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冯志 《法制与社会》2010,(20):179-180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分配公平是今年"两会"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民收入分配不公现象日渐极化,对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构成了巨大潜在威胁。因此,构建合理公正的收入分配体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本文立足当下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公平缺失现象的实际,分析了分配不公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欧阳君山 《法人》2008,(7):90-91
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后,整个日本“就像换了个国家似的”,秘诀就在于收入倍增调动了全体人民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前沿视点     
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晏扬在《检察日报》上撰文说,国民收入分配改革有两个维度,一是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提高居民收入比重。两个改革维度缺一不可,但后者应是前者的前提,也是整个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检察风云》2013,(3):6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公平正义,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调节收入分配将成为当前改革的一项重点。而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每个企业和个人都需要与金融打交道,金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  相似文献   

5.
收入分配不公成为影响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不利因素,必须通过改革予以解决。在各种改革路径中,法律手段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财税法在各类法律制度中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而其在收入分配改革中可以发挥最直接的作用。分配正义是引领收入分配与财税法制创新的共同价值与目标,而其内涵在我国当前主要体现为对公平的重视。财税法从价值、功能到结构都与分配正义的内涵相契合。在与收入分配改革的互动中,财税法需要在平衡国与民、央与地、贫与富的关系上发挥作用,体现出财税法制创新中的分配正义观。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行业间收入差距日趋明显。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给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也让人们看到更多希望。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改革的命题不是简单的收入"差距"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公平"问题。公平分配是以权利平等为依据的,有多少权利就能获得多少收入;权利决定收入,权利不平等则收入分配就不可能公平。收入差距与地区之间、行业之间、职业之间、级别之间的权利不平等直接对应;权利,在内容上按经济市场、公民社会以及政治国家三大领域归类,在结构上按归属权和行使权划分,则可以发现形式上平等而实质上不平等或者相反的特性。收入的公平分配,关键是从多方面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但居民收入差距却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进行收入分配改革、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已经关系到了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收入分配改革,我们应以制度推进为手段,以有效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基础,以垄断行业改革特别是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改革、财政税收改革为突破口,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行业间收入差距日趋明显。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给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也让人们看到更多希望。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地区、行业和部分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现象。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1.
《公民与法治》2011,(6):4-4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转来《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报告表示,有关部门将在深入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谭瑞和  曾巍  刘信 《法制与社会》2011,(15):170-171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亟需改革,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则是重中之重。本文从分析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以提出立法建议为归宿,指出建立由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基本工资法》和建立健全非法收入处置制度是当下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重要法律对策。和谐社会不会一日建成,规范的收入分配秩序更不会毕其功于一役,而收入分配秩序的规范则必将对于和谐社会的形成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法律是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分配书。解决当前我国日趋尖锐复杂的收入分配问题,应该大力发挥经济法在分配功能。经济法在实现再分配时应遵循利益平衡原则、社会整体利益原则和有限调节原则。发挥经济法的再分配功能,建立科学分配机制,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加大利用财税杠杆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劳动工资立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公平分配社会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投入的差距,并进一步强化经济司法。  相似文献   

14.
在收入分配改革过程中,财税法无疑扮演着组织社会财富分配的关键角色,应当成为改革的主攻点和落实分配正义的有效路径。伴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分配关系未理顺、分配格局不合理等原因,贫富差距较大的现象日渐凸显,成为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症结性问题。2013年2月3日,国务院批转并公布《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启了全面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阀门。收入分配改革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今年"两  相似文献   

15.
姚兵 《法制与社会》2013,(12):45+62
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激增至现在的0.48,大大超出了0.4的警戒线。收入差距是引发社会"断裂"及矛盾的重要原因。发展要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把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达到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吕伟明 《法人》2006,(9):10-11
在建立真正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方面,中央政府还面临着严峻的治理压力收入分配改革最近受到舆情高度关注,决非偶然,改革体现了中央政府希冀通过改革达到“社会公平”,达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良好愿景。笔者认为,三大主因促成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  相似文献   

17.
蔡晓辉 《法人》2010,(9):15-15
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眼下最热的话题之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的团队发布的《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更是热点中的热点。因为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存在巨大差异,国家统计局网站最近接连刊出相关专家文章,对此进行质疑。  相似文献   

18.
收入分配问题是多年以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2009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出台《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这标志着始于2006年的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再次提上日程。本文以反思金融危机的影响入手,对收入分配改革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和理性思考,拟提出深化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指导性建议,希望有助于推进当前收入分配改革。  相似文献   

19.
《政府法制》2011,(24):10-10
《中国改革》2011年7月27日刊登吴敬琏的文章: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在过去几年中把分配改革的注意力过分集中于发挥政府的再分配功能,而没有能够从初次分配着手,堵塞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源头。  相似文献   

20.
余玖玖 《行政与法》2007,(12):10-12
收入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根本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在城乡、地区、行业、社会群体之间及其内部普遍存在;收入不公对构建和谐社会会产生不利影响,容易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当前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落实收入公平分配措施,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