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群众》2010,(5):F0004-F0004
4月9日,南京市地税局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税收助力青奥会”启动仪式.推出税收助力青奥会“五个一”服务举措。一是成立一个机构,即服务青奥会专设机构——南京市地方税务局“青奥会税务办公室”,负责青奥会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政策宣传咨询以及沟通联系与协调,为青奥会提供配套的各类地方税收服务。二是打造一支税收服务青奥会核心团队。  相似文献   

2.
网络自拍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网络自拍的起源及表现“自拍”这个词早在1984年便已出现,英文学名为Self-timer,它当时只是指照相机的一种功能,即自行设定拍照时间。这个功能主要是给用户在单独使用相机,又想拍摄自己影像时使用的。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自拍遭遇了网络,于是“网络自拍”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诞生了。早期的网络自拍是指网友利用相机自拍功能将自己的照片拍下,再上传到互联网上,简言之就是“网络”加“自拍功能”。但那时网络自拍并没有流行开来,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技术限制:数码设备价格昂贵、网络传输速度低、没有足够的上传空间;其次,…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0,(5)
<正>4月9日,南京市地税局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税收助力青奥会"启动仪式,推出税收助力青奥会"五个一"服务举措。一是成立一个机构,即服务青奥会专设机构——南京市地  相似文献   

4.
吴兵成 《群众》2014,(9):31-33
<正>精彩纷呈、充满活力的南京青奥会落下帷幕。时隔六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再次来到中国,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与悠久中华文明再度完美融合。国内外政要、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等与现场观众一起观看开闭幕式;五大洲的观众共同分享南京青奥会的快乐;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青年运动员挑战极限、攀越新高,分享青春、共筑未来,参与了5大系列30项的文化教育活动,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在青奥会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5.
《江苏政协》2013,(2):29-29
<正>第二届青奥会将于2014年夏季在南京举办。为进一步提高相关筹备工作的水平,建议:一、进一步完善体育场馆软硬件设施,提升舒适度。南京青奥会主要利用原有场馆,部分新建场馆是临时性的,这样做充分体现了节俭办青奥的精神,但已有  相似文献   

6.
王涛 《中国保安》2004,(8):16-19
“竹影青瞳”,又一个年轻的博客。今年1月5日起,她陆续把自己在某网站天涯社区发表的文字转到社区的个人博客中,并在每篇文字后面贴上自拍的裸照。一个月后,这些图片增长到三四十张,“竹影青瞳”的博客点击率也飙升到13万之多。在引起网络里的轩然大波后,日前,隐身于网络的“竹影青瞳”终于被搬上传统媒体,作为广州某大学老师的“竹影青瞳”感到了舆论的压力。2月23日,“竹影青瞳”在个人博客上发表言论,22日她已丧失了作为教师的身份,并表示不会再在网络公开自己的照片。至此,另一个“木子美”时代宣告结束。曾有人说,博客在中国的全面推广,并被广大网民仿效,应该归功于“木子美”。而此次“竹影青瞳”在网络上的出现,网民们更是纷纷议论:如此反复的刺激,建立在以身体裸露为基础上的个人博客会不会越来越多,难道这就是中国博客发展的方向?日益激烈的讨论正在显示,中国博客的发展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7.
何德剑  ;李欣  ;刘明来 《群众》2014,(10):35-36
<正>组织一场盛大的国际赛事,这是历史赋予南京青奥会组织者的重大责任,也是向全世界展现南京的绝佳契机。南京青奥会组织者秉承"青春活力、参与共享、文化融合、智慧创意、绿色低碳、平安勤廉"的24字办会理念,明确提出了创建"廉洁岛"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创新路径。这不仅是对青奥会工作的贡献,更是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贡献。一、"廉洁岛"创建工作是与青奥会相媲美的另一场赛事。追溯奥运历史,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可以说离不开奥运精神的弘扬。但由于  相似文献   

8.
图闻天下     
1、2014年8月16日,江苏省南京市,2014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举行,奥委会主席巴赫讲话后自拍留念2、2014年8月21日,山东聊城,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在山东聊城人民公园,聊城大学美术学院民俗文化协会的大学生举办“刻纸纪念邓小平”活动,他们把创作的110幅涵盖了邓小平青年、中年、晚年各时期的肖像刻纸作品赠送给市民。  相似文献   

9.
正3月29日,南京市建邺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新一届区政协肩负历史使命踏上履职征程。未来五年,对建邺来说,既是借力青奥会、推动建邺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打造新中心、实现整体跨越的重要关键期。建设河西新城是筹备青奥会和南京转型升级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共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确立了"通过两到三年的奋斗,成功办好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把河西新  相似文献   

