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国陶瓷工艺美术的发展,一种瓷器新品种——宝石红瓷日前在景德镇研制成功并通过专家鉴定。这种瓷瓷胎通体晶莹玉润,呈现出高贵、雅致的桃红色,具有独特的“透非薄、红而雅、细且精”的瓷质美,是一种高温有色硬质瓷,属于景德镇传统高温瓷范畴的高档新瓷,正好向建党九十周年献礼。  相似文献   

2.
十一年前,我还是一个对民主党派一无所知的青年,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农工党福州市委会机关报到。当时我被分配在宣传处工作,接手的第一件重要任务就是负责登记订阅《前进论坛》的党员的地址邮编,并报送给《前进论坛》发行部。可以说,当时我对农工党印象最深的就是全党的党刊《前进论坛》。十一年来,由于这份注定之“缘”,我与《前进论坛》相伴相随,共同成长,对党刊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严用明  扈倩 《前进论坛》2014,(12):24-25
<正>2014年以来,农工党南宁市委会把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融入到自身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的全过程,使增进政治共识和提高履职实效相促进,以"四个力抓"推动"四个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力抓思想教育,推动组织建设新提高农工党南宁市委会以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深入开展党员思想教育。在常委会中心学习组、总支委员季度学习日和支部组织生活等会议  相似文献   

4.
翟景 《人大论坛》2010,(9):24-25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百余年前,梁启超一篇《少年中国说》,饱含了深深的爱国之情,彰显了作者对未来中国少年的热爱和期望。  相似文献   

5.
6.
苏星 《当代广西》2011,(18):18-20
一场饕餮的文化盛宴大师的作品尤其值得我们欣赏,你看徐悲鸿的这一幅《双喜图》,干净雅致,显示出大师的技高一筹。而黄胄,我认为是我国画驴画得最好的一个画家,你看他这一幅《赶集归来》,那驴的尾巴好像在动,驴的身体虽然是朝着我们,但他的墨不着在一起,所以远近、前后、肥瘦看得非常清楚,这不是一般的水平……9月3日,在南宁邕江湾美术馆中国著名书画九十家作品展的展会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高级工艺美术师周榕林正在和身边的观众交流,点评大师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陈奇文 《台声》2003,(2):35-36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沈骏的专著《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祖国和平统一》一书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沈骏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笔者有幸作为首批读者仔细地学习了几遍,深感这部著作无论从政治思想教育上或是学术研究上都具有珍贵的价值。沈骏教授是近代名人之后,爱国世家之女。她的外太高祖是赫赫有名的抗英名臣林则徐;高祖沈葆祯则是1874年抗击日寇侵略台湾的英雄而且又是治理台湾、开拓台湾近代化的爱国政治家,有史家称之为“中国海军之父”、“台湾近代化之父”;外祖父陈兆锵是中国近代爱国海军耆宿。他…  相似文献   

8.
刘瑶 《人大论坛》2007,(4):46-48
“我是贵州布依族的后代,我的艺术生命之根就在贵州。我的使命,就是推动贵州艺术走出贵州”。刘雍认为。贵州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但传承本土文化一定要有全球眼光。沉得下,走得远,才能坚定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拥有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9.
丁伟鸣,上海市工艺美术博物馆砚刻大师,曾获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大奖。 “我的观察力是天生的” 现年53岁的丁伟鸣出身中医家庭,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雕刻兴趣盎然。14岁时,父亲的好友给他介绍了一位篆刻启蒙老师,黄铁池先生。这位老师又把他引见给金通长(石林)先生学习印纽雕刻。初次见面,金通长给他看了一桌子的印纽,  相似文献   

10.
11.
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乡村问题始终是一个焦点话题。小堡村,江西省一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自然村,地处三乡交界,就行政地理而言,差不多是中国最偏僻的地方。在中国无比广袤的乡村,它既不像江苏的华西村那样“富得流油:也不像河南上蔡县的一些村庄那样“穷得流血”。总之,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乡村,像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不久,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和市级机关工委就及时举办市级机关系统党支部书记培训示范班。通过学习,我对机关党支部书记如何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有些想法。  相似文献   

13.
14.
刘统 《同舟共进》2014,(9):9-14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出席开幕式的各党派、团体代表634人,来宾300人。这是决定新中国诞生的重要会议,也是中国历史步入新时代的象征。 但这次会议是否完全如同电影《建国大业》表现的,中共领袖和民主人士济济一堂,亲切握手,把酒同乐,一派普天同庆的气象呢?当年政协代表宋云彬先生的日记《红尘冷眼》,记载了许多有意思的细节。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回顾当年新政协会议前后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暑期强档《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席卷中国,影片时长166分钟,其中三分之一的场景都在讲“中国”。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电影市场早就让导演迈克尔·贝团队尝到了甜头。早在2011年,迈克尔·贝执导《变3》时,中国内地的票房已达到了10.9亿元人民币。为了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取得更佳的中国票房战绩,轮到这次《变4》上马,电影制作团队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中国,而不是像之前很多大片那样等到拍完电影再撒些“中国特色”的浇头上去。  相似文献   

16.
岑家峰 《求索》2011,(3):257-257
"混混"群体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边缘人,而对边缘人的研究却是社会学需要关注的领域。近年来,学术界开始有学者对这类群体进行关注和思考,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海博士的新著《灰地: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7)》(三联书店2010年11月版)就是其中一本,它是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少有的以政治人类学和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乡村“混混”的研究著作,立意新颖,论证深刻,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7.
苏双碧 《同舟共进》2013,(11):78-80
1961年9月,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编辑部请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的邓拓,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北京市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廖沫沙三人在杂志上开辟一个杂文专栏,专栏名定为“三家村札记”,三人共取一个笔名“吴南星”。从1961年10月至1964年7月,三人共写了60多篇杂文。这些文章立意明确,开门见山,文字清新。一部分文章是从正面肯定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及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另一部分则针对当时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实事求是的批评和揭露。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06,(4):4-4
1919年,中国人迎来了两位陌生人:德先生和赛先生,他们给未来中国带来的影响极其深远,最先为国人介绍这两位先生的是陈独秀。  相似文献   

19.
Anny和刘畅两块白色缎布铺成的书桌,两盏白色台灯,两杯白水,一切淡雅素净,在这个临时搭成的“书斋”里,Anny Romand,法国尽人皆知的女演员,身  相似文献   

20.
刘红 《统一论坛》2005,(2):22-25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来,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中国人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大家在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实质的同时,也在为落实《反分裂国家法》、发展两岸关系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积极创造条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并指出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一个主权国家针对其国内事务做出的正当立法行为。在全国人大宣布审议、通过和施行《反分裂国家法》的过程中,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又掀起一阵阵恶浪,对《反分裂国家法》极尽诬蔑、攻击、歪曲、谩骂之能事。但是真理是骂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