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竞业禁止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竞业禁止进行法律规范是维护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所必要的。我国竞业禁止制度主要通过《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劳动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等法规及部委规章来进行规范。本文从竞业禁止的概念、法律特征出发,提出我国竞业禁止立法中的不足,并对相关法律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竞业禁止的概念竞业禁止.有广狭二种含义。广义的意业禁止是指对于特定营业具有竞争的特定行为加以禁止。其被禁止的主体为不特定多数人,如商标法上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法上的专利权禁止地人使用。狭义的竞业禁止是指对于与特定营业具有特定关系的特定人的特定行为加以禁止。其被禁止的主体限于特定人.主要是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职员。狭义的竞业禁止,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划分。以不竞业义务发生原因为标准。可分为法定党业禁止和意定竞业禁止。法定竞业禁止指特定人不竞业义务依法律规定而发生;意定竞业禁止指不…  相似文献   

3.
论竞业禁止     
王如意 《法制与社会》2011,(20):105-106
良禽择木而栖,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在保障人权、关注民生的今天无疑被摆在了重要位置。然而,自由择业权的滥用带来的将是用人单位利益的受损、职业道德的败坏和市场秩序的混乱,在这一背景之下,竞业禁止制度应运而生。本文通过阐述竞业禁止的基本理论,检讨我国的竞业禁止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试图提出完善竞业禁止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竞业禁止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竞业禁止初探荚振坤对某些竞业行为进行限制,各国民商法都设有规定。我国学界目前一般仅在论述公司法上董事、经理的义务时提及,但事实上为法律所禁止的竞业行为不限于此。本文拟作一初步讨论,以待问题的深入研究。一、竞业禁止和诚信原则合同自由和公平竞争的理论及实...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分析了我国竞业禁止的概况并对竞业禁止的种类及其具体内容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7.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商事流转极其发达,各种商事活动日益复杂和频繁,而竞争是商事活动的最基本的特点。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竞争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各个商事主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采用各种手段展开激烈的竞争,有的甚至不惜采取违法手段以期击败对手,保存自己,这是不正当的,属于侵权行为。这一情况使得从事商事活动的人们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必须制止非法竞争,以保证商事活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竞业禁止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竞业禁止的理论依据是“代理成本”理论、诚实信用和忠实义务原则、合理限制竞争原则。解决竞业禁止权利冲突应遵循限制权利负面外部效应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合理限制原则。法定竞业禁止属强制性规范 ,但可经法定程序免除 ,其义务主体应延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竞业禁止协议是离职雇员竞业禁止义务的唯一依据 ,同时应根据雇员的离职原因 ,确定其竞业禁止义务的承担。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竞业禁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商业秘密的泄漏,它的目的在于消除商业秘密泄漏的职业依托和社会角色支撑,堵塞侵犯商业秘密的“渠道”,避免离职的雇员过于熟悉其情况而在竞争上给原企业造成不利。竞业禁止依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而产生。在我国,公司的董事、经理等负有法定的在职竞业禁止义务,如我国公司法第61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从事上述营业或者活动的,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由于利益的驱动,一些企业负责人擅自利用其工作条件掌握的各种技术信…  相似文献   

10.
员工竞业禁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尚元 《现代法学》2007,29(4):76-82
员工竞业禁止之理伦基础是普通法上雇员之默示义务及现代产业扩张、产业竞争压力增大而形成的客观环境。员工在职竞业禁止在普通法系中表现为雇用期间之约定俗成,即雇主忠心事主是其义不容辞的默示义务;员工离职竞业禁止制度的设计,需权衡用人单位利益与劳动者就业权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违反竞业禁止的民事责任包括雇员责任、董事责任和相关第三方责任等.只竞业禁止义务人实施了竞业行为,就构成对竞业禁止义务的违反.雇员承担的民事责任主是终止契约、支付违约金、停止侵害、损害赔偿;而董事违反竞业禁止的民事责任主是被行使归入权和损害赔偿.第三方只是恶意主动与雇员串通并损害原雇主的利益,就应追究第三方违反竞业禁止义务之责任.  相似文献   