10.
支部生活:曾有一个中国游客去意大利游玩,站在高处拍了一张佛罗伦萨的照片,他回国后在无意中惊讶地发现,自己拍的照片与一张画于400年前的油画居然一模一样。这说明了欧洲古城的保护是多么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11.
栗史 《政协天地》2009,(8):47-48
40多年来,我拍了许多照片,有新闻照、风景照、纪念照……大多数照片都镶在一本一本精美的相集里。唯有一张既没有底片,也没有相片的“照片”,却深深地刻在我脑中。不论是什么时候,只要我闭起眼睛,就能清清楚楚地看见这张“照片”。要问这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那得从1964年讲犯.  相似文献   

12.
王家卫轻描淡写地说:“《蓝莓之夜》就是你今天去了纽约,旅行拍了一张照而已。”这是他2007年拍的照片,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叫Elizabeth的失恋女孩。对方的爱情已经结束,而她的还来不及忘却,于是展开一段横越美国的旅程,在不同的城市遇见与她迥异的人,看见悲欢离合的故事,一年后回到原地开始新未来。  相似文献   

13.
死者与打保龄球的“老板”不出吴队长所料,那张照片上的人的确死了。第二天,在刑警队的小接待室里,吴队长给我看的一组照片,出乎我的意料,居然是前些日子死在三木屯北街阴沟里的吸毒女大学生的。见他一脸肃穆,匆忙又出去了,我没敢多问。跟那幅照片不同的是,这组照片是第一时间赶到案发现场的警察拍的,时间大概是深夜,除了面部和上身过度曝光之外,周围的一切全都漆黑一片。这是一张年轻的面孔,活着的时候应该还算清秀,但就是出奇地瘦,死亡又使她的张力全消,惨白的皮肤和肌肉(如果还有肌肉的话)全部抻向后面,显得颧骨突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网络“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的技术日臻完善。这一技术成果被用于政治的倾向愈益凸显,欧洲议会是当今世界各国议会全面运用网络社交媒体新兴技术的领先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08,(6):15-16
“瞧,这是我们前几天到澳门玩的时候拍的,这就是小倩,这是我儿子,这是我和太太。”一见面,“爱心父母”聂伟峰就迫不及待地从信封里掏出一叠照片,高兴地介绍起来。照片里的小倩站在聂伟峰“爸爸”与耿小红“妈妈”和“哥哥”身边,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如果不是之前对小倩的情况有所了解,看到这幸福的一家子的“全家福”,还以为小倩是他们的亲生女儿。怎么会想到其实小倩只是一个孤儿呢?  相似文献   

16.
片片情浓     
喜欢看电影,尤其喜欢看爱情电影。电影可以借来调整心情,爱情电影则可能挽救将逝的缘分,也会开启心底里挥不去、不敢理的回忆。记得《心动》里,张艾嘉拥有一个古香古色的盒子,那是她20年前的初恋情人送给她的礼物。打开,一叠关于天空的照片无声地躺在里面,照片的背后是他的字“这是我想你的时候”——这是每每他躺在天台上想她的时候拍的……这便是爱情。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苗海南生前喜欢摄影,拍了许多照片,有人物的,也有风景的。我小的时候,翻看家中的旧照片,心中很是疑惑,不懂得拍这些风景照片有什么用。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所有父亲拍过的照片由于动乱大都没有存留下来。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陆续收集到了三张父亲的照片。关于这3张照片的收集过程,我曾简要地  相似文献   

18.
周忠丽  ;李天逸 《群众》2014,(8):32-33
<正>再过11天,一场青年奥林匹克盛典将如约而至。再过11天,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将齐聚南京,他们的青春将在这里绽放,梦想将在这里起航。北京时间2010年2月11日,南京取得第二届青奥会承办权,成为继北京之后中国第二座奥运主办城市,青奥会紧张筹办至今已有4年  相似文献   

19.
钱斌 《警察技术》2001,1(4):35-35
在现场勘察中,对痕迹的提取首先需要照相。透明平面玻璃上的双面重叠指纹是一种常见痕迹,其两面纹线相互影响,很难用普通的方法拍得可以比对的照片,一般的做法是先用胶带纸粘取一面指纹后再拍另一面,很容易造成指纹的损坏。利用紫外线进行紫外反射照相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必须具备专门的器材设备,而且操作较为烦琐。本文介绍一种用普通器材就可以在现场中直接拍照的方法——亮度对比及景深缩小法。 笔者发现,在正面光的照射下,透明平面玻璃上单个指纹两面的亮度存在差异,与玻璃接触的指纹表面(反面)亮度总是强于背向玻璃的…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某幼儿园给园内每个孩子制作“儿童艺术挂历”,其中一页画面居然是幼童身穿日本和服、手拔“日本军刀”的照片,背景还配有“太阳”燃烧、散发光芒的图案,然后以每本58元价格卖给家长。一名5岁男孩问妈妈,“我拍了穿和服的照片,会不会变成日本鬼子?”(见2005年1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