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刑事再审程序是对已生效裁判是否符合正当性、合法性要求的重新审视的司法程序,是追求刑事诉讼活动根本宗旨的体现.在中国司法改革进程中,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是关系维护基本人权和保障法律尊严的重要举措.刑事再审中的启动程序是其重中之重.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关制度和理念,在我国现有国情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完善我国再审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2.
现代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即刑事司法协助的方式逐渐增多;立法规范得到迅速发展;国际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刑事司法协助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日显重要;人权保障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刑事司法协助的程序日趋简单化。  相似文献   

3.
唐治祥 《理论月刊》2010,(3):117-121
作为一项基本的刑事司法政策,"宽严相济"在刑事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应得到一体遵循。在刑事诉讼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当坚持"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并重"、"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等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4.
从起源看,人权是强制性国家权力的对生概念。虽然人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今天有很大发展,但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仍保持着其最初的品质。刑事审判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人权保障在其间有其特殊表现:人权内容最主要的是基本诉讼权利,人权主体主要是指刑事被告人,人权保障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对国家追诉权力的抑制。认识到刑事审判中人权保障的特殊性,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宇冠 《人权》2006,(1):30-32
刑事司法涉及人的基本权利,如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和隐私权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刑事程序法为保障的刑事司法人权保障机制。但是,刑事司法人权保障机制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一、完善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虽然都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原则,但在现有的司法体制下,法院和检察院未能做到独立地司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针对这个问题,国家…  相似文献   

6.
谢满根 《前沿》2012,(18):60-63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主要涉及人权保障与预防和控制犯罪两个方面.我国2012年3月14日修改的刑诉法确立了完整的审前羁押审查制度,将技术侦查和“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写入了法律,加强了对证人和被害人等的司法保护,设立了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这些新增的内容使我国刑诉法与上述两方面的国际刑事司法准则进一步接轨了.由于司法环境和司法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这些新增的规定中有些内容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人权司法制度改革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司法话语体系为指引。如何构建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人权法治保障的人权司法话语体系,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作为前提,坚持符合国情和遵循司法规律相结合,创新以人权司法观统筹司法秩序观和司法公正观的司法价值体系,完善在刑事、民事等领域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性建设。落实在实践中,应构建相对独立的司法管辖制度,重视陪审制度改革,优化审判权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8.
为回应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检察机关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侦查监督检察职能。在审查逮捕环节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实施捕前诉讼和解制度、运行轻微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在职务犯罪侦查监督中引入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契合点,树立监督制约观、程序监督观、人权保障观以及全面监督观等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侦查监督新理念;完善侦查监督制度立法,实行逮捕与羁押分离制度与司法审查制度,强化检察机关对立案、侦查行为的法律控制权,赋予检察机关刑事侦查引导权、有限代位侦查权、监督实效保障权,以促进侦查监督实质化。  相似文献   

9.
王晓晨 《公安教育》2003,(11):48-49
侦查程序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刑事程序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两种利益最容易发生冲突的阶段,是最能反映一国刑事诉讼控制犯罪的能力与人权保障程度的阶段,也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环节。人们对刑事诉讼的价值观决定了对侦查程序的价值取向。然而长期以来,侦查程序在我国法学界一直受到不应有的忽略,真正从理论上展开系统研究的甚为少见。[1]因此,关注与思考侦查程序的价值,并以侦查程序的形式正义为探索背景,对侦查程序的价值取向进行逻辑思考已成为当前刑事司法改革的当务之急。一、我国侦查程序的价值所隐含的内在逻辑问题的探讨关于…  相似文献   

10.
王春 《前沿》2009,(7):56-61
刑事证人权利的保障不仅是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需要,而且是实现宪法规定的人权保障和促进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现行立法未能给证人的权利提供实质性的保障,是导致刑事证人拒不出庭作证或作证后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因此亟待重构我国的刑事证人权利保障制度,明确证人保护的机构、对象和范围、措施以及保护程序等,以强化对刑事证人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