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暂时性措施的单一钉住汇率制度在中长期中必将为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取代,而目标区汇率汇率制度是人民币合意的退出战略,文章就目标区汇率制度的建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人民币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升值压力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成为了中央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在此探讨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渠邕 《时代法学》2007,5(3):90-100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及汇率制度选择问题成为国际经济中的持续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中国经济已经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人民币汇率及汇率制度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长期面对的常态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不应仅限于以往研究中的币值低估与否,是否违反相关国际公约等方面的单一研究模式,而需要在相关国际法框架下,从经济、政治及国际法等多角度加以综合研究,以制定相应的长期应对策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内法上相关制度的完善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变化分析了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并结合这些影响因素,对未来人民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的预测,同时还探讨了汇率变化对我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韩龙 《法商研究》2012,(4):50-58
代表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新一轮进攻狂潮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舍弃汇率操纵,而倚重汇率偏差,并将汇率偏差等同于出口补贴或倾销。但是,在现有国际法律制度中,汇率事项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及其授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辖制,除复汇率之外的汇率事项并不属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调整的范畴。因此,衡量汇率偏差合法与否应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相关规定。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并没有涉及汇率偏差的规定,200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的《对会员国政策双边监督的决议》虽然对汇率偏差有所规定,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美国对人民币的汇率偏差指控实际上是缺乏法律依据的。美国将汇率偏差等同于出口补贴或倾销的主张,也因汇率偏差指控不能获得国际法律制度的支持而尽失根基,实际上是让中国遵守超越国际规则的美国国内法。  相似文献   

6.
GATS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影响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要看到我国遵照国际规范所选择的现行汇率制度──即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14条第2节的义务,实行经常项目自由化;对资本项下的货币自由兑换进行限制或管制并不与我国在加入WTO时所作的金融服务的承诺相冲突。二是同时应该注意尽管不冲突,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通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最终影响我国目前汇率制度的稳定,因此要适时调整我国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纷争在美利益集团的压力下由民间上升为政治、继而法律化,汇率制度有史以来第一次可能成为WTO审查的对象。WTO有两类规则可能被援引:一是GATT中禁止操纵汇率条款,另一是SCM中的禁止出口补贴条款。一国采低估本国币值的固定汇率制度,从形式上看符合出口补贴的构成要件;但是汇率属贸易与货币相互重叠与冲突的领域,应优先适用IMF规则,而不能适用出口补贴规则。因此,在WTO领域挑战人民币汇率多半是要失算的。  相似文献   

8.
杨松 《中国法学》2012,(5):181-190
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焦点,特别是美国参众两院先后通过关于汇率改革法案,不断质疑人民币汇率政策。汇率主权是国家货币主权的应有之义,主权国家有权决定并且改变本国的货币价值,不受其他国家干涉。一些国家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指控,如汇率操纵、汇率偏差、或者是构成"出口补贴",都可以从法理上看到漏洞。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则不足以判定人民币汇率违反国际义务。中国政府应该在坚持货币主权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灵活的法律手段解决人民币汇率争端,促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寻求国际合作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范晓波 《法学杂志》2012,33(8):97-101
2010年9月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试图通过修改其1930年《关税法》,授权主管机关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本文分析了该法案出台的背景,简述了其主要内容,并剖析了其立法动向,指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对美中经贸关系十分重要,以立法干预贸易是非常危险的动向。  相似文献   

10.
韩龙 《河北法学》2013,(1):11-23
标志着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掀起新一波进攻狂潮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以汇率偏差指控为支点,重心在于将汇率偏差等同于出口补贴。抛开汇率偏差在现有国际法律制度中应由《IMF协定》及其授权的IMF辖制姑且不论,即便依WTO有关出口补贴的规则来审视,汇率偏差及其针对的人民币汇率不仅不在《SCM协定》规定的财政资助和收入支持涵盖范围之内,也没有授予中国出口产品和出口商以利益,而且人民币汇率安排是出于广泛的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而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而非以出口业绩为条件的事实上的出口补贴。《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虽标榜与美国承担的国际义务相符,实际上与之相悖。正因为汇率补贴得不到WTO现有规则的支持,巴西2011年9月在WTO提议建立专门针对汇率偏差的反补贴制度,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1.
美国指责中国通过压低人民币币值获得了不应得的收益,这显然是得了便宜卖乖的孩子气的哭诉。从国际法角度讲,我国当前的汇率制度是否具有法律依据?我们应当凭借什么标准去确定我国的汇率义务?就需要我们在明晰关键概念,分析现行国际法具体制度的基础上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货币基金细织协定>在确认会员国具有选择汇兑安排的自由的同时,也要求会员国避免操纵汇率和国际货币制度以获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对照<国际货币基金细织协定>及2007年<会员国政策双边监督>决定的规定,目前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不是是否应该调整的问题,而是应当如何调整的问题;从法律上说,我国需要调整的是人民币汇率的政策而不是人民币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3.
韩龙 《现代法学》2006,28(1):122-130
在牙买加体系下IMF的成员国有权选择汇率安排,有权确定和管理其货币汇率,但须遵守《IMF协定》所规定的义务,不得通过操纵汇率取得对其它成员国的不公平竞争优势。为了防范各国选择汇率安排的自由可能给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危害,IMF强化了对其成员国的政策的监督职能,并辅之以相应的执行措施。《IMF协定》规定的汇率义务和IMF职权构成衡量IMF成员国汇率义务的基准,以此审视,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符合IMF的规定和要求,不存在汇率操纵。  相似文献   

