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王成财 《法制与经济》2009,(24):138-138,F0003
在西方经典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对正义进行了严密、深刻、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他以个人天赋论与分工论为前提,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双重实现,构建一个哲学王统治的人治式的乌托邦,达到社会的和谐有序。正义乃成为《理想国》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古希腊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的正义观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法律方法上的西方经验 从西方法学史看,人们对法律方法的总结与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几乎创造出了后世应用的所有法律方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这方面的鼻祖。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向人们展示了苏格拉底使用的“辩证法”(即对话或问答的逻辑),苏格拉底使用这一方法来探讨正义等法哲学问题,这表明法律方法在古希腊的哲学沃土中开始萌芽。这时的“辩证法”仍比较“原始”,带有“诸方法合体”的特点,其中主要包含定义法、反证法以及归谬法等逻辑方法,同时还包括了修辞术等论辩方法。 理论中独立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对柏拉图的理想国理论进行初步的考察.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对他理想中的国家蓝图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包括阶级划分、统治者的品质、教育、家庭生活等诸多方面。理想国乃柏拉图理念论哲学的产物,然而作为"理念",它却与当时希腊的一个实存国家——斯巴达极为相似,甚至可被认为是对这个实际国家的描述.我们很难对柏拉图的国家理想作出现代意义上的评价,然而作为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其中蕴含的政治学、社会学的意义则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的《理想国》在总体上可以被视为一部阐释正义的著作。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以对话的方式,结合当时在社会上盛行的几种正义概念,阐述自己对正义的理解。他以个人天赋论与分工论为基础,先探讨了国家正义的意涵,在国家正义的框架下,又对个人正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探讨正义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实现社会和谐有序。本文拟从柏拉图提出正义观的背景入手,介绍柏拉图对三种正义观念的分析以及其正义观的内涵,最后是笔者对柏拉图正义观的内涵思考。  相似文献   

5.
《理解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浓缩了杰拉西莫斯·山塔斯教授(GerasimosSantas)在大学中教授《理想国》半个世纪以来的全部心得,在这部著作中他围绕柏拉图关于城邦的正义、个人的正义的论述进行了解析,并指出柏拉图对雅典民主的批判并不毫无依据,是有其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6.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理想国的哲学基础是公民三等说,其法哲学基础是正义论.柏拉图的国家正义论对后代政治思想与法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古希腊圣贤,“精神恋爱”的鼻祖,认为同性之间的爱慕为世间最高级的情感形态。在其不朽著作《理想国》里论及婚姻时曾说,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共产、共妻、共子。81岁的时候,在一次婚宴上兴高采烈谈笑风生之际溘然长逝。  相似文献   

8.
法治的前提     
刘太刚 《法学家》2002,(5):63-67
现代法治理论的最初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尽管柏拉图在早期著作《理想国》中倡导贵族政体即贤人的人治,反对民主制和法治,但在其晚年的著作《法律论》中却转向法治主义。其弟子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则明确指出:法……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与孔子分别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中西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二者在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不乏区别。本文主要以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孔子思想的集大成者《论语》作为理论出发点,对二者在教育思想上的异同作一些比较分析,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在西方,柏拉图最早在自己的著作中对宪法学有关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考,这些思考构成了西方宪法哲学的童年.  相似文献   

11.
李亚美 《法制与社会》2010,(11):282-283
随着中共十七大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今日之中国不断努力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蓝图,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社会”,其实这种理想社会的构想早巳孕育在作为西方精神家园的古希腊哲学思想中。作为建立这样一种社会的典型代表柏拉图在其巨著《理想国》一书中展示了他构建和谐正义之邦的强烈愿望。柏拉图所构建的理想国其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团结、正义、和谐的国家,它具备智慈、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品质,不同的成员有其不同的天性和性格,在城邦中适宜从事不同的适合自己天赋和品质的职业。这样各安其位,实现个人正义和个人灵魂的和谐,人人做到这样,从而构成和谐城邦。柏拉图理想国的构建理念对当今推进我们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对柏拉图的理想社会的和谐思想作简要的梳理和概述。  相似文献   

12.
思想史上长期把柏拉图看成乌托邦的鼻祖,而历史上学者把柏拉图视为乌托邦主义者,并纷纷效仿。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是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政治产物,同时也是对其老师柏拉图《理想国》的理想主义政治反思的成果。本文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认识和学习,对其政治思想异同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探讨古希腊哲学的历史分期和主要特点问题,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把希腊哲学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早期希腊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中期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晚期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之后诸派哲学),这样的历史分期更加有利于我们细腻的了解各个阶段古希腊哲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关注对象,并对古希腊哲学的主要特点研究奠定下了夯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是西方社会第一个系统论证正义问题的思想家,而集中反映他的正义思想的著作就是《理想国》。书中将正义分为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二者都强调了理性和秩序的重要性。本文先对柏拉图的由国家正义可以推导出个人正义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试探析这种正义理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连朋 《法制与社会》2010,(22):279-280
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追求的目标之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思想史上的两位巨人,一个是理想主义者,一个是现实主义者,二者对正义建立的基础和实现的途径观点各异,而对于正义的体现又有着一致的观点。本文指出从其代表作《理想国》和《政治学》研究其正义观,进行比较分析,对于研究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观点认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建了一个乌托邦国家,他强调哲学王统治,轻视法律,反映了他反民主的人治思想;后期他培养哲学王失败,才转而在《法律篇》中表达了对法治的诉求。本文从柏拉图生活的时代背景去理解他的思想,得出了和传统观点不一致的看法。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社会混乱、道德沦丧,怎样把握真理,消除智者意见的不良影响,是柏拉图关注的焦点。因为,只有符合真理的政治法律制度才是正义的,才能使社会秩序稳定。因此,我们理解,柏拉图一生一直是在为民主法治构建理论基础,晚年他感到自己没有精力在理论上继续开拓时,才将理论转化为制度,以期后人沿此方向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先验的"理念"为哲学基础,建构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政治伦理模式。这种模式的道德本体论倾向使其为了城邦的稳定而压制个性、创设出一系列事实上不平等但符合"正义"要求的关系并期望能将城邦在"小国寡民"的状态下运行,从而使其自身成为了社会自由、平等与进步的阻碍。  相似文献   

18.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它深刻地诠释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本文从历史性与现实性探讨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优生节育思想的时代进步性、历史局限性以及其社会现实意义,体现了柏拉图对人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初步探讨,这对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有一定参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虽然柏拉图的《理想国》涉及到了很多主题 ,论及了很多问题 ,但我认为书中所涉及到的一切都是在围绕国家的统治问题进行 ,《理想国》一书说到底就是柏拉图为保障他的理想国家的长治久安而进行的规划 ,全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国家统治观。柏拉图在国家统治问题上 ,实行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少数统治多数的策略。他把国家当作一个有机统一体 ,认为组成国家的每个公民都只对国家有机体起单一特定的功能。国家的性质由公民决定 ,有什么样的公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要想实现理想的国家就必须从公民抓起。而公民又被心灵统治着 ,有什么样的心灵才会产生什…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通常认为,规则是理性的产品,并认为这种观点的肇端为柏拉图.但在柏拉图的著作中,规则中却是充斥着大量的非理性因素.柏拉图的《吕西斯篇》、《斐德罗篇》揭示了规则中人与人之间的爱欲,《理想国》则把这种爱欲规则上升到城邦与人之间的爱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