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陕北安塞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炭窑坍塌光荣牺牲。三天后,毛泽东怀着对普通士兵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亲自参加了张思德的追悼大会,并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毛泽东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他虽然没有牺牲在抗日前线,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毛泽东 说: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亲自参加了他 的追悼大会,发表了永远闪耀光芒的演讲。平凡而伟大的张思德,成为“为人民服务”的代 名词。  相似文献   

3.
能否密切联系群众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党面临的重大考验。苏联失败,脱离群众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44年,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1945年,又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深刻完整地阐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  相似文献   

4.
正每次佩戴党徽看到上面刻着的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时,我就不禁想起与它有着密切渊源的张思德同志。1944年,张思德在挖窑烧炭时突遇坍塌事故,为救战友而壮烈牺牲,年仅29岁。毛泽东专门指示要给张思德同志举办追悼会,并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会上,他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高度评价了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张思德在他短暂的11年革命生涯中,  相似文献   

5.
1944年,毛泽东写了一篇纪念普通战士张思德的文章《为人民服务》。以后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惟一宗旨,并成为全党和中国人民广泛传诵的一个口号。 其实,早在这之前,毛泽东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39年2月20日晚上,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针对陈伯达的文章《孔子的哲学思想》写道:“关于孔子的道德论,应给以唯物论的观察,加以更多的批判,以便与国民党的道德观(国民党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6.
梁柱 《前线》2013,(12):125-127
1944年9月5日,中共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不幸牺牲。毛泽东在中直机关举行的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学习和发扬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为人民服务”这一高度的思想概括,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党建》1994,(9)
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徐洪刚张思德,中共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组织派张思德到安塞烧炭。9月5日,因炭窑崩塌,不幸光荣牺牲。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了“向为人...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19):17-18
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在党内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在张恩德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从此,“为人民服务”为全中国人民所记诵,也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唯一宗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代名词。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为人民服务”正式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1936年,  相似文献   

9.
为人民服务 这个口号在中国共产党中影响时间之长久,仅次于“中国共产党万岁”,并发展成为党的宗旨。它源自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纪念张思德》演讲稿中的一句话。张思德生前系中央警备团战士,1933年参加革命,任劳任怨,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由此而兴起了学习张思德活动,为人民服务是从学习张思德这个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共和国成立后,它被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座右铭和行动口号加以使用。文革期间、曾做成金属牌子挂在胸前。在不少地方至今还可以看到这个口号和标志牌。  相似文献   

10.
张思德是一个极其普通而又平凡的人。尽管牺牲时只有29岁,但张思德却让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之动情,写下了光辉篇章《为人民服务》。一篇流传60多年的《为人民服务》,令人深思,催人前行。至今,当人们捧读《为人民服务》时,张思德身上体现的那份为追求革命事业成功、为人民谋求利益的执著信念、无畏精神无不令人感动。感动并非因为一个人做了多大的事情,而是平平淡淡之间体现出的一种乐观向  相似文献   

11.
1944年9月6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隆重集会,沉痛悼念因公牺牲的普通一兵张思德同志。毛主席作了《为人民服务》的即兴讲演。他称赞:“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确实,张思德是一位令人永远怀念的人。  相似文献   

12.
正1944年9月5日,29岁的张思德在安塞县烧木炭时,因炭窑突然崩塌不幸牺牲。毛泽东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献了花圈,并发表了演讲,题写了"为人民服务"的题词。从此,"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响彻中华大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张思德成了一个重于泰山的名字,成为四川人引以为荣的骄傲。然而,另一段毛泽东和朱德亲笔为严炳武题词的佳话长期以来却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严炳武也是四川娃,也是青年时代参加红军,也曾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背柴背木炭,因成绩卓著评为"特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追悼张思德的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发表已经70多年.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也已家喻户晓,超越时空,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大家知道,张思德是1944年9月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的;然而人们很少知道,张思德还是一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他在长征途中英勇奋斗的模范事迹,同样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张思德精神的内涵: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二是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是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张思德精神的历史意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张思德精神的时代价值:一是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念;二是必须在工作上大力贯彻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三是必须在作风上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5.
张思德,中共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组织派张思德到安塞烧炭。9月5日,因炭窑崩塌,不幸光荣牲牺。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牲牺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在中央直属机关召开的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1,(2):44
开拓性的事业需要坚定的信仰北京市密云县上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张卓毅2010年4月,我在延安参加了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会后,我与全国200多名大学生村官共同站在张思德塑像前,集体大声朗读《为人民服务》,那种感受至今让我震撼不已。  相似文献   

17.
胡鹏  周景红 《党建》2011,(12):46-48
67年前的9月8日,在革命圣地延安枣园广场,毛泽东为纪念因公牺牲的普通警卫战士张思德,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  相似文献   

18.
正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备团为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如今讲话已过去整整70年,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当年,毛泽东的讲话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关方面把讲话整理成《为人民服务》的文稿,经毛泽东审阅后正式出版,随即全国掀起了"向张思德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热潮。  相似文献   

19.
黄建国 《新湘评论》2005,(4):8-11,58
早在1944年,为了悼念一位名叫张思德的普通共产党员,毛泽东同志以“为人民服务”为题作了一次演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次演讲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照亮着当代共产党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60年前,一位名叫张思德的普通战士,在陕北安塞的深山里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主席不仅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而且在会上发表了光耀千古的著名讲话《为人民服务》。几十年后,张思德作为新时期我军重点宣传的英模人物之一,荣居“中国人民解放军七英模”之列。2004年,适值纪念《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和张思德同志牺牲60周年之际,陈惠方、廖可铎新著的《张思德传》,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张思德的生平事迹,启发和引导我军青年官兵和广大青少年发扬革命传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无疑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