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好,辞书上意为人对某一事物的特殊偏好。人生在世都有自己的嗜好,或嗜好穿,或嗜烟酒,或嗜歌舞……人之常情。面对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健康正当的个人爱好,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养性益智。古时的周敦颐钟情于莲,爱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他淡泊功名,不趋名利,纯正坚贞,不入世俗,至今仍为美谈。周总理和邓大姐喜爱海棠、芍药,他们因工作需要暂时别离,常“托花寄情”,夫妻共勉,使人们从中领略他们光彩照人的情感世界。嗜好,选择适当,爱之有度,于人有益;反之,选择不当,沉溺无度,不仅会毁了个人前程,有的还影响社稷安危,…  相似文献   

2.
说嗜好     
三人用餐,有人好咸,有人好淡,有人好酸辣,厨师为难地叹道:众口难调啊 !其实,这就是各人的嗜好不同,是人的习性使然。  人生在世,谁能没有自己的嗜好 ?或嗜吃,或嗜穿,或嗜酒,或嗜烟,或嗜书,或嗜游,或嗜聊天,或嗜古董……难道都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不成 ?当然不是。一般地说,嗜好只是一种个人行为,但也须有个度。  如果过度沉溺于某种嗜好,它就可能成为自己的弱点,而弱点是极易被人利用的。特别是掌握一部分权力的领导干部,其个人嗜好最易为善于“投其所好”之辈所看中。你嗜吃,他就投之以甘脂;你嗜酒,他就投之以…  相似文献   

3.
官之嗜好     
人都有嗜好,不足为怪。但人与人的嗜好是不一样的,甚至大相径廷。譬如有的嗜烟,有的嗜酒,有的嗜赌,有的嗜财,有的嗜色,有的嗜琴棋书画亦或其它。官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和各种不同的嗜好,这应该说也不足怪。怪的是常人的嗜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而官员的嗜好却能带来丰厚的回报。为什么?这个中的猫腻是不言而喻的。 无论是常人的嗜好,还是官员的嗜好,都有好坏之分,高雅粗俗之别。作为常人,无论你是嗜烟,嗜酒,亦或嗜财,只要不有违法律,不妨害他人与社会,就无碍大局。若作为政府官员,其嗜好无论好坏,就另当别论了,即便去掉不良嗜好,如  相似文献   

4.
官之嗜好     
人都有嗜好,就像鸟都有羽毛,不足为怪。但人与人的嗜好是不一样的,甚至大相径庭。譬如有的嗜烟、有的嗜酒、有的嗜赌、有的嗜财、有的嗜色、有的嗜琴棋书画亦或其他。官者也是人,也有七情六俗和各自不同的嗜好,这应该说也不足怪。怪的是常人的嗜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而官人的嗜好却能带来丰厚的回报。为什么?这个中的猫腻是不言  相似文献   

5.
人生在世,总有这样那样的嗜好,只要“嗜”之适度,“好”之有道,人们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但是,嗜好一旦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就极易与权力结合在一起,就会成为某些用心不良者“进攻”的目标,就很可能成为败坏作风、滋生腐败的温床。所以,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嗜好就绝不仅仅是“个人小事”了,领导干部有嗜好,就得格外小心;如果“嗜”而不当、“好”而无度,  相似文献   

6.
正书室楹联是读书人的一种悠闲文化表现,也衬托着书房的文化韵味。这些对联或抒发情感,或针砭时弊,或表达雅兴,或勉励自我,今天的人们可从中探究学者的情怀和嗜好。陆游的书房名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万卷伴终生,是放翁的真实写照。放翁嗜书,老而弥笃,有"读书有味身忘老"之名句传世。晴窗万卷,耽书如年,是真名士!  相似文献   

7.
谈嗜好     
面对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人们有些嗜好不足为怪。然而,嗜好有好坏之分、雅俗之别。对普通人来说,健康的嗜好有益于养性益智,而庸俗有害的嗜好则会使人“玩物丧志”。对领导干部来说,嗜好不仅是养性益智的问题,而且是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恰恰在“嗜好”问题上栽了跟头、翻了船。有的喜欢胡吃海喝,有的偏爱围着“裙子”转,有的沉溺于豪赌,有的甚至把嗜好变成敛物聚财的手段。嗜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嗜好上染洁为污或沉溺无度,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们受到了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  相似文献   

