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字说二则     
美国加州有位大学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冬季大征兵中,他被选中,即将到最艰苦也最危险的海军陆战队去服役。  相似文献   

2.
方兴东撰文认为,中国互联网经济正在挤泡,不成熟的国内IT市场措手不及,它使我们看清了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最关键在于通过互联网的发展建立一种倡导冒险、激励创新的新体制,而非主要发展个人用户。互联网是冒险家、创新家的乐园,要想获得成功,还要遵循互联网经济发展规律,把握好方向,制定正确的市场切入点。 谈到互联网经济,吴敬琏教授一直强调制度决  相似文献   

3.
4.
5.
6.
7.
杂感二则     
钱逊君子求诸己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求诸己、求诸人的“诸”字,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求诸己,就是凡事求之于己,首先从自己方面来要求。这是中国古代提倡的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人们工作不如意,往往怨天尤人,埋怨环境条件不好,别人不了解自己,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大材小用,牢骚满腹,情绪低落。凡事不从自己方面寻找原因,只是埋怨别人,这就是“求诸人”。针对这种情形,孔子提出要“求诸己”。在《论语》中有多处讲到这一思想,孔子反复说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  相似文献   

8.
喻世二则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家外资金融企业经理助理的竞聘。  相似文献   

9.
消息二则     
《冲突·选择·评价》、《涅槃》获省96年度“五个一工程”作品入选奖浙江省第四届(96年度)精神文  相似文献   

10.
语录二则     
《当代贵州》2013,(7):53-53
在我们能够为某一件事做些什么以前,我们必须首先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事,利己的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抛开一些可能的物质上的愿望不管,我们也是从利己主义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想从利己主义成为人,而不仅仅是个人。(恩格斯:《恩格斯致马克思(1844年11月19日)》)利益的狭隘小气、愚蠢死板、平庸浅薄、自私自利的灵魂只是看到自己吃亏的事情;就好比一个粗人因为一个过路人踩了他的鸡眼,就把这个人看作天底下最可恶和最卑鄙的坏  相似文献   

11.
简讯二则     
八月六日至十三日,湖南省总工会组织的湖南工运史专题、人物讨论会,在慈利县索溪峪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省委党史委、省社会科学院、省文联、省委党校、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以及湖北、广西、长沙、宁远等地的专家学者、历史工作者和知情老人共三十余人,郭亮烈士的儿子郭志成专程  相似文献   

12.
遐思二则     
进山马出山象京郊房山的石花洞,胜景奇观颇多。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景观,是那个钟乳石构成的“进山马,出山象”。正看,恰似半身进入山林的骏马,马尾、马身形象逼真;反看,则似正在走出山林的大象,象头、象鼻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3.
偶感二则     
“德字”当先于“法治” 不知何时冒出一种说法:“法制”才是硬家伙,“德治”不过是软东西。持此观点者其理由是:有人已经抡刀即将杀人,你还能和他“斯文”什么“仁义礼智信”?!不错,对这种人应立即捆送公安机关法办。可得问:他为什么会犯罪或准备犯罪?犯罪之前我们的德育如何,普法宣教做得怎样?精神文明建设尽到主观努力没有? 法制建设无疑重要,因为只有借助法制的威慑力方能惩治犯罪;  相似文献   

14.
杂谈二则     
说“浮”与治“浮” “浮”字,《辞海》中有11种注解:漂在液体表面或空中;空虚不实;暂时,不固定;表面上的;浮躁;超过,多余……  相似文献   

15.
幽默二则     
王佩 《廉政瞭望》2007,(3):35-35
“都是我的错”派出所拉网检查,一脚踹开了正在嫖娼的外商房门。县长闻讯,雷霆震怒,将公安局长喊来训斥一通,命令立即放人,并率公安局  相似文献   

16.
幽默二则     
幽默二则一、拒贿(外国幽默)有一个承包商用一辆轻型小汽车向一位政府官员行贿。官员说:“尊敬的先生,按通常的行为准则和我本人的基本荣誉感,都不允许我接受这样的礼物。”“好极了!”承包商说。“那么我就以10美元的低价格把这辆车卖给您,可以吗?”官员沉思了...  相似文献   

17.
无题二则     
蒋元明 《前线》2010,(3):56-56
<正>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靠"红手印"出名的。想当年,小岗村村民顶着杀头坐牢的危险,秘密按下红手印把土地分了,承包了,勇敢地跨出了农村改革的第一步,走上了温饱的道路。这张红手  相似文献   

18.
随笔二则     
欧阳娜 《奋斗》2007,(12):62-63
“放”的哲理 有一种养心方法叫“放下”——画者留白.乐者稀声,养心者留空。何时放下,何时就会获得一身的轻松。“放下”、“自在”.是禅家的两重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卖官今说 “卖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于我国封建时期的各个朝代。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不是“卖官”而是“鬻爵”。所谓“鬻爵”,是指用爵位来换取粮食,与钱尚无关系,目的是救灾。可以说“鬻爵”是国家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因粮食不足而采取的应急措施。而“卖官”则始于汉武帝时代。当时边关多事,国库开销甚大,用爵位换取粮食的做法已不  相似文献   

20.
《党风建设》2003,(11):41-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