从重处罚事实。另一方面则要强调排除合理怀疑旨在人权保障的基本理念还未完全建立,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排除合理怀疑的外部和内部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刘氚  何绍辉 《求索》2014,(2):34-38
诉苦是民众在日常生活进行利益表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抗争技术。从诉苦倚用客体看,民众在日常利益表达与抗争中塑造出了通过身体、身份和话语的诉苦等类型繁多的诉苦方式。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之所以诉苦,很大程度上因其生存遭遇某种苦难或陷入某种困境,为此他们常借用“哭”、“闹”和“诉诸情感”等策略和技术。在对作为重要学术资源与知识生产场地的中国农村社会生活进行理解与解释时,我们不仅要以底层视角认识和解读历史;同时,亦须以底层视角来分析和理解当下,既要记录千万普通百姓的“已逝去”的社会生活,更要关注其当下“正在发生”的社会事实。  相似文献   

20.
选好干部配强班子,要特别重视领导班子的经验结构。重视优化领导班子的经验结构,是实践第一观点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一般来说,经过多岗位历练特别是基层磨练,眼界和思路会更开l闾,观察和分析问题会更全面.推进工作和解决矛盾的经验也会更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