8.
如今,一些领导干部,官做大了,身价增了,也比先前讲究多了。从前没有嗜好的,现在培养起来了,好像没有嗜好就不足以显示自己尊贵的身份;从前文墨不通的,现在也能写会画了,好像不这样不足以体现自己的儒雅。因自己的嗜财、嗜物、嗜赌、嗜色而跌了跟头的,在许多报道中、评论中已经见得很多了,大家对此也都有所认识;而对领导干部的附庸风雅问题,比如说书法呀,画画呀,摄影呀,出书呀,而并没有引起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相反,一些领导干部常常以自己的“特长”而津津乐道,遇同僚而自诩一番者大有人在。为什么领导干部喜好附庸风雅呢?剖析起来,原因大…  相似文献   

9.
林建公 《党史文汇》2004,(10):21-24
邓小平的生活情趣很广泛.他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有着一些业余爱好,其中五大嗜好终生不渝,成为有效的休息手段.  相似文献   

10.
张桂珍 《唯实》2006,23(5):55-56
"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而且也是指人们心境的平和与宁静.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人们和谐宁静的心理精神秩序,就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或者换句话说,比之于构建社会生活的和谐秩序或状态,构造人们心理的精神的和谐秩序或状态要更为复杂、更为深刻、更为根本.惟其如此,一种真正优良而持久的社会生活秩序和谐才有可能,也才值得人们信赖和期待.所以,和谐社会的概念不仅仅涉及现代社会生活秩序,更涉及现代人的心灵与精神秩序.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政治和法律的事情,而且也是道德伦理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为官当慎好     
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中有一个细节,给人的印象颇深:邓小平同志喜欢游泳,战争中却无暇游泳,但他总会在紧张的军务之余抽空冲一个冷水浴.除了游泳,小平同志还喜欢打桥牌,这两样爱好伴随了他的一生,对于他在各种复杂境遇面前始终保持着坚韧的毅力和旺盛的精力起了重要作用.可见,良好的爱好习惯,健康的生活情趣,不仅有利于人们开阔视野,修身益智,丰富生活,还能对立身做人,成就事业产生积极影响,令人终身受益.反之,放纵欲望或者嗜好庸俗则会使人消极颓废,甚至被人利用而腐化堕落.  相似文献   

12.
尚立昆 《湘潮》2014,(8):51-55
贺龙一生戎马倥偬,战功赫赫,平生却有两大业余爱好,一是下棋,一是钓鱼,尤其又以嗜好钓鱼为人们津津乐道。大江南北,到处都有他垂钓的身影,都留下了他钓鱼的足迹。 第一根钓竿收获父亲钓鱼绝技 贺龙出身寒微,全家11口人仅有两亩稻田和一卣多旱地,生活极端困苦。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观,既表现为人们对客体进行价值评估的际准和评估的方式选择,又表现为人们价值追求上的取向.这种价值评估上的标准和方式、价值追求上的取向.使人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出利弊、善恶的评估.并决定价值上的认同或排斥.同时,一定的价值观又是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也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  相似文献   

15.
正鲁迅把读书分为职业的读书、嗜好的读书。他认为: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课……其实这样的读书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我理解,鲁迅心中"嗜好的读书"才是愉快的事情。梁衡说: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作为领导干  相似文献   

16.
嗜好非小事     
<正>世人皆有嗜好。怎样看待嗜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有着独到深刻的见解。据《明太祖实录》载:朱元璋与侍臣有一段关于嗜好的精彩对话。朱元璋说:"人君生当谨嗜好,不为物  相似文献   

17.
善待"杂音"     
杂音,按词典解释,指人或动物心、肺等或机器装置等因发生故障或受到干扰而发出的不正常的声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认为常音之外的声音、与众不同的声音便是杂音.  相似文献   

18.
社会生活中始终存在着人们共同认可某一规则并自觉履行这一规则的社会契约机制,也正是由于这一机制才使得社会生活运行有序,使社会生活在多样性中呈现出齐一性或秩序性。社会契约机制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它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或各个方面,换句话说,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或各个方面都有社会契约机制在起作用。人们在经济交往活动中共同形成了经济交往规则或经济秩序,在政治交往活动中共同形成了政治交往规则或政治交往秩序,在文化交往活动中共同形成了文化交往规则或文化交往秩序。而后,人们又自觉地以各种交往规则…  相似文献   

19.
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只是简单地在客观环境下多年形成的,这其中也有一个人们主观选择的过程,尤其是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选择空间.因此,考察什么生活方式是可供人们选择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过程是否有其内在规律性?对于人们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赢得更好的生活显得十分必要.考虑到作为人类生存根本的经济行为在其内在规律性的引导下总是表现出某种逻辑性,因此,在对生活方式予以归类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内在的经济行为逻辑及其应用,进而试图为人们实现理性、有序的生活方式选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执政党的作风,是党的组织或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方法、行为风格、道德状况和精神状态,是执政党的性质、宗旨的外在表现.表现有多种形式,但给人最直接印象和影响人们判断的最直接因素,主要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或生活中的"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