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青少年犯罪较之成年人犯罪有其很大的特殊性,因而决定了青少年法规——就处理违法犯罪类型的青少年立法而言,与普通刑事立法有许多不同点。这些不同点反映了青少年法规自身的特征。本文试图探讨国外青少年立法的基本特征和少年司法制度问题,旨在为我国的青少年立法提供借鉴。将国外青少年法与普通刑事立法相比较,可以看到有以下主要不同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我国青少年犯罪突出,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并从综合治理的宏观控制思想出发,呼吁制定一些专门的青少年法规,例如,青少年保护法、青少年审理条例、青少年教养条例等等。这些法规对于解决和预防青少年犯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在具体着手进行时,应当有先有后。我们认为,根据我国青少年犯罪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根据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应该首先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也急剧增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建议从立法的角度,在刑事立法﹑网络立法﹑未成年人立法等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防范和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办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双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以刊载青少年犯罪研究成果与学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性学术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繁荣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科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青少年立法与司法,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有关实际工作部门的高度赞扬和热忱欢迎。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这对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从青少年自身主观因素探析导致其犯罪的根源,试图找出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困扰全社会的难题,需要运用各种措施对其进行治理。从青少年犯罪的类型特征来看,运用犯罪被害理论中的惯常行为理论进行调查被害,提出具体的被害预防措施来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可行的。但这一调查必须以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的设立为前提。在惯常行为理论的视野下,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的成立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也是通过实证调查证明这一因果关系的变量。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状况各国的法律不同,对于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在我国,一般来讲,青少年是指14岁至25岁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界定青少年犯罪概念的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的规定,犯罪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特征,这是犯罪的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触犯国家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的特征;第三,犯罪是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的特征.犯罪的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8.
金融机构在洗钱犯罪中的地位及其反洗钱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娟 《政治与法律》2003,(4):123-126
洗钱是一种国际性的犯罪,本文从洗钱犯罪的概念及其司法认定着手,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分析其在洗钱犯罪中成为主要洗钱通道的原因,并通过参考国外有关立法和我国金融机构现行的反洗钱的法规和措施,对金融机构如何加强反洗钱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联合国对资助恐怖活动犯罪的立法回顾入手,依据我国<刑法修正案(三)>对恐怖活动犯罪的规定,从刑法理论上分析了资助恐怖活动犯罪的概念、特征、认定及其适用范围,并指出了立法及司法解释应完善的相关内容,以期对刑事司法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青少年犯罪的主体特征表现在: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女性青少年犯罪案件增长,青少年犯罪人员的身份和职业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指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个人因素,因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各方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才能凑效。  相似文献   

