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产业间贸易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一)相关理论简述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由于资源禀赋条件不同会导致产业间贸易,并以此来说明国家之间的分工和贸易。但是从近年来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看,同一产业内进行的贸易比不同产业间发生的产业间贸易增加更快,而这种同一产业内产品之间的贸易被称作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2.
一、产业间贸易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相关理论简述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由于资源禀赋条件不同会导致产业间贸易,并以此来说明国家之间的分工和贸易.但是从近年来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看,同一产业内进行的贸易比不同产业间发生的产业间贸易增加更快,而这种同一产业内产品之间的贸易被称作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3.
东北亚人口跨国流动与迁移的难点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 《当代亚太》2001,(5):57-64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迅猛增长和人口跨国流动与迁移的严重滞后形成强烈反差.日韩企业的集体主义和家族主义的文化理念及其制度化,对自由劳动构成限制的同时排斥了对外国劳动力的雇用.两国对变相农奴制的采用推动了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而由此带来的劳动力成本攀升和结构性劳动力短缺,则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迁移海外加以调整,由役使外国劳工的变相农奴制加以补充.东北亚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最终形成,还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促进尤其是市场力量和全球化趋势的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4.
刘昱辰 《欧洲研究》2020,38(1):132-158
本文聚焦当代欧洲劳动力市场的"灵活保障"模式,首先概述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理论,然后梳理和比较荷兰、德国、法国三国近几十年来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改革的政策实践,进而分析"灵活保障"模式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及其差异原因。本文研究发现,欧洲"灵活保障"模式在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应用并不总能取得同等效用,相同政策模式在不同社会协商类型和政治文化背景的国家中呈现截然不同的改革效果。欧洲一体化在社会层面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5.
刘涛 《欧洲研究》2015,(1):64-81,6-7
本文阐述了德国施罗德政府执政期间劳动力市场改革的背景、成因和制度起源,同时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依据欧洲大陆国家传统的社会政策理论,文章集中分析了2005年"哈茨Ⅳ"改革的政治决策过程,探讨了该项改革对经典社会政策理论带来的挑战及由此衍生的理论启示,同时指出传统的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当前社会政策的新发展。德国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社会政策改革表明,传统的中左政党开始向现实主义和市场主义改革的方向靠拢,决定社会政策变革的因素越来越不取决于政党的传统理念与价值观念,而是取决于执政集团对国家长远利益的考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了1988-2007年中国与欧盟15个发达成员国的相关数据,以G-L指数为被解释变量,以中欧人均收入差距、平均市场规模、研发水平差距、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额和规模经济为解释变量进行了长期稳定性检验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上述变量不仅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而且被解释变量的短期波动不会影响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不过,调整速度较慢。第二,中欧人均收入差距、中欧研发水平差距和市场规模因素促进了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其中中欧人均收入差距和中欧研发水平差距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促进作用充分证明了中欧产业内贸易的垂直型特征。第三,外国直接投资和规模经济对中欧产业内贸易有抑制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的抑制作用表明欧盟对我国的投资主要是市场导向型的直接对外投资;规模经济的抑制作用则说明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产品多样化、差异化和品牌创造方面仍存在弱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双边自由贸易安排为基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东亚正获得快速的发展,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ACFTA)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东亚地区贸易和投资的内部化趋势.然而从国际政策的最优选择来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当进一步整合,以便有效降低过多的重叠优惠贸易安排所带来的贸易转移效应以及调整成本和行政成本.从产业联系来看,日本的生产优势和ACFTA的市场优势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贸易在东南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其理论基础是比较成本说。东南亚国家的贸易理论取向在其经济腾飞时卓有成效 ,但由于这一理论本身的缺陷 ,即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提假定不完全正确 ,从现实的长期效果来看并未给这一地区的贸易创造长足的发展机会 ,同时未能适应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俄罗斯企业债务增加。西方资本趁机蚕食俄罗斯战略资源企业,加速了俄罗斯进一步私有化进程,普京的国家资本主义战略受到严重挑战。俄罗斯以发行欧洲债券的方式重举国家外债应对经济危机。在此背景下,中俄之间传统贸易方式难以满足双边经济发展的要求,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需要稳定的利益捆绑机制。金融危机给中俄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俄罗斯对资本有需求,中国对俄资本战略投资有了新方向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罗长远  丁纯 《欧洲研究》2012,(3):84-100,161
本文借助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和一个分解方法,尝试从多个角度对欧洲劳动收入占比下降进行经济学解释。过去30年以来,欧洲出现了向劳动收入占比较低的产业转化的趋势,对整个经济的劳动收入占比产生了负向冲击。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僵硬的劳动力市场诱发了资本增强型的技术进步,在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的情况下,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从两个层面对劳动收入占比形成打压。过度的劳动保护并非改善劳动收入占比的良性力量,相反,它成了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的诱因。全球化并非欧洲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显著因素,但是在劳动力市场较为僵硬的欧洲大陆国家,它更有机会成为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推手。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与东盟双边贸易状况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与东盟双边贸易的状况影响着东亚一体化的进程,本文主要选用1994—2003年的数据,运用一些指标对日本与东盟主要国家的贸易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发现:日本与东盟主要国家在贸易方面的联系很紧密,尤其是日本在贸易方面对东盟的依赖程度较强,且日本与东盟主要国家产业内互补的贸易有所增加,但增长较慢;双方贸易增长主要来源于对方市场的扩大。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建新 《美国研究》2003,17(1):64-80
