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衣食住行等属于物质层面,它的“繁荣”或日“昌盛”,有赖于人类物质创造能力;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等,属于精神层面,它的“繁荣”或日“昌盛”,有赖于人类精神创造能力。物质创造力与精神创造力交互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演进。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邓小平深刻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必需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推动力 ,他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精神动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信念、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三者构成一个统一的、缺一不可的精神动力系统。基于此 ,在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 ,必须“两手都要硬” ,才能发挥中国的优势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都超越资本主义。文章还结合“讲政治”、“三个代表”、国际交流的实际来谈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动力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论艺术否定性的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湖北社会科学》2007,(11):127-129
西方艺术思想史上对艺术否定性的认识经历了传统层面阶段、形式——社会层面阶段和本体层面阶段等三个阶段。传统层面可以分为"再现"和"表现"两个相"否定"的连续过程,它们都是从外部功能上突出艺术与现实的否定性关系;而从19世纪开始,艺术以转向"内"的视角"否定"了传统层面的艺术否定性观念,开创了艺术形式至上的现代主义时代;而本体层面是对前两个层面的哲学总结。可以看到,艺术的否定性不仅是面向现实而言,而且也是面向自身历史构筑的传统而作的持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闻热词     
《时事报告》2007,(6):8-9
软规则 “规则”的内涵涵盖了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社会规则等多个层面,其中的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可以称之为“硬规则”,而社会规则中的道德规范则可以称之为“软规则”。所谓软规则,包括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等,是一种基于道德层面、文化层面,通过多年的文化积淀、文化传承而形成的共同文化取向。在法规、制度、标准等“硬规则”大规模形成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近年来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反映出来的观点和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从基础层面、关键层面、最高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婴雄 《协商论坛》2006,(10):43-45
广义而言,“土地”并不局限于物质层面。“我确定我就是那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而你是我的猎物是我嘴里的羔羊”,仿佛变成了这个转型时代的背景音乐。  相似文献   

7.
倪建伟 《今日浙江》2016,(13):34-35
当下,各种类型的“城市病”影响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不仅包括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器物层面的“城市病”,也涉及某种程度的城市精神缺失等精神层面的“城市病”。从长远和深层次看,后者比前者影响更大更深,更需要高度重视和着力破解。  相似文献   

8.
李道湘 《台声》2000,(11):7-9
“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理论的正确。从其政治层面而言,它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意志,反映了香港、澳门人的回归愿望;从其文化层面而言,它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渴望、对统一的追求,表现了“和而不同”、容纳百川的气概,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 “一国两制”与中华民族追求统一的永恒信念 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到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它顺应了全体中国人的和平统一的愿望和要求,也说明了它符合和适应香港、澳门的实际,同时也适应和符合国际社会和平发展潮流。而从其更…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非主流的甚至是极端丑恶的意识形态,如何在社会层面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灵魂,由于它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更能从社会层面解决当前中国出现的意识形态的问题,所以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推广,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感知、所接受、所掌握,真正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旋律”,推动我们全面小康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0.
湘民 《广东民政》2011,(3):57-58
关于民生问题的性质 对于民生问题,以往人们通常是从经济层面或社会层面看待它,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本月初,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慎重提出,“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发展潮流,正涤荡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物质层面,抑或精神层面。有的学者指出.从时空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时空压缩”的特点。即在当代中国社会,传统、现代和后现代这两个不同的东西,已压缩到一个同一时空之中.  相似文献   

12.
曹瑜 《传承》2010,(9):152-153
人们的审美可以分为四个层面:技术层面的审美、社会经济层面的审美、精神层面的审美以及宗教层面的审美。它们由表及里,逐渐指向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逐渐回归美的本质。前两个层面的审美更多的是关注审美对象,是世俗的,而后两个层面的审美则主要审视主体的精神,是超俗的。  相似文献   

13.
人们的审美可以分为四个层面:技术层面的审美、社会经济层面的审美、精神层面的审美以及宗教层面的审美.它们由表及里,逐渐指向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逐渐回归美的本质.前两个层面的审美更多的是关注审美对象,是世俗的,而后两个层面的审美则主要审视主体的精神,是超俗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以前曾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博客和书教人做点心,直到有一天,忽然解开了这个结:食物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存在,它们还具有某种超越性。那几天我无法自拔地想念武汉的早点“豆皮”。说起来,豆皮的原材料很简单:  相似文献   

15.
张占斌 《小康》2007,(1):34-35
“省管县”已经由学者讨论层面逐渐走入国家政策层面目前我国行政层级包括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政府、县政府、乡镇政府,共五级,可以说是世界上行政框架层级最多的国家。事实上,我国《宪法》并没有把市作为一个行政层级,严格意义上说市管县是不合《宪法》的。但历史地看,这种  相似文献   

16.
隋唐时期对社会层面的控制很严。除了对世族豪门、庶族及其知识分子、广大农民控制外,隋唐政府对兵士、僧尼、商贾、手工业工人及归附的“化外人”,也多方进行管理,尽力控制在政府权力范围以内。另外,对城市居民生活秩序的控制也是很严的。  相似文献   

17.
我一直在行走。前不久刚去了台湾、香港和澳门。走来走去有个很大的好处,能知道宏观层面上我们的文化犯了什么病。工业需要减排,身体需要减肥,心理需要减压,“减减减”,这个“减”已成为现实中一个重要命题。而过去我们只知道“加加加”。对于当代人来说,大量信息挤压着你,多种文化触碰着你,但文化有臃肿的部位,像脂肪一样,去掉它,生命力才更强悍。  相似文献   

18.
《协商论坛》2009,(8):36-36
图腾,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而在今天,人们对“图腾”的理解在于精神层面,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不可能根本改变各级地方官向上负责而非向下负责的制度,仅仅在技术层面作修补,故始终无法突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改朝换代循环,而“知县害民”也因此成为帝制时代不可能解决的政治难题。  相似文献   

20.
李贵明 《中国减灾》2009,(12):32-33
近年来,吉林省民政厅认真贯彻“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新时期救灾工作方针,从体系层面进行整体设计,从制度层面进行开拓创新,从支撑层面逐年增加投入,突出以民为本、注重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各项救灾应急工作,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灾民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