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方政府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功能实现部分,推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和关键所在。从现阶段的实践层面来看,地方政府治理还面临着一系列亟待克服的现实困境,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模糊不清的治理理念导致地方发展主义盛行;权责失衡的治理结构引发治理效率低下;一手独拍的治理主体难以有效应对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有藉于此,要建立协商型的民主治理机制、构建以分权为导向的市场化合作治理模式、发展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治理途径,以此实现地方政府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过去二十年中全球政府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一个最重要趋势是建立和加强地方治理运动。要求增加政府回应和政府责任,同时要求政府与许多国际组织和慈善组织协同工作在这一运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运动的历史足迹可以追溯到比过去二十年更久远的年代。事实上,在罗素和托克维尔的著作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对于发展强有力和有效的地方政府给予了很多关注,并且认为建立和发展强有力和有效的地方政府是建立和发展民主的治理进程中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较高的契合性,从农村基层的协商民主和乡村治理角度来考察,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目前,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立法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健全、村民代表和人大代表与民意代表关系冲突等问题,应进一步通过完善立法、健全机制、构建人大代表与民意代表和谐协商的新机制等途径实现基层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理论强调各治理主体在尊重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对话,遵循公开性、平等性、包容性等原则,认为决策是基于理性的公共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理论与构建多元化地方治理结构的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因此以协商民主理论为指导,构建多元化的地方治理结构,有利于实现地方政府与市场、公民社会以及公民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是实现地方治理高效性与持续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民主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之一的协商民主,在制定公共政策、保持社会稳定和政治合法性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目前,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还存在环境困境、主体困境、标的困境、场域困境及工具困境,因此,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6.
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包含着民主的要求。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政治治理功能,有助于扩大政治开放性;具有文化治理功能,有助于促进多元文化共生;具有社会治理功能,有助于增进社会和谐;具有生态治理功能,有助于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末,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国家悄然兴起。协商民主作为民主化进程中一个新兴范式,其内涵、特点等仍饱受争议,学界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仍存在一些共识。然而,在中国,协商民主这个所谓的舶来品,早就有它的存在形式。同时,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一环,其在治理体系现代化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进一步地促进协商民主建设,以期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权责清单制度契合了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性机理,是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的价值选择。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权责清单制度实践方面做出积极探索,现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从实际运行角度来看,仍然存在政府公职人员对权责清单重视程度较低、社会组织及公众参与程度较低、权责清单制度实际落实情况不透明、权责类别分类不科学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权责清单制度有效落实,未来我国地方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应从建立权责清单+激励约束清单"双单并轨"机制、培养社会组织及培养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加快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9.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现代民主治理模式,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协商民主视阈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体现:从治理理念上来看,它是理性化治理;从参与主体上来说,它是多元化治理;从治理机制上来看,它是法治化治理。沿着协商民主视阈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中国应该转变国家治理理念,寻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善治之策。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对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测度。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级市政府的治理现代化程度从某种层面上表征了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本文以内地所有292个设区地级市为样本,建立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测度指标体系,运用标准离差与指标法测度2016年地级市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具有3个主要特征:一是,我国东、中、西、东北等区域之间地级市政府治理现代化推进程度不均衡,各地差异明显,从高到低排列,地级市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分布趋势;二是,个别来自中部及西部的地级市,其治理现代化水平很高,成为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一大亮点;三是,地级市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因此,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需要综合施策:既要积极借鉴东部等地区推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共性经验,又要充分发挥治理现代化水平较高地级市的示范作用,还要加快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一系列政治报告,都非常重视民主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民主建设与环境治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民主对环境治理的作用取决于许多因素。民主通过选举、审议和参与,表达了公众对政府和企业环境行为的意见,从而影响到环境治理的效果。要研究民主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作用,需要重视公众的环境意识、民主制度真实效果和民主制度的运行机制对环境的作用,同时,也需要重视司法制度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协商民主”是多元共同治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指各相关协商主体通过公共协商参与高校各项决策的过程.目前我国高校的“协商民主”仍处于自发状态,发展得不够充分.高校“协商民主”的基本特点是“协商”的主体范围具有变动性,主体选择具有适切性,协商方式具有灵活性,作用发挥具有易中断性.基于这些基本认识,在高校内部“协商民主”的建设中,“协商民主”的主体范围的确定可遵循“平行和向下兼容原则”,主体选择可遵循“临近利益相关者原则”,协商方式可采取“广谱式协商”,并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建立“协商民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治理就是贫困治理,国家实现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即为不断减缓贫困程度或者消除贫困的过程。在大格局扶贫工作中,湖南统一战线通过维护稳定贫困治理环境、加强贫困治理民主监督、汇集多方力量参与贫困治理等形式,以贫困治理的成功实践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监狱治理现代化包含监狱治理能力和监狱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监狱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包括监狱治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专业化等方面。从价值判断、制度优化、功能发挥、理论建构、实践理性等维度进行分析,才能充分揭示监狱治理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法治化是监狱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实践理性是监狱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科学化是监狱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规范化是监狱治理现代化的追求,专业化是监狱治理现代化的途径,监狱制度的优化是监狱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相似文献   

15.
国家治理是国家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遵循一定的治理价值取向,对全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规范、支配和控制的活动过程;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宏观上统筹各个领域治理,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使之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能力。国家治理具有主体多元、方式多样、过程多向互动、结构稳定平衡、价值多元等特点。国家治理能力既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的绩效,也间接影响着国家的综合国力。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主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制机制现代化、国家治理法律法规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方式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6.
国家治理体系构成及其现代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治理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几种国家治理模式。从结构和制度两个角度解析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及内容,剖析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是人治走向法治、独治走向共治、管制走向服务、全能治理走向有限治理、专制治理走向参与治理、封闭治理走向开放治理、官本治理走向民本治理、结果治理走向程序治理。  相似文献   

17.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依法治国"是什么关系?本文基于国家盒子里的系统分析,在考察和概括现代国家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主要标志,认为"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核心主题具有标志意义,它表明执政当局对现代政治文明核心价值的认知和认可,也展示了执政党将中国国家治理纳入法治轨道的决心,同时预示了中国政府将把法治建设作为下一步改革重点的政策方向。作为对中国政治的一种观察,文章还提醒,尽管"依法治国"令人鼓舞,但要真正实现法治的有效运转,中国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相似文献   

18.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要求是治理主体对于公共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亦即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衡量标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和重要保障,必须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自觉守法等法治化途径加快法治中国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当前,"治理"这个词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思维体系、话语体系和制度体系中的核心范畴;所谓"治理体系",是指国家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进行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它是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由政府主导、公民参与、社会协同的良性互动过程,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包括保障公民权利、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执政能力这三个最重要的治理系统,本文只阐述政府公共行为系统;所谓"制度现代化",就是一个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其制度文明的萌生、成长和成熟的现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