11.
大凡地方性法规(简称法规)和规章都涉及立法解释的问题。按照谁立法谁解释的原则,法规、规章的立法解释权应分别归属于特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府。法规、规章的立法解释是指法规、规章的制定机关或其授权的机关对该法规、规章作出的解释。这种解释既包括对条文本身的解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在六届一次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实行综合治理,是实现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基本一环",随着以从重从快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为首要措置的综合治理方针的深入贯彻,已使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从理论到实践都开始了新的阶段.关于青少年犯罪综合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深入探讨的必要.特浅述如下:一、青少年犯罪综合治理的由来马克思关于犯罪有过两段精辟的论述:(一)"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产生的.相反的,犯罪和现行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现有的大量数据表明,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现状严峻,其特点主要有:犯罪主体出现低龄化倾向、犯罪类型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从性质上看,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化方向发展;从犯罪手段上看,智能化犯罪增加;从组织形式上看,团伙犯罪现象严重、女性犯罪增加。本文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以期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将其消灭在犯罪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占我国人口将近半数,其中6岁至18岁的人口已超过3亿。如何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保障和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迫切地提到全党、全社会的面前。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最近本刊记者就有关青少年立法工作走访了团中央书记刘延东同志。问:书记同志,据悉我国青少年保护法规正在加速制定,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答:青少年立法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1980年3月,团中央发起召开了“青少年保护法座谈会”,会后,经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同意,团中央成立了《青少年保护法》起草小组,五易其稿,形成了《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5.
仇恨犯罪较为普遍地存在于多元化社会各国。它是以行为人对受害人的各种偏见为基础,以给行为人认定的某种群体的个人及其群体造成损害为目的,因此与报复特定个人和社会的犯罪不同,也与敌人刑法适用的犯罪类型存在差异。对仇恨犯罪的单独立法主要见于普通法系国家,尤其是美国。仇恨犯罪单独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重对行为人的惩罚,这并未违反宪法上的平等原则,也未侵害言论自由,且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仇恨犯罪必然以上游犯罪为基础,同时行为动机系基于法定的偏见类型。仇恨犯罪的甄别与统计对预防犯罪、提升国家治理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仇恨犯罪中的偏见动机往往源于社会的结构性歧视,偏见产生移位攻击。在行为人人身危险性并不显著时,监禁消除偏见的效果不如恢复性司法措施。对仇恨犯罪也存在爱的刑法观念的适用。我国没有必要对仇恨犯罪单独立法,但对涉及民族关系等领域的犯罪,可吸纳仇恨犯罪理念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6.
《法学》1982,(8)
近两年来,经过采取整顿治安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温州市和全国各地一样,社会治安情况已有好转,青少年犯罪发案率有所下降,但青少年犯罪仍是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对症下药地进行综合治理,就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任务,更是司法部门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青少年犯罪,有历史的、社会的、生理的多方面的原因,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内部的和外部的两大原因.我们认为,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必须把内在原因放在首位.这是因为:任何犯罪都是主观原因起决定作用的,客观原因只不过是产生犯罪的外部条件或者对犯罪意图的诱发.教育、挽救、改造犯罪青少年,指的是通过改造他们的犯罪思  相似文献   

17.
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与运用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而目前我国的青少年法制建设却恰恰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与青少年犯罪占刑事发案率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很不适应。因此,本文试就有关地方青少年立法问题谈些意见。  相似文献   

18.
刑事立法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张明楷 《中国法学》2006,75(4):18-37
我国今后刑事立法的发展方向应是:(1)分散性:集中性、统一性的刑事立法模式并不现实,应当由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轻犯罪法分别规定不同性质的犯罪。(2)有效性:刑事立法应当注重犯罪化的有效性,避免无效的犯罪化;合理利用刑罚减免制度,从各个环节上有效地预防和抑止犯罪;善于发挥轻刑的作用,避免无效的重刑化。(3)类型性:刑法分则性条文对各种犯罪应当作类型性的描述,同时注重传统犯罪的类型化;对构成要件的描述应采用例示法,并符合法条的目的。(4)国际性:应当将所缔结的国际条约的内容及其精神转化为国内刑法的具体规定;采用国际社会通行的表述;借鉴发达国家的刑事立法经验。  相似文献   

19.
论犯罪化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子礼  杨春然 《河北法学》2011,29(4):118-126
宪法或者国际条约没有提供过多的显性规定约束刑事立法权,以立法道德的方式存在的隐性立法理性是:伤害原则或者法益保护原则为制约犯罪化的政治原则,其不仅担负着刑罚法规正当化的正面解释功能,而且还应当构成入罪的最低门槛;效用原则、自由主义原则和刑法价值原则,应当作为伦理原则制约着犯罪化。  相似文献   

20.
近三十年来,学界对青少年团伙犯罪的定性和定义尚未达成统一,分歧主要体现在青少年团伙犯罪归属的具体形式上。在理论研究的早期,学者紧跟国家刑事政策,对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研究努力契合“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政策要求,多从青少年自身寻找团伙犯罪的原因,提出“严打说”、“感化说”等防治对策。随着研究思路发生变化,学界提倡“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不再仅仅将犯罪归结于青少年自身因素,更多的是从青少年所处的外部环境中探求犯罪根源,并提出“法律完善说”、“特征预防说”、“综合治理说”等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