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6月 2 7-2 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国际问题论坛“欧洲模式与欧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欧洲研究所共同承办 ,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近 3 0个研究机构的 60来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他们就“欧洲模式”在经济、政治、安全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性及其与美国的异同 ,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对比分析 ,对欧美关系的现状、特征和前景作出了基本的评估和展望。讨论会坦率热烈 ,内容丰富 ,并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限于篇幅 ,本文谨就若干论题简要综述如下。一、关于“欧洲模式”在…  相似文献   

2.
翟东升 《欧洲研究》2005,23(6):150-153
2005年10月4日至7日,第一届南沙中欧文化论坛在广州南沙大酒店隆重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国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中国外交学院、欧华学会等八家单位主办的此次思想交流盛会,既是献给中欧建交30周年纪念的一份厚礼,又是对中欧构建战略伙伴关系构想的一种推动与展望。来自中国和欧洲的200多位专家与政界人士汇聚一堂,围绕“中欧交往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欧洲联合的经验及其借鉴”、“欧洲运行机制”等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战略对话。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此次中欧思想文化交流的内容,本文对论坛中的核心观点与热点话题择要而述。欧…  相似文献   

3.
齐天骄 《欧洲研究》2020,38(2):144-150,M0005
2019年12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欧洲学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中欧大使论坛暨欧洲蓝皮书(2018-2019)发布会”在京举行。欧盟和欧洲多国驻华使节以及全国各地从事欧洲问题研究的主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出席了发布会,共同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百年以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十年后,欧洲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境,特别是民粹主义兴起对欧洲国家和欧洲一体化的未来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 0 3年11月2 7-2 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新欧洲与中欧关系的未来”大型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相关研究机构的10 0多名中国学者与欧盟专家就欧盟制宪、欧盟扩大、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中欧伙伴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一)欧盟制宪欧洲议会议员、“外交、人权、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委员会”委员加勒尔(MichaelGahler)做了题为“欧洲未来的新形象:欧盟宪法制定的基本方针”的主题报告,介绍了欧盟制宪的过程、内容和意义。他在报告中指出,欧盟制宪是在联盟扩大的背景下进行的;制宪既是欧…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南亚学会、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共同主办的“中巴关系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0月 30日在京举行。中巴友好论坛中方成员 ,中国外交部、中联部、南亚学会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士与会。会议由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二亚部副主任李惠敏主持。中巴友好论坛秘书长、前驻巴大使陆树林介绍了 2 0 0 3年 9月在伊斯兰堡举行的第一次“中巴友好论坛”的情况。他说 ,该论坛的主题是“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巴友谊”。会上中巴双方与会者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如应加强两国在经贸往来、高科技产业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并可以通过学界、政界以及教育…  相似文献   

6.
莫伟 《欧洲研究》2012,(3):153-154,162
2012年5月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欧洲学会、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举办了"2012年中欧大使论坛暨欧洲蓝皮书发布会"。欧盟及部分成员国驻华大使应邀出席论坛,国内相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6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欧洲学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中欧大使论坛暨欧洲蓝皮书(2016-2017)发布会"在京举行。欧盟和欧洲多国驻华使节以及全国各地从事欧洲问题研究的主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出席了发布会,共同讨论欧盟6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当前面临的困境,反思欧洲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欧洲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特别是东欧政局剧变之后 ,“中欧”的概念重新出现在国际政治学词汇中。它不仅反映出政局剧变之后中东欧国家摆脱雅尔塔体系附加给它们的政治概念和“回归”欧洲的文明属性的设想和实践 ,同时 ,这一概念的提出也反映了中东欧国家心理变化的一个过程。随着中东欧国家逐渐“回归欧洲” ,中欧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功能也逐渐变化。客观地说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中欧”理念的哲学含义已从解放的理念转变为政治上应急的工具 ,转变为中东欧国家之间竞相向西方示好、争取获得更多经济援助 ,并最终回归欧洲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8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欧洲学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4年中欧大使论坛暨欧洲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欧盟驻华使团临时代办,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马耳他、西班牙和波兰六国大使以及驻华使馆的外交官等30余位外方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  相似文献   

