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农问题”尤为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秩序,二者统一于“和谐农村”的命题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农村秩序的稳定;反之,农村秩序的稳定能够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社会资本”。虽然,农村秩序受到制度的制约,但其也深深地根植于农村社会的“秩序文化”,考察近现代农村社会“秩序文化”的流变,能加深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商务部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实施“乡镇建连锁经营超市、村社建便民放心商店”的农村市场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双建工程”)。现就实施农村市场“双建工程”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实施农村市场“双建工程”的重要意义实施农村市场“双建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实施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重要举措。实施农村市场“双建工程”,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增强消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利于城市商业带动农村商业,建立起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实现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文化”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命题,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当十分重视农村文化的严峻现状,准确把握农村文化的科学内涵,有效展开农村文化“人化”和“化人”的双向过程。  相似文献   

4.
赵建 《青年探索》2009,(3):43-48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我国学术界早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已开始关注并进行研究,其重点主要集中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问题、人生安全问题、监护人类型问题等方面,并由此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从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出发,通过对重庆市开县X村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对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厌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06,(11):49-49
山西省平陆县民政局杨引鸿认为,加强农村“两委”干部培训,是抓好村级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当前,有的农村“两委“干部能力素质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各级领导着眼农村的长远建设和全面发展的全局.着力解决农村“两委”干部按制度抓建设、执政为民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农村“两委”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农村工作头绪多、个人农活繁忙.农村“两委”干部真正坐下来看书学习的时间较少。在进行农村“两委”干部培训时,首先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作为农村“两委”干部学习培训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11,(6):23-25
安徽省是农村劳务输出大省,总人口6700万,其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50万人。针对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亲情缺“慰”、生活缺“助”、心理缺“疏”、学习缺“导”、安全缺“护”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相似文献   

7.
嘉兴市各级政府从农村发展的大局出发,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真抓实干,把农村消防工作与打造“平安嘉兴”紧密结合起来,以建设“城乡一体化”为载体,不断探索农村消防工作新路子,坚持不懈地开展“消防知识进农村、消防队伍进农村、消防设施进农村、消防技能进农村”,预防和减少了农村火灾,特别是农村重大火灾的发生,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农民生产、生活安全环境也得到改善。嘉兴市与时俱进 真抓实干 建立农村消防工作新机制@毛旭斌 @诸佳伟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再一次将中国农村发展问题推向前沿,笔者在2005年即提出的农村“就地现代化”概念也随之成为一个热词。对农村“就地现代化”的探讨面临着一个重要认识误区:混淆时间向度上的“现代化”与空间向度上的“城市化”、纵向历史尺度上的“现代农民”(现代化)与横向空间尺度上的“城市市民”(市民化)。于是,农村“就地现代化”也被一些学者解读为“市民化”“城市化”取向的“就地现代化”。虽然也有学者坚持使用农村的“就地现代化”概念,但用工业化、城市化、市民化来探讨“乡村振兴”也仍然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研究取向。笔者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应该从“乡村振兴道路”高度来认识,按照农村“就地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民化“两条腿”走路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因此,必须特别强调的是:笔者论及的农村“就地现代化”所研究的“乡村振兴”,其阵地是乡村、主体是乡民、主导是政府、主助是全国、主道是就地实现的现代化、目标自然是城乡统筹的全国全面振兴,而不应该只用工业化、城市化、市民化的单一取向来谋划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农村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业的弱质特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艰巨性、农业现代化以及建立以工促农机制的内在要求的现状,决定了要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必须选择农村工业化这一发展路径。而推进农村工业化,应着重抓好“特色”、“集聚”、“园区”、“互动”、“扶持”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市县传真     
东兰:“五种职能”打造农村市场“绿色通道”东兰县充分发挥登记、商标、合同、协会、监管“五种职能”,积极扶持农村新型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为农村市场主体发展打造了一条“绿色通道”。强化登记职能,吸引农村市场主体宽泛准入,方便了农民进行融资、购销、签订合同莘业务开展。目前,东兰县  相似文献   

