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加大社会监督力度的有效途径,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力举措。应该说各地通过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要注意公示前后的一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示制的效用。那么,在干部任前公示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一、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是指对干部拟任职务,先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然后才决定是否任用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正广元干部任前公示实绩,不仅是开了个好头,而且还实实在在地坚持了下来,经过5年完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8月18日,四川广元市委组织部发布了一则不同寻常的干部任前公示,这则公示之所以不寻常,是因为拟任干部李兴荣的材料中,与通常的任前公示相比,还多了分管范围、主要业绩、评优受奖、年度考核等情况,不仅让公众知道  相似文献   

3.
刘佳钰 《世纪桥》2016,(3):22-23
随着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的广泛应用,该制度成为增强人事任用透明度的重要途径,加强了干部和群众互信关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干部信息公开不完全,信息真实程度良莠不齐等情况,影响其功能的发挥。通过对2015年28省干部任前公示提供的五类信息描述(现任拟任职务描述、自然情况描述、工作经历描述、学历学位描述、公示时间和举报受理方式描述)得出干部任前公示在信息公开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都江堰市某小区的布告栏上,多了一份干部任前公示。让小区居民感到意外的是,这份公示涉及的干部——拟任都江堰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污贿赂局局长的杨斌就住在他们小区。任前公示,是干部选任的必须程序,旨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但在习惯上,干部任前公示,仅限于官方媒体,或党政机关办公区域。而且公示的内容,也  相似文献   

5.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如何把人才选准、用好,历来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干部任前公示制"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任前公示"好在任前,贵在公示.它将党管干部原则和走群众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和选人用人中的"暗箱操作",加快了干部工作的公开化、民主化进程;对于那些缺乏群众观点、只知道密切联系领导的干部也是一种教育和提醒.基于此,"公示制"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认可.但不能否认,"任前公示"在有些地方变了味、走了调,成了摆设.一些有问题的人,一些公示期间反映不良的干部,照样能够提拔升迁.这样,不仅损害了"干部任前公示制"的客观性和严肃性,也挫伤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时下,干部任前公示制正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学习和推广。顾名思义,干部任前公示,就是把拟提拔任用干部的姓名、现任职务、拟任职务等情况,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公开告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干部任用上的漏洞和失察,这一做法不能不令人拍案叫好。干部任前公示,好在“任前“。多年来,我国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往往在一种封闭的、甚至近乎神秘的状态中运行,大多通过民主推荐、征求群众意见、组  相似文献   

7.
曾那迦 《廉政瞭望》2023,(24):36-37
干部任前公示并不新鲜,但现在很多公示中出现了“拟进一步使用”的提法,令外界产生兴趣。近期多地发布的干部任前公示中都有“拟进一步使用”的领导干部,比如,福建三明市委组织部12月5日发布的关于王克延等同志任前公示的公告,所涉及的16名干部中,有3人“拟进一步使用”,等等。  相似文献   

8.
任前公示好     
《江淮》2008,(1)
2003年以来,广西某市在原来干部提拔公示基础上,又增加了拟提拔的具体职位和任前主要业绩等内容。几年来,市里共提拔了238名干部,尚未收到一封群众举报信。干部任前公示业绩,这种做法值得称道。群众看公示,内容越详细越受到欢迎。如果公示过于简单,缺乏老百姓想要了解和掌握的东西,或者是"雾里看花",就无  相似文献   

9.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制度,正在逐步为各地采用。这一制度一经施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赢得广泛肯定和支持,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在充分肯定这一干部制度改革重大举措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的干部任前公示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进一步完善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公示内容过于简单。分析研究众多地方对拟提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公示内容,不难发现,几乎无一例外的只有拟提拔任用对象的自然情况,所反映的不过是何姓何名、何方人民、何…  相似文献   

10.
为切实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的改革,深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区推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在干部任用决策阶段进一步听取意见,扩大选拔干部工作的民主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一、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的主要做法干部任前公示,就是对拟提拔的干部,经过严格的组织考察,在正式任用前于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开明示,接受党内外干部群众的监督,听取一段时期的社会反映,然后决定是否任用,以减少用人失  相似文献   

11.
时下,各单位都推行公示制度,入党前要公示,办理低保要公示,评选先进要公示,干部任前也要公示,这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体现公平、公开、公  相似文献   

12.
《求贤》2009,(6):41-41
近年来,市财政局积极探索干部任前考察新机制,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手段,强化对干部的任前监督,将任前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并与考察预告、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制度紧密结合,努力做到选好用准干部。2005年以来,先后对24名负有经济责任的拟提拔人员进行审计。有效保证了干部选拔质量,防止了“带病提拔”。  相似文献   

13.
干部任前公示,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性规定,源于基层的实践和创造,实行10年以来,在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强化群众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广泛欢迎。实行干部任前公示,把扩大民主从干部推荐、考察环节延伸到任用决策阶段,把民主参与的范围由部分干部扩展到广大群众,体现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的有机结合,是对干部考察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使党组织在更大范围内听取各方面意  相似文献   

14.
平昌县实行干部任前公示有两年多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县委组织部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公示形式的不规范,现在于部任前公示的主要形式是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刊发公告,而容易忽视在  相似文献   

15.
《支部生活》2007,(2):33-33
一是任前群众公示监督。嵩县始终坚持把民主推荐、群众测评、组织考察、任前公示作为任前群众监督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达到德、能、勤、绩、廉全面监督的效果。同时,对拟提拔的干部,向纪检、监察、计生、政法、信访等部门发出征求意见通知书。一旦发现问题,坚决取消任职资格。二是任中动态考评监督。  相似文献   

16.
《廉政瞭望》2017,(19):13-13
9月29日,四川阿坝州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1986年出生的九寨沟县委常委、副县长刘今朝,拟任县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质量,长春市委组织部最近通过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拟提拔的85名县局级领导干部实行了任前公示制,公示时间为一周。在公示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均可对公示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各种形式向市委组织部干部调查审理处反映,同时,长春市委组织部还设立了监督电话和举报箱。对拟提拔的县局级领导实行公示@王铁华  相似文献   

18.
任前公示制作为干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何顺应新的形势不断拓展和深化的问题。从增加选人用人权力运作透明度,强化执政党公信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媒体执政力等层面看,改进任前公示制势在必行,通过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本文提出将干部任前公示制置于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化中考量,并作出修订,建立覆盖选人用人全过程的公示制度。  相似文献   

19.
红梅  子春  少志 《党课》2008,(10):125-125
近年来,各级组织部门为了深化组织人事制度改事,相继出台了选拔后备干部公示、干部任前公示、发展党员公示等一系列公示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部门把公示当“告示”,只公布出来让群众知道一下,并不把群众意见当回事,一些基层干部群众也把公示当“告示”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谨防任前公示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华 《党课》2008,(5):127-127
当前,各地普遍实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制,明显地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拓宽了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渠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选人用人上的失察失误。但有些任前公示发生了变异,致使少数“问题干部”竞能在多次任职公示中顺利过关,严重损害了党政领导干部的形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