10.
丁纯  张铭鑫  纪昊楠 《欧洲研究》2023,(5):1-34+173
欧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首先回顾了中欧视域下“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演进历程,并梳理了各时期“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成就和挑战。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经历了“相对冷淡”“相对积极”与“竞合并存”三个时期,欧洲由“相对冷淡”到“相对积极”转变的背后,是“一带一路”倡议自身的表达逐渐完善、项目成果逐渐显现以及欧盟加快经济复苏诉求的共同作用;从“相对积极”到“竞合并存”则是中欧产业竞争加剧、欧盟对中欧关系认知变化、欧盟地缘政治转型下经贸问题安全化及美国因素的综合影响。尽管欧洲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但能否为欧洲参与国带来切实的发展利益才是决定中欧“一带一路”竞合长期走向的关键因素。基于全球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欧影响。“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贸易促进效应、投资促进效应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效应三个机制有效提高了欧洲参与国的经济增长与居民就业水平,部分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市场开放性和债务陷阱问题的指责不实,然而“一带一路”倡议并未显著提升欧洲参与国民众对中国的平均印象,民心相通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1月27日,由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欧盟委员会发展与合作总司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国际跨文化研究院承办,中国城市经济学会、马达里亚加-欧洲学院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协办的"2014中欧文化高峰论坛:迈向后2015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中欧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人士齐聚论坛,围绕"后2015减贫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致读者     
2005年10月4日到7日,首届中欧论坛在广东南沙新城举行.200余名来自欧洲、中国内地及港澳的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中国及欧洲的未来,寻求两个古老的文明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及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欧洲学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中欧大使论坛暨欧洲蓝皮书(2015-2016)发布会"在京举行。全国各地从事欧洲问题研究的主要科研机构、院校代表参会,欧盟和欧洲各国驻华使馆人员出席发布会,并有《人民日报》国际部、《中国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会议跟踪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研究员为  相似文献   

14.
2005年4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欧洲研究所和中国欧洲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欧盟关系的发展与未来———“纪念中欧建交30周年”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慎明副院长、欧盟轮值主席国卢森堡驻华大使温豪和欧盟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团长安博分别致辞,中国外交部欧洲司马克卿副司长、商务部欧洲司孙永福司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周弘所长先后做了主题发言。来自国内相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欧盟使团及其成员国驻华外交官百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就中欧关系的发展与成就、未来深化的空间、面临的…  相似文献   

15.
20 0 3年 3月 2 1日至 2 3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与日本国际交流中心 (JCIE)联合主办的“中国的崛起与变化中的亚太秩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来自中、美、日、东南亚 ,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近 4 0位国际问题学者参加了会议 ,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美国所的有关领导、日本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山本正、美国东西方中心主任查尔斯·莫里森 ,以及各国一些著名中国问题和国际问题专家。与会者就近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变化及包括美、加、澳等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各国对此的看法和政策调整等问题进…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9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欧洲学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中欧大使论坛暨欧洲蓝皮书(2014-2015)"发布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院校代表百余人参会,欧盟和欧洲各国驻华使馆人员约30人出席发布会,并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会议报道。一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出席了发布  相似文献   

17.
“欧洲蓝皮书”《2 0 0 2— 2 0 0 3年欧洲发展报告》近期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 0 0 2年度是欧洲在各个方面、诸多领域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欧元纸币和硬币作为欧盟 1 2个成员国的法定货币开始流通 ,并顺利融入欧洲经济生活 ,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 ;欧盟“制宪”议程正式启动 ,第一份宪法草案出台 ;而本年度欧洲最为引人瞩目的大事莫过于欧盟东扩。欧盟已经确定了东扩候选国名单 ,并对东扩日程做出了具体安排。东扩将突破原来冷战时期的东西欧分界 ,给当今的欧洲地缘政治格局带来新的图景。一个新欧洲正在向我们走来。2 0 …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5月29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邀请,匈牙利驻华大使库绍伊·山多尔先生(Mr.Kusm Sandor)出席欧洲研究所"大使论坛"并发表了中国与欧盟关系、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主题演讲。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交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等40余名代表与会。山多尔大使在演讲中谈到了中国与欧盟关系中存在的障碍,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与欧盟,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等问题。在演讲中,山多尔大使重点阐述了自己对中国和匈牙利关系的看法。一价值观差异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障碍库绍伊·山多尔大使认为,价值观的差异是中国与欧盟之间最大的差异,同时也是中欧  相似文献   

19.
由欧洲联盟亚洲连接项目支持的“欧洲研究核心课程开发”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德国曼海姆大学欧洲研究中心、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欧洲研究中心和中国澳门欧洲研究所为时3年的通力合作下已于今年9月份圆满结项。这个项目旨在为亚洲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提供一套标准的跨学科的欧洲研究高等课程。课程开发包括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师培训三个部分,项目协调人为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这套核心课程对中国的欧洲研究和教学的发展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加深中国对欧洲的了解,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欧洲研究核心课程”是一门独特…  相似文献   

20.
20 0 4年2月1 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中国欧洲学会联合召开了“2 0 0 3-2 0 0 4年度欧洲形势年会暨欧洲发展报告发布会”。在京的国际问题和欧洲问题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新闻媒体的专家学者约1 0 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全立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词。欧盟驻华大使安高胜、欧盟现任轮值主席国爱尔兰驻华大使康德伦、欧盟上任轮值主席国意大利驻华公使董贝达应邀出席并分别发表演讲。与会的还有奥地利、波兰、德国、法国、意大利、捷克、拉脱维亚、马耳他、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希腊、西班牙等国驻华使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