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它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是党对执政使命和执政理念认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阶段形成了各自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连续性体现在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都坚持了统一的思想路线、共同的价值目标、领导和依靠力量、理论渊源,理论成果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申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既是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其继承体现在: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论;其创新主要体现在: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为解决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个基本问题紧密相联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水平的提高,正是通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思考的深化和理论的发展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本身蕴含着把握规律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形态如何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行动,实现它对当代中国的真理价值,集中表现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同质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最重要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表现出整体性特征,它是理论、实践和历史的统一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整体性研究,从不同视角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可以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从认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包含着四个基本环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社会化。这四个环节并非孤立、静止地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而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断循环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及其实践品格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时代化以及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不可分割。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突破口,当前阶段,这些问题表现为对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的特殊贡献、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探索研究以及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一脉相承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看,一脉相承体现在五个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当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脉相承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毛泽东之所以能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与他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所坚持的方法论密不可分的。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以实事求是为根本方法,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且以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在毛泽东成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方法论价值,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的一项根本性和经常性的建设。党的先进性,从理想信念角度,必须要有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从党存在发展的目的动机和主旨看,必须体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党的实践指向看,党必须领导人民群众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幸福。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实践过程,必须在实践中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伟大实践出发,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刻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飞跃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逐步形成了对待马克恩主义的新的科学态度,确立了新马克思主义观,进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新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在2006年基本形成。科学发展观是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新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的突出贡献,是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继承、发展和创新,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广阔的结合空间,从其共有特征来看,两者都凸显了继承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结合;从其理论契合性来看,两者在出发点、发展动力和价值归宿上更具有内在一致性。可以说,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通常包括中国共产党、党的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而其客体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思想观点、动力机制等诸方面。认真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必将有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之间进行逻辑互动,从而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经验教训集中到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的逻辑前提是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现实基础是必须认清中国国情;把两者结合起来的最终一环,就是要靠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当时的具体实践中克服极"左"和极右两种错误思潮及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倾向,具体落实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这条道路,我们才能把中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三化"推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其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四运动至三十年代初,在马克思主义初步"三化"的过程中,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遵义会议至抗日战争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高潮中,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解放战争时期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继续推进,毛泽东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再发展,它满足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并且在党的先进性内核中,深刻表现了它的哲学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伦理价值,更加全面地体现了物质价值取向、精神价值取向、文化价值取向、民本价值取向,以及深刻体现着"以民为本"的价值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从宏观上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它寓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呈现的空间、时间、主体的规定,体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相互融通关系,表现为其内在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研究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从最初的独特命题成长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中国范式"."范式"的"引入"从表现上看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或视角,但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身的本质内容的发展使然.应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思想方法、基本原则提升为理论范式同时相应地确立其鲜明的研究范式地位.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学界的重大课题,而且应该是整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各学科分门别类地研究这个理论范式并把它作为基本研究规范,最终使之成为中国学术的国际身份和象征.以"范式"概念为例,需要辩证地评估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