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女权保护不仅是立法的任务,更须在司法中得到落实,如何适用法律对妇女权利保护至关重要。在民国一起妇女诉请别居案中,虽然《中华民国民法》并未规定别居制度,按照民法传统理论,当事人不能享有诉请别居的诉权。然而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官秉持社会本位司法理念,突破法律常规,以保护妇女权利的社会价值共识指导司法过程,赋予妇女诉请别居的诉权,并在别居后的权利义务安排上予以照顾,从而使妇女权利得到了保护。  相似文献   

2.
别居制度作为一项现代婚姻家庭制度,其在调整夫妻关系,维护家庭和睦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我国《婚姻法》应在保障离婚自由的前提下建立别居制度,赋予婚姻当事人在特定条件下申请协议别居或司法别居的权利,明确别居的申请程序、期限、效力及终止条件等,以解决目前过度的离婚自由带来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袁锦秀 《求索》2007,(7):108-109
美国、英国在妇女权益保护立法方面具有先进性。美国历经了两次声势浩大的妇女运动,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加强对妇女保护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国尽管在《宪法》中规定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但仍多有不足,所以,在完善我国的妇女权益保护立法时,可注意其他国家的法律改革,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主要包括加强立法,完善程序、强化反歧视和实现宪法司法化。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至今经历了四十六个春秋,在四十六年的历程中,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困难的发展过程。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为迅速改变旧中国妇女长期被压迫、被摧残,处于与男子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方面不平等的地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掀忍了大规模的群众性妇女解放运动,政府十分重视对保障女性法律地位的建设。早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谢,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依据宪法确定的原则,国家陆续颁布了《婚姻法》、《选举法》、《继承法》、《民法》、《刑法》、《劳动法》等十余部基本法,1992年国家又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此外,国务院及所属部委颁布了40余种行政法规和条例。现在,  相似文献   

5.
妇女“以暴制暴”犯罪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妇女犯罪中,妇女“以暴制暴”犯罪,系因家庭暴力引起的。一方面妇女受暴后得不到及时的司法救助;另一方面,受暴妇女为保护自己或家人的人身安全而实行自救时,却受到法律的严惩,这有失法律的正义。妇女“以暴制暴”犯罪的深层次原因,是她们没有得到社会的有效支持。因而,预防“以暴制暴”,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反对家庭暴力的力度,促进对妇女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法应适用民法基本原则,知识产权的各项制度在民法中也有重要体现,二者是相互促进的。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要求知识产权遵守民法最高、最基本、最核心的标准,这样能有效促进知识产权的产生、权利行使以及保护。民法保护知识产权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司法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唐莹玲 《求索》2013,(12):66-68
在传统中国社会,民间的争占、钱债、婚姻、骂言等纠纷不时发生,但基于宗族传统观念。厌诉之风盛行。在中国古代。每当家族或宗教团体之内有所争端时,会先以民间私了的方式来解决.只有关涉命案或牵涉庞大利益时,才会请讼于官方。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微薄,妇女对财产几乎毫无权利.同时也不易于诉诸法律。随着商品经济的萌芽,明代争端解决机制悄然改变,妇女经济能力上升.并逐步改变了经济上依附男性的状况,所以,明代妇女已有见识和勇气突破传统,寻求法律对其财产保障上的帮助。现代社会,无论从道德观念,还是立法抑或司法实践,妇女地位已得极大提升.当财产受到侵夺或与他人发生财产争议时,我们要从司法层面保障妇女财产权益,促使妇女维权正当化.并强化妇女诉讼权利保障机制,实现男女财产权平等化保护。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妇女与男子权利并没有实现实质上的平等,妇女权利问题仍需要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胡茜 《人大论坛》2009,(5):12-13
现阶段,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支撑的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它全面规定了我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权利,妇女权益得到了全方位的保障。但在现实中,妇女权益保护工作仍面临许多问题:妇女土地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婚姻家庭权益、人身权利等受侵害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关注社情民意,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关注我省妇女权益受侵害问题,努力营造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保护公民的行政诉权,应做到以下几点:修改和完善现行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从源头上保障行政诉权的有效行使;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独立,从体制上保障诉权得以有效实现;不断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鼓励公民利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王阁 《前沿》2011,(10)
基于理论上对传统诉权学说的重新审视和司法实务中不断涌现的权利救济需要,必须在诉权核心问题上寻求研究的观念更新和视阈突破。应摒弃传统的二元诉权学说,将诉权界定为一种纯粹的程序意义上的权利。同时应明确诉权作为一种具体的权利,其行使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而且在一定情况下诉权可以发生转移。为了保障诉权的正确行使,既要规制滥用诉权的行为,更有必要从法律运行的外部视角出发,为诉权行使提供诸多保障。  相似文献   

