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发展,隐含着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人本”、“均贫富”、“忠恕”、“乾健”、“天人合一”等精神,融贯了家国集体主义观念和儒家尊师重教等传统,是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通俗化、时代化的体现,必将在现实中提升人民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全新事业中的总揽全局的根本工作,是维护社会主义政治的公意性的重要手段,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根本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事业,是夺取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要求。这六个基本判断,揭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从历史实践、群众意见上升为党和国家意志,迅速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同。中国梦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为世人提供了一幅美丽的图景和达至图景的途径,建构了一个科学又通俗的认识系统,进一步诠释了中国发展理念,确立了有丰富时代内涵的中国特色价值规范。中国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具有宣传教育、解释论证、反思批判、规范引导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在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最终目标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奋斗目标,它指引过中国人民推翻了腐朽落后的封建王朝,驱走了入侵的外国列强,创建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给予人民前进的方向。本文对中国梦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传承作出了梳理。  相似文献   

5.
赵万里 《工会论坛》2014,(2):112-114
中国梦从群众中来,上升为党和国家意志后,迅速得到全民族的认同,又回到群众中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政治理论和精神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的事业,而中国梦的实现也是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是不断“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过程。实现中国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当代世界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列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两个符合历史实际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决策,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愿望和共识,适应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跨越新世纪、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需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是向前发展,越是需要凝聚最广大人民的力量。统一战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一切积极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指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基本矛盾;又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动力;还要积极吸取他国先进理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民族复兴,为世界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具有丰富的蕴涵,和谐、节欲、爱物、崇尚自然的生态价值观都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有契合点,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爱物、尊重自然规律、节制过份物欲等。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契合性,并在此基础上于当今中国实际中加以运用,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的丰富与发展,处理当今中国的生态危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创举。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按照实践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理论,解决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历史地看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明确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直气壮地反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或左或右两种错误思潮,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它在解答人类社会问题过程中产生,也在解答人类社会问题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对当代中国及相关世界问题的解答,集中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在当代中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开启,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改革开放的实践,形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容,它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历史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多个重大战略思想的构成特征,表明了这个理论体系具有党的理论创新实践中整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成果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它的主题一致性、思想连贯性、内容交融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关联最紧密的体现就是"特色"两个字。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个基本问题紧密相联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水平的提高,正是通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思考的深化和理论的发展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本身蕴含着把握规律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形态如何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行动,实现它对当代中国的真理价值,集中表现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同质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最重要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巩固和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群众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法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推动理论创新,而且重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把它作为党生存发展、履行自己伟大使命的重要保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党提出的理论工作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提出的伟大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梦”提供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实现中国梦的“两个百年”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需要坚持、完善和发展的具体制度形式。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的关系,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任何理论体系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范畴呈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也不例外,它既是反映和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及其特性与关系的基本概念,也是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手段和工具。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基本特性和功能,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并创新其范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必然性与主动选择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从她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内在地统一着,并坚持不懈地探索着、始终不渝地奋斗着,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提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的奠定者,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同时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