14.
汇率是调整国际收支的重要杠杆。从《IMF协定》第4条和《新决议》的相关规定来看,在汇率操纵、外部不稳定和汇率严重偏差造成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大量盈余或赤字等情况下,该国和其它相关国家负有调整汇率以此调整国际收支的义务。但是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些规定概括模糊,缺乏可操作性,逆差国和顺差国之间的义务难以理清,且《新决议》中的多数指导原则缺乏法律拘束力。故当今西方声称人民币汇率导致了全球国际收支失衡,要求人民币不切实际地加速升值,是缺乏牢靠标准和依据的。我国应重视以上义务规定,同时用好这些规定,为人民币汇率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外汇市场正在由过去的以他律为主转向他律和自律并重,对中国外汇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并承载多重使命:该机制既是对汇率市场化 的切实运行,也是对汇率主权的让渡,接受 IMF 2012 年《双边和多边监督的决议》监督,同时遵照《全 球外汇市场准则》《金融市场交易与实务国际准则》进行规范化自律的实践引导。但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的“三锚定价”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还需进行自律协调基础上的预期管理和引导:包括央行采用间接的市场化干预手段,通过建议和劝谕,提出相关指导性意见;必要时通过货币政策的松紧调节和利率调整来影响汇率,通过加强资本管制避免离岸市场投机造成汇率过度波动等;而从长远制度构建来看,应通过立法加强外汇市场建设等制度设计来完成市场自律和预期引导的有机结合,为人民币 国际化夯实基础;同时,自律协调制度必须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其他举措相协同,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问题近年来在国际上备受关注。本文以国际法为视角封汇率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原则和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在解决相关国际争议上的管辖范围与相互关系,指出中国的汇率政策完全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规定,依法履行了相关国际条约义务。国家货币主权完全属于一国内政,国家有权独立自主地行使本国的货币主权。人民币汇率改革应坚持三个原则,即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  相似文献   

17.
从今年元月1日起,我国在汇率制度上进行了全面改革,包括实现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等。有人认为,这些改革措施是关贸总协定的要求,我国为复关才采取如此大步骤的改革。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值得商榷。事实上,日本、韩国、泰国、印尼等入关都没有进行汇率制度改革,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与关贸总协定并无直接法律联系。本文拟检讨关贸总协定外汇安排和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法律本质,评价这次改革对我国复关的意义并探讨我国汇率制度的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是美国在2011年通过的法案,该法案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通过分析该法案的出台背景,结合相关国际法原则,认为其不仅有违国家主权平等的国际义务,也违反了WTO的贸易自由化原则,阻碍了中美双方贸易的正常发展,违背了时代潮流,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项政治产物.最后指出面对此种法案,我们应当在坚持货币主权的同时进行友好合作,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坚定人民币汇率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后,中美人民币汇率纠纷问题不仅重浮水面,而且愈演愈烈。特别是2010年以来,美国上层,无论是国会议员,还是政府要员和总统都纷纷对我国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大加指责,并以要对人民币采取各种法律行动和制裁措施相要挟。然而,在既有的国内法和国际法框架内,无论是单边主义,还是多边主义,美国施压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各种可能法律行动均缺乏其单方所宣称的报复效果和胜算的把握,有的甚至还存在合法性不足与欠缺等问题。因此,我国不应为其喧嚣的谜像所困,而应与之展开积极协商,据法力争,并渐进可控地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从而更好地应对美方的法律挑战和袪除人民币汇率的操纵之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早在2002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就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提出指责,他们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人为操纵而过分低估,从而使中国在对外出口贸易中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就此认定人民币汇率安排构成WTO法律框架内所禁止的补贴。针对西方国家提出的指责,本文结合WTO法律框架内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以下简称SCM协定),分析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合法性,并为西方国家针对人民币汇率补贴提出的指责和欲采取的措施做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