11.
黄朝光  陆勇 《今日浙江》2009,(24):52-52
建德市农村民警与农村人口之比为1:3124。为弥补农村警力不足,做好农村维稳工作,2008年7月开始,建德市公安局在农村创建了“在村、在家、在服务”的“驻村协勤”工作模式,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警务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临邑县针对农村救济对象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救助,实行“两证、两卡,两统一”的农村社会救济新举措,对全县农村常年特困户、灾民贫困户和农村五保对象全部予以保障。 “两证”,即农村灾民特困户救助证、农村五保证;“两卡”,  相似文献   

13.
<正> 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已在全国农村各地相继展开,中央八中全会已将它列入党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日程,它既不同于60年代的“社教运动”,也不同于70年代的“路线教育”,而是在党领导下的一次自我教育活动。如何把“社教”活动组织好、开展好,解开农村干部、职工群众的思想“扣子”,解决农村中的疑难、热点问题,改变农村双层经营中集体服务功能“腿短”的局面等,这些都是“社教”应当注意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社教”不可“空教”,要在联系农村实际上下功夫,干方百计提高“社教”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苏昌选 《当代广西》2008,(19):37-38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级党组织的“班长”,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头人”。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党支部书记为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一批年富力强、勇于开拓、有组织能力的年轻骨干被选为村“两委”成员。  相似文献   

15.
段笃屏 《山西政报》2006,(10):34-34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和难点在农村,与农村经济相伴随的是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因此,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农村”论“农村”.就“增加农民收入”论“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从根本上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找到适合农村经济现状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政策思路,在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工作机制和经济体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在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6.
知名农村问题专家何开荫曾深有感触地说,要透析“三农”问题,再难找到比安徽更具说服力的“活标本”了。从发轫于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到肇始于安徽、成熟于安徽的农村税费改革,农村改革的“安徽模式”一次次走向全国,造福于中国农村。如今,安徽又超前一步,站在了被称为改革“第三波”——农村综合改革的潮头,使安徽农村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第三波”改革的矛头直指农村的上层建筑:重塑乡镇的布局与功能,以“效能革命”探索农村工作和县乡运行新机制,以转换政府功能创新乡村管理体制,努力打造“农民想要的政府”。作为“第三波…  相似文献   

17.
赵龙英 《岭南学刊》2022,(4):116-122
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教育载体,农村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贵州农村图书馆建设项目为例,农村图书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既有服务路径包括层层递进式、村校合作式与教育供给式三种,其困境及成因可以归纳为层层推进式服务路径难以满足公益性需求、村校合作式服务路径难以做到因地制宜和教育供给式服务路径往往政府管控过多。化解农村图书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应形成“图书馆基金会+政府+农村图书馆”式服务路径、创新“农村图书馆+高校”合作式服务路径、建立“总分馆”式服务供给模式、优化“农村图书馆+道德讲堂”的服务路径和构建“农村图书馆+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机制服务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资源的低度资本化引致了城乡资源配置失衡,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资源资本化是与在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相适应的战略选择,适度的农村资源资本化不仅能引导城乡资源合理配置,同时也是驱动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本文从土地、房产、人力、文化和生态等角度分析了农村资源资本化所带来的四种效应:经济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城镇化效应和外部效应。然后从农村土地、金融环境、文化、生态和科技创新等角度分析了当前农村资源资本化的存在的障碍,据此提出了“土地要素跨区统筹”、“离土不离权”、“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激励”和“文化和生态资源融资租赁”等一系列推进农村资源资本化的政府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大农村地区青年的权利状况不容乐观,还处于社会关注的“边缘”地带。在“应然”、“法定”和“已然”三个不同的层面,农村青年的权利现状都存在缺失问题。本文深刻剖析了农村青年权利缺失的现状、原因,认为赋予农村青年权利是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农民、农业、农村和城市化问题,历来都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1979年初,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开会通过了实行大包干、分田到户等三条章程,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从此,如火如荼的农村改革席卷神州大地,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脱离了农田耕作劳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打破了“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格局。以农村改革和乡镇企业为动力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又打破了“农村—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