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政府采购市场既是全国大市场的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大市场的建设力量,更应当是全国大市场建设的示范榜样,发挥着风向标、引领者、标杆人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政府采购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大力推进全国统一政府采购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新发展格局下的基础支撑和内在需求。但从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理论与实际运行现状来看,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产业市场、产权市场的割裂,以及顶层设计因素、地方政府考核机制问题、中央与地方政府权益分配机制问题、地方政府对现有法律机制的干预、贸易条件的差距与偏好等。宏观上,应对经济政策加以调整,以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实现地方政府的跨区域合作与制度整合;中观上,应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四大”支柱建设;微观上,应进行国内产业链重组及新产业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国内统一大市场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最可靠的战略资源,是可以利用的比较优势甚至是绝对优势。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基本路径是要强化竞争政策的作用,中长期的突破口在于改革和优化地方政府的职能,破除“行政区经济”的形成基础;而短期的突破口,一是要消除政策歧视,提倡公平竞争,二是推进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解决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而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建立完善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边疆地区作为推进我国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有利于推动边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实现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还有利于缩小边疆地区与沿海及内陆地区之间的差距,扭转我国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张世祥 《群众》2023,(14):7-8
<正>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彰显了党中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坚定决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强支撑。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内在要求,坚持立破并举、畅通循环、系统协同、稳妥推进,着力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做法和规定,积极推动我省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江苏贡献,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支撑。  相似文献   

6.
刘志彪  郭梦华 《求索》2023,(1):142-150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从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角度推动产业链现代化问题,不仅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而且具有政策实践意义和具体可操作性。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缓、要素流动不够充分、个别地方存在市场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行为等,是我国当前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主要堵点和痛点,阻碍了产业链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可以借鉴相关国际经验,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支持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强化产业链安全和韧性、产业链与其他要素链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我国以市场化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所亟待解决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与长三角的经济竞争中,必须积极主动、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统一大市场的建设。首先,发展和利用好广东珠三角统一市场相对成熟优势,这是扩大和提高的基础。利用现有软硬件设施、制度创新、产业布局等统一市场基础,进一步发挥省级政府部门对产业布局、交通基础设施、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范调控职能,统一部署,清除内部市场障碍,做到有序发展。其次,加快推进“大珠三角”区域统一大市场建设。CEPA 的顺利签署为“大珠三角”统一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动力。CEPA 为消除内地与港澳之间资源要素和企业产品自由流动门槛,逐步达到产品市场一体化和投资市场自由化,提供了保障,这是我们构建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最好机遇。  相似文献   

8.
熊金武  侯冠宇 《求索》2023,(2):110-118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应对各种挑战下坚持利用国内市场发展国民经济,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从坚持独立自主下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到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市场化改革,再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提升市场协同性,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法治经济建设;以自身最大确定性抵御外部不确定性,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抓住国际战略机遇,统筹发展与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洋  肖远平 《理论月刊》2022,(12):75-82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并行不悖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下的数字文化产业既是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也是数字化建设的目标,其基本特征是将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导向,将产品市场和广告市场作为主要市场,将文化经济、符号经济、创意经济作为表现形式。应以统一的制度规则、数字监管、竞合共生,鼓励数字文化企业公平进场、公平交易、公平竞争。针对目前数字文化产业存在的技术、数据、市场大而不强的现象,需不断优化数字文化产业统一大市场标准体系,建立数字文化产业统一大市场数据平台,推进数字文化产业统一大市场数字金融。  相似文献   

10.
张军扩 《政策》2004,(1):32-33
彻底消除地方保护,加快全国市场一体化进程,是适应国际竞争大环境的需要。然而,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全国各地的地方保护现象仍然相当普遍,部分地区还比较突出地方保护形成市场分割,阻碍资源自由流动,虽然能够暂时保护某些地方、某些部门的利益,但是长期看对行业和地区发展有害,保护的成本很高。在中国加入 WTO 以后,逐步消除地方保护,促进资金、技术、人才和产品的自由流动,提高全国市场一体化程度,以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地方保护呈现三大特点 与过去相比,虽然我国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但是地方保护不仅存在,而…  相似文献   

11.
张亚光 《求索》2023,(2):102-109
统一大市场既是当前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经济史和思想史领域由来已久的理论议题。市场从分割到统一,在商周至明清数千年的商品经济演化中产生和延续,在近代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有关“统一大市场”的学术史和思想史讨论,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两个高峰。历史经验表明,建设统一大市场的核心是解决市场分割问题,关键是在国家治理能力和市场自发动力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2.
孙志高 《群众》2022,(9):30-31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省份,肩负“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需要深刻认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意义和核心要义,积极探索、担当作为,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4月,《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顺应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作出的主动选择,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已取得显著进展,但是我国市场仍大而不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定型。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以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为关键抓手,不断破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面临的难点和堵点,才能将我国拥有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内需潜力,转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支撑和优势。  相似文献   

14.
渝鄂湘黔边区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区际分割和部门分割等多重分割,严重阻碍着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为加快渝鄂湘黔边区统筹发展,必须构建边区统一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规范、有序、自由流动,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促进统一市场形成;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区域整体规划与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建立边区劳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市场构建。  相似文献   

15.
凌永辉 《群众》2023,(7):14-15
<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是我国参与主场经济全球化、培育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战略前提,而且是当前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等多重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要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优先开展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数据要素市场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引领作用、保障作用。同时,数据要素市场本身就是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分析我国数据要素市场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系、数据要素市场存在问题,借鉴欧盟等国际社会经验,提出相关建议。一、数据要素市场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工程全国统一大市场,首先是一个地域概念,包括中国大陆全境,其次是一个市场概念,包含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要建设好这样一个大市场,  相似文献   

17.
基于贸易成本的视角,考察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国内和国际经济循环、国内区域经济循环和国内产业体系循环,利用省际贸易数据对国内、国际双市场的贸易成本进行测算,并按照地区、行业划分讨论地方分割及保护程度,全面评估参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贸易成本及国内外市场选择倾向。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内贸易成本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内循环初见规模;国际贸易成本整体呈上升趋势、不确定性增加,两者差距逐渐缩小。五大区域内部发展异质性明显,长三角地区及广州表现出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双振”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京津冀地区区域间循环更为畅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圈区域间贸易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八大行业内贸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内循环基础良好,医疗行业贸易成本最高。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贸易区域化进程明显加快,其中特别引人关注的是欧洲共同体内部统一大市场的建设、美国和加拿大贸易协定的实施和“东亚经济圈”正在形成。80年代中期以来,面对美国和日本的强烈竞争,欧洲共同体成员国首脑多次举行会议,终于在1985年提出:1992年12月31日以前,共同体内部建立一个“没有边界”的人员、商品、劳务和资金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  相似文献   

19.
问题为什么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如何才能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实施,标志着“十四五”规划实施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迈出新的步伐。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了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杜宇玮 《群众》2022,(10):47-4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交通基础设施是交通运输的重要支撑和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明确要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