12.
刘浩 《广东法学》2005,(2):45-48
竞业禁止作为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手段,被广大企业广泛运用。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竞业禁止法律体系,导致竞业禁止大量滥用,往往不能获得法律的认可。本文针对我国竞业禁止的现状,从竞业禁止的基本理论入手,以期对约定的竞业禁止在法律上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3.
竞业禁止制度是一种防止企业内部成员从事相竞争业务给企业造成实质性损失或威胁,以保护企业利益的制度。然而,我国当前无论立法还是司法制度都没有对竞业禁止制度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从竞业禁止制度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完善我国现行竞业禁止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竞业禁止条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业禁止条款的法律适用一直是劳动合同法理论和审判实务中的难点问题,虽然相关判例和研究很多,然而各个观点分歧较大且几乎都未能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正确梳理竞业禁止条款和商业秘密的关系,有简单地将竞业禁止条款所强加的“后合同竞业禁止义务”等同于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的竞业禁止义务或者保密义务的倾向。在竞业禁止条款的效力要件方面学者更加不一而是。当前劳动合同法已经列入我国人大立法日程,如何规范竞业禁止条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总结分析已有的理论成果,并在比较和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详尽讨论竞业禁止条款的各种问题.以供立法和审判实务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雇员离职后的竞业禁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海玲 《法学研究》2007,29(3):71-79
在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与劳动合同法时,我国对离职后竞业禁止协议的规制应当建立在正确的法益目标之上,即以保护商业秘密和维护正常竞争秩序为目的,通过合理适度的竞业限制,谋求雇主、雇员、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6.
董事竞业禁止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禁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当事人在什么情况下负有对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 对商业秘密保密义务的承担,往往是因为双方当事人之间有合同的存在。我国劳动法第2条规定,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在劳动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秘密的有关事项。我们可以看出,员工的保密义务是一种合同上的义务,如果当事人双方没有通过合同规定,则一旦员工离开企业,就不承担保密义务。再看我国公司法第62条规定,董事、监事、经理除依法律规定或经股东会同意外,不可泄露公司秘密。根据此规定,作为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在没有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应承担法定的  相似文献   

18.
约定竞业禁止的比较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建 《山东审判》2005,21(2):72-75
一、绪说从字面上理解,竞业禁止应指禁止特定雇员在与其雇主存在竞争的行业任职的制度。按照法律依据的不同,竞业禁止可分为法定竞业禁止和约定竞业禁止。法定竞业禁止,即如《公司法》第61条所规定:“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而约定竞业禁止,顾名思义当指当事方自愿达成的竞业禁止  相似文献   

19.
陈宝珠 《法制与社会》2011,(2):96-97,107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司成为市场活动中的主体,董事掌握公司的重要权力,其经营活动直接决定着公司的经营成果、发展前途和命运。竞业禁止是禁止公司董事实施与其所在公司营业有竞争性质的行为。竞业禁止义务是公司董事忠实义务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公司、股东利益的保护和劳动者权利保障之间的平衡协调,以及社会公正问题。然而,我国当前无论立法还是司法都没有对董事竞业禁止制度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试从董事竞业禁止制度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完善我国现行董事竞业禁止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司董事的竞业禁止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竞业就是对特定营业有竞争性的活动。所谓竞业禁止,亦称同业禁止,即竞业行为的禁止,指特定地位的人不得实施与其所服务的营业具有竞争性质的行为。公司董事的竞业禁止义务,是指董事有义务不得从事与公司营业范围相同的业务或以其他方式与公司竞争。竞业禁止义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负有此项义务的主体是公司的董事、经理,不包括公司的监事;第二,公司的董事不得兼任其他同类业务事业的董事或经理;第三,董事不得为了自己的利益与任职公司的营业相竞争;第四,不得掠夺公司的商业机会。由于董事一般都有参与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