70年代以来 ,因受年度性双赤字困扰及美国产业向后工业化过渡 ,美国贸易政策理念在国内产业集团的强大压力下发生了变化 ,从传统的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走向公平贸易和战略性贸易政策。 80年代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发展为美国贸易政策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美日半导体和美欧商用航空器争端这两个案例说明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 ,政府介入可以改变战略性博弈的结果。战略性贸易政策不仅可以帮助本国企业实现利润转移 ,而且可以创造“外部经济” ,从而增加国家经济福利。 90年代 ,克林顿政府以战略性贸易理论作为指导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主流经济学 ,实行“出口能动主义”战略。尽管未能消除贸易赤字 ,但美国出口能力大幅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经济恢复国际竞争力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日本反过度竞争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度竞争”在国外经济学文献中又称“自杀式竞争”、“毁灭性竞争”或“破坏性竞争” ,在日本被称为“过当竞争” ,在我国则称为“恶性竞争”。所谓过度竞争 ,是指由于竞争过程内生或外部因素的作用 ,主要发生于非集中型或较高固定成本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等退出壁垒较高的产业中 ,企业数目过多 ,产业过度供给和过剩生产能力现象严重 ,产业内的企业为维持生存不得不竭尽一切竞争手段而将产品价格降低到接近或低于平均成本的水平 ,使某个产业中的企业和劳动力等潜在可流动资源陷于只能获得远低于社会的平均回报和工资水平的窘境 ,而不能顺利…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关系,本文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区域定位指数来分析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关系变化,以及独联体国家向俄罗斯出口产品的市场地位。通过传统的引力模型和加入目标解释变量后的引力模型,发现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以物理距离表示的沉没成本等传统变量均是影响俄罗斯贸易流量的因素。金融危机后,虽然俄罗斯的对外依存度增加,但是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往来相对其他国家明显地表现出离心力,金融危机显著降低了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但自由贸易的签订,例如欧亚经济共同体,可以显著改善双方的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15.
周建明 《德国研究》2007,22(3):43-47
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交往中,中德贸易要晚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其他的国家,18世纪初,德国人的经营范围逐渐发展到我国的广东,茶叶、生丝、丝织品和瓷器是当时德国人最感兴趣的商品,早期的中德贸易中国始终处于被动状态.1861年中德通商协定的签订,使中德贸易逐步转官方渠道,由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在华洋行不断增加,在华贸易地位不断上升,军火贸易开始成为中德贸易的重要内容.19世纪末,中德间的直接贸易已明显超过间接贸易,中德贸易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了相当规模,然而1914年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德贸易额急剧下降,又回到起点.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欧洲国家先后陷入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战后长期奉行的以宽松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进而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做法不再可行。在此背景下,欧洲国家先后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转而将劳动力市场改革作为"促进就业"的主要手段。本文认为,如果我们接受较高失业率为欧洲国家的常态,就可以发现,30多年来的改革在促进就业方面其实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较高就业和较高失业并存正在成为欧洲劳动力市场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不同国家在各自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相同的阶段中出现一些共有的趋势或特征,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地理移动和职业转换)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来自制度和技术层面的流动限制、技术断层;来自劳动力市场层面的失业及贫困;来自政府管理层面的基础设施、城市住房等压力。作为德国工业化中一个显著特征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也同样引发了上述问题,德国从立法、教育、社会保障等角度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流动创造了基础条件,较为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德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及其相关对策的分析研究,为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吴大新 《欧洲研究》2012,(6):120-140,166,167
按照单一会计标准形成的可比的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然而,会计绝不仅仅是对经济现象进行客观反映的"信息系统",它更是企业组织中确定绩效衡量标准的权力子系统,代表着不同的社会政治结构;当不同国家的企业在同一资本市场上面对某一特定绩效标准展开竞争时,必然导致国家间权力格局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使得会计问题转化为国际政治问题。由此,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规则,会计标准并非"中性",其背后隐藏着激烈的国家间冲突。欧共体所追求的实现资本自由流动的目标推动了欧洲会计一体化进程;欧共体成员国间以及欧美之间针对国际会计标准主导权所展开的激烈角逐使得欧洲会计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更明显地表现为一个政治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文明的冲突: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形成》一书,依托文明冲突论、暴力-国家起源与社会权力理论,探索了欧洲现代国家体制形成的动因。作者伯克论证了文明冲突论的历史依据;同时将文明冲突理论与国家理论关联分析,论证了文明是历史发展中独立的行为体,基于认同的文明是冲突的起因;此外,他拓展国家概念,即国家不仅包括物质与制度要素,也将文化要素纳入其间。伯克的研究挑战现代国家形成理论中的欧洲中心论倾向,认为欧洲国家体制的起源是诸多伟大文明之间各种冲突碰撞的产物,这些冲突的影响向下施加作用并塑造出了各类的政治结构。但是伯克忽视了欧洲中心论的形成背景与条件,也没有提出如何化解民族主义语境下的文明冲突。  相似文献   

20.
<正>中德关系在中国对欧关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德国不仅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德贸易额相当于中国同英、法、意三国贸易的总和,而且是中国从欧洲进口技术产品最多的国家。德国在华投资在欧洲国家中也名列前茅。中国一贯同情和支持德意志人民谋求统一的愿望,而联邦政府从阿登纳时代起就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这是中德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