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是国内学术界关注较少的政党 ,对其执政机制的研究也不多见 ,本文旨在选取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司法体系这个视角较为深入地研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执政党总是试图采用各种手段来掌控其权力的 ,这是世界政党政治运行的一般规律。政党执政机制的核心内容是执政党对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体系的作用与影响。在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表面上具备了西方代议制政党的一般特点 ,但由于它是新加坡的惟一执政党 ,使人民行动党与立法、司法和行政体系一起构成了有效控制新加坡社会的完整系统 ,因此又与西方政党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2011年5月新加坡大选,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保持压倒性优势;新加坡政府推出系列措施解决高房价、物价上涨、外来移民等课题;经济增长4.9%,远低于2010年14.8%的增长率;外交上,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关系,积极参与东盟一体化进程,中国与新加坡各领域合作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与执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立于1954年,仅仅经过5年的在野生涯,在1959年的大选中击败一些“老”党而上台,此后长期执政。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其实,人民行动党自己也非常注意总结自己的执政经验。1980年1月,人民行动党秘书长李光耀在纪念人民行动党成立25周年的庆祝会上发表讲话,主旨就在于总结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经验。他将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经验概括为六点。即发出明确的信号:不要迷惑人民;前后一致;不要突然转向和改变;保持廉洁,杜绝贪污;要受人尊重,不要讨人喜欢;拒绝避重就轻;分摊利益———不剥夺人民应有的生活条件;努力争取成功——…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于1959年获得自治,1965年从马来西亚脱离而独立以来,始终由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人民行动党的治国理念和风格正如其名,重视的是行动,形成了以下特点。一、早期的建党理念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立于1954年,以李光耀为首的14名发起人中包括7名工会领袖、2名律师、2名记者和3名教师。其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杜进才解释说,取名人民行动党,是因为这个政党是人民的党,至于行动,是从联合行动议会这一机构名称中取用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早期纲领是反抗殖民主义、争取独立,尽管没有流血,但是它可以被看作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党是一样的,具有革命…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立法体系与人民行动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人民行动党起着引导、控制、促进的作用。人民行动党通过对新加坡立法体系的控制牢牢地支配着新加坡的公共权力。人民行动党通过制订有利于自己的选举制度来控制立法体系;并对立法选举程序运作和立法过程的各个环节也都进行了严格掌控。通过对立法体系的控制,人民行动党取得对新加坡公共权力的绝对支配权。正是在此基础上,人民行动党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执政绩效。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说:“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新加坡的“管得严”是多方面的,但重点是防治权力腐败。进而带动了其他方面的管理,从而使得新加坡政府的廉洁高效和风景的整洁美丽一佯,在世界上同负盛名。 新加坡防治权力腐败,立足于防,防重于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主要特点和经验是: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说:“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新加坡的“管得严”是多方面的,但重点是防治权力腐败。进而带动了其他方面的管理,从而使得新加坡政府的廉洁高效和风景的整洁美丽一样,在世界上同负盛名。 新加坡防治腐败,立足于防,防重于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主要特点和经验是: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不仅以经济繁荣发展、行政廉洁高效,而且以市容整洁美丽,社会秩序井然,人民积极向上,百姓有礼守法闻名于世。它向世入展示出特有的东方文明魅力。这显然是新加坡政府既抓物质文明建设,又抓精神文明建设结出的硕果。新加坡政府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972年,前总理李光耀就语重心长地说:“新加坡的生活,并不只靠着更多的旅馆、更多的宴会,越来越多的餐厅,更多的汽车,更多的十三个月薪金——这一切固然是需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在这发展过程中,迷失方向,不能认识自己,把目己和那些与我们不同类的混淆起来,……那么以上所说的一切都将是徒然的。”为了不使物质文明“徒然”而失,保住“方向”,因而新加坡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及其人民行动党是时下国际政治的研究热点之一。新加坡的经济奇迹、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经验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在研究新加坡政治体制时,人们一般喜欢谈论党政关系,但是对于新加坡这样一个议会民主制的国家,人民行动党与国会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图探讨人民行动党与国会关系的特点、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这种关系的价值及由此引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2011年国会大选中,新加坡工人党在保住后港单选区的基础上,在阿裕尼集选区击败外交部长杨荣文率领的人民行动党团队,共取得了6个议席。这是自新加坡1988年集选区制度实行以来,反对党第一次战胜人民行动党拿下集选区,也是1966年以来反对党取得议席最多的一次大选。这届大选被认为是新加坡的政治分水岭。工人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战绩,是由于它采取了正确的竞选策略:工人党整合人才资源,物色到了可媲美人民行动党的候选人;抓住转战时机,刘程强适时走出后港;提出了“第一世界国会”“副司机”等全国性课题;不为反对而反对,打造理智的建设性反对党形象;挟上届大选余威,综合考量历史、地理因素;准确把握竞选过程中的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