12.
继承权是指公民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生前立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继承权,确立了妇女在财产继承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彻底否定了剥夺妇女继承权的封建宗法继承制度。这使妇女的财产权益得到法律保护,使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对协调家庭关系、促进社会稳定起到良好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从法律的规定到现实的实现是有距离的,由于旧有观念影响,法律意识淡薄,执行法律不力,因而现实生活中妇女继承权受到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不少家庭和个人的合法财产相应增多,保护公民的继承权更加具有普遍意义。根据审判机关和妇联组织提供的信息,近几年的继承纠纷案件已呈上升趋势,在起诉者和来访者中女性占多数。本文就如何依法有效保障妇女继承权的有关问题,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律对妇女合法权益的保护,与国际社会强调的对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而且在具体内容上更具体、更充分、更具有可行性。本文根据中国现行刑法典的有关规定,阐述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对妇女的基本权利进行刑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注重运用刑罚的手段惩处和预防针对她们实施的犯罪行为,通过刑法保护妇女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4.
论妇女权利的实现与妇女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力量之一。妇女权利的实现程度,是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妇女权力的实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妇女权利的完全实现任重道远。提高妇女素质是实现妇女权力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相似文献   

15.
夏吟兰 《中国妇运》2004,(11):33-39
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规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妇女的解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2年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颁布,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新的里程碑,妇女的各项基本权利在妇女法中均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其权益依法得到保护的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法律规定的一些内容过于抽象原则,保障措施仍不到位等原因,妇女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不容忽视。其中,离婚妇女作为妇女中的特殊群体,其法定权利得不到充分实现,生活相对贫困化的问题目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  相似文献   

16.
许秀群 《传承》2008,(24):108-109
妇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妇女的发展。当前,妇女发展的现状体现在政治生活、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等领域中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实现;同时,在妇女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关系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王进 《中国妇运》2009,(5):26-29
伴随着成都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步伐,伴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妇女与男子平等发展的权利和机会不断得到保障,妇女比较充分就业逐步得到实现。今天,我们可以这样说.妇女就业状况的改善是成都市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横切面,也为衡量成都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林树杰 《求索》2011,(1):146-148
代位权制度起源于民法,属于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税收代位权的设立一方面是保全纳税人财产,保障国家税款不流失;另一方面是将税务机关权利的行使置于司法审查之下,以保护纳税人和债务人的权利不受税务机关的侵害。税收代位权的设立平衡了税务机关、纳税人以及债务人三者之间的权利配置,其合法性及合理性可以从民法、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基本理论上得到证成。税收代位权打破了公法和私法之间的隔阂,验证了在"公私融合"领域需要综合民法、经济法乃至行政法的调整方法,并使之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以达致国家和公民利益的适当平衡及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恽代英较早关注妇女问题,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妇女问题。他深刻揭露了旧中国妇女所受的压迫,从男女平等出发,为妇女伸张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经济权利和生育权利,并积极从理论上探索了妇女解放之路。其妇女思想丰富了